第263章
信中有一句“天地廣闊,叔父蓋世英杰,當縱橫八方,何必拘泥于彈丸之地?” 看得他心潮澎湃。 又夸他文采斐然,盼他歸來時歌以詠志,留傳后世。 哎,沒想到神悅還能看出他的才情。 可父仇不能不報! 徐州也是他籌謀許久的,若不能拿下,豈非憾事。 但是,遠征烏桓、收回遼東,也將是青史留名的盛事。 怎能不去共襄盛舉! 程昱揣摩著他的心意,慢慢道,“此前見陶謙,我觀他氣色紅潤,有長壽之相?!?/br> 曹cao眼睛亮了,“仲德的意思是?” 程昱直截了當道,“一時半會兒不會死,回來再打也趕得上?!?/br> 他看得出來,曹cao已經動了心,只是缺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曹cao撫掌,“沒錯,仲德言之有理!” 陶謙老豎子,暫且饒你一命,你就偷笑去罷。 立時傳令各軍,收攏兵馬,以待朝廷相召。 —— 劉備也接到了張禎的信。 一字一句看完,表情先是復雜,而后釋然。 漢室有中興的跡象,他當高興才是。 雖然照此發展下去,他不能成為擔當中興大任的那個人,也無法效仿光武帝,一腔壯志只能隨水東流,但也該為之歡喜。 何況,眼下他已正名皇叔,無論如何,總有他一席之地。 神悅很好,呂布也很好。 叫來關羽和張飛,笑道,“朝廷欲征烏桓、收遼東,想借你二人前往,如何?” 關羽:“我聽大哥的!” 張飛:“我也是!” 劉備拍拍關羽的肩膀,嘆道,“二弟可還記得?去年我們離開長安,神悅說你非池中之物,定有一日威震華夏!” 關羽:“記得!” 怎能不記得? 每每想起,胸中便豪情激蕩。 劉備:“這一日,來到了!” 神悅真的給了他們兄弟建功立業的機會。 關羽鄭重抱拳,“我必盡力!” 劉備勉勵幾句,轉頭對張飛道,“三弟,神悅說你忠毅威猛,能敵萬人,當世名將!這一次去了,就讓世人好好看看你的威風!” 張飛一拍胸膛,“絕不給大哥丟臉!” 又疑惑道,“神悅借了我和二哥,怎不借大哥呢?” 他們三兄弟向來在一處,少了大哥,感覺有些不習慣。 劉備笑道,“我若也去了,這一攤子怎么辦?” 去年救援朝廷,回來時就積累了許多瑣事。 這次去得更遠,時間也將更長,必得有人留守。 神悅也在信中說,不讓他去,是怕都走了有人作亂。 其實不用解釋,他都懂。 張飛摸摸頭,“也對哦?!?/br> 好不容易得來的基業,不能讓人偷了。 劉備:“愚兄在家中,等候二位賢弟凱旋!” 命人給他們收拾盔甲,整理行裝,并各派了一千親衛。 神悅說此次不需要他出兵,只需關羽、張飛即可,但他總不能讓兩位兄弟光身過去,那多寒磣。 —— 曹cao、關羽、張飛等人都滿懷期待地等著朝廷的詔令,公孫瓚得信,卻是一臉木然。 他兒子公孫續見他臉色不好,不解地道,“阿爹為何不喜?” 公孫瓚淡淡道:“喜從何來?” 他只是想要朝廷一句話而已,一句不讓劉虞搗亂的話。 誰知引來了大軍。 公孫續天真地道,“有朝廷相助,拿下烏桓三郡指日可待,劉州牧也無法再阻攔......” 他爹臉色越來越差,說不下去了。 公孫瓚冷聲道:“說啊,咋不繼續說!” 公孫續動動嘴唇,沒敢開口。 暗道我才不說呢,說了肯定被罵。 公孫瓚看他滿臉的單純無辜,又是生氣,又是無奈。 別人的孩兒都狡詐似鬼,就他兒子活像劉虞。 袁譚在父親袁紹那兒受了委屈,還知道跑,可他這兒子,估計委屈死了也不懂得反抗。 “唉!” 公孫瓚長長嘆了一聲。 張神悅就是比鬼還精的那一個,這主意肯定是她琢磨出來的。 不是他小看呂布,以呂布的腦袋瓜,還擺不出這樣的陣仗。 無恥??! 我不說打烏桓,你也不說打。 我一說打烏桓,你就立刻搭上線了! 還要收遼東! 有呂布親自統兵,烏桓三郡定能打下,遼東也能收回。 可這于他們公孫家,又有何益處? 得來的地盤、戰利品,都必將被朝廷收走! 他公孫瓚白忙一場,就是個馬前卒。 “那就一點兒好處也沒有么?” 聽完父親的分析,公孫續期期艾艾地問道。 公孫瓚:“有,有一樁大好處?!?/br> 公孫續忙道,“什么大好處?” 公孫瓚的目光中藏著一絲野心,“掃清了北征的所有障礙!” 往另一方面想想,朝廷能強勢插手烏桓、遼東局面,可見真沒把自己當外人。 那他也不見外,會在恰當的時候,向朝廷請求北征的糧草物資。 張神悅不是說過么?大家都是兄弟! 是兄弟,就來砍我! 不對,是兄弟,就給我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