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公主殿下的恩德,臣銘記在心!” “火炕娘娘慈悲心腸,大恩不言謝!” 張禎啞然。 ......你們這么慫真的好嗎?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還是去年那兩個骨頭硬。 向中央朝廷繳稅,本來是天經地義、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特殊時期,就有特殊情況。 自從靈帝駕崩、董卓亂政,這稅就難收了。 到得如今,朝廷能收稅賦的只有關中地區。 然而這并不代表其它地區的老百姓不繳稅,依然要繳,只是被各地諸侯截留自用。 否則他們哪來的錢糧養兵? 失去對天下稅賦的控制,是漢室走向衰亡的一大象征。 想匡扶漢室,就必須把稅賦拿回來。 而這也將動搖諸侯們的根本,會引起他們激烈的反抗,所以去年張禎提都沒提,今年敢提,是因為冀州大捷。 袁紹的實力,在諸侯中數一數二。 朝廷打敗他,意義十分重大。 其他諸侯若想跟朝廷掰手腕,不妨想想自己比之袁紹如何。 倘若想了之后還打算試一試,那正好,朝廷又一次師出有名。 光打袁紹一個,呂鳳仙還不太滿足呢。 張禎的思緒剛到袁紹這兒,就見他出列上前,拱手道,“陛下,臣有數言,想跟諸位使者說一說,不知可否?” 劉協看向張禎,見她微微點頭,笑道,“但說無妨?!?/br> 袁紹便走到袁術使者面前,厲聲道,“你回去告訴袁公路,我們袁家世代忠良,勤于王事,義膽忠肝,天下誰人不知!他若敢有辱門楣,我定逐他出族,叫他仔細思量!” 在這個世上,唯一比他垮臺更讓他難過的事,是他那冤種兄弟沒垮臺。 當日,袁術若出兵相助,冀州未必會失。 他們出自一家,血脈相連的兄弟,理應守望相助,共同進退,可這豎子就是不出兵,像是忘了自己也姓袁,跟外人一樣坐視他兵敗。 也許還大肆嘲笑。 那就來??! 一起來長安享大福??! 隔空罵完袁術,袁紹又走到劉表使者面前,“劉景升,魯恭王之后也,乃漢室宗親!若敢不尊朝廷,豈非數典忘祖,天下共棄?” 然后走向劉焉使者,只有一句話,“劉君朗之居心,可敢昭日月?” 說完對劉協施禮,平平靜靜地道,“陛下,臣說完了?!?/br> 劉協:“......有勞袁公?!?/br> 哈哈,沒想到啊,留袁紹一命,還能有這種作用。 但他說句實話,要論罵人,還是皇姐更帶勁兒。 袁紹嘛,差那么點兒意思。 朝中文武神色各異。 大家都在想一個問題,袁紹這是真心歸順朝廷,甘為朝廷馬前卒了? 不愧是袁白蓮,能伸能屈,還識時務。 王允卻側頭盯著他,眼神不善。 袁紹低聲道:“子師兄,有何指教?” 王允淡淡道,“不敢?!?/br> 他懷疑袁紹是想故意激怒袁術、劉表等人,好替朝廷樹敵。 泄憤還是其次。 但他沒有證據。 他都說了不敢,袁紹也就不再多言。 ——自家再落魄,也不至于在王允面前誠惶誠恐。 卻見張禎轉過頭來,對他一笑,不由心下一跳。 他的用心,肯定被張神悅窺破了。 這小女郎向來心眼多! 呂布也看袁紹一眼,跟張禎低語,“賊心不死?!?/br> 張禎笑道:“白費心機?!?/br> 要收稅賦的詔書一下,朝廷就將諸侯們得罪狠了。 還少他那幾句刺激的話? 罵就罵吧,罵得越狠越有趣。 第219章 送她去見留侯 隨著使者們各回各家,朝廷要收稅賦的消息,也迅速傳遍各地。 庶民們漠不關心。 收稅的是朝廷也好,是諸侯也罷,反正納稅的總歸是他們,上給誰都一樣。 所以沒什么好關注的。 若能少納一些呢,他們謝天謝地,若又加重,典屋賣兒也繳不起,還有最后一條路可走。 世家大族對此卻多有議論。 朝廷敢向諸侯收稅,依仗的是什么? 是呂布、張禎,是那些新奇的兵械,以及數十萬精銳。 冀州之戰,充分證明了他們的實力。 但縱然如此,諸侯們又豈會束手就擒?總得拼一拼。 因此老成之士預測,盛安元年必有大戰,大家最好筑墻積糧,以避兵禍。 如果想借這一時機,為家族搏一條出路,也該早做準備。 是下注朝廷,還是下注何方諸侯,全憑各家眼光。 —— 綿竹州牧府后院,劉焉和盧夫人談玄論道。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 劉焉主要負責聽,主講者是一身黑袍的盧夫人。 她雖已年過四十,卻因擅長養生,觀之如同二十左右的少.婦,外表窈窕嬌媚,神態清冷出塵。 劉焉愛她美麗的容顏,更愛她駐顏之術。 跟著她修煉了幾年,自我感覺良好。 尤其雙修之時,欲仙欲死,猶如飛升。 “君朗,何故神思不屬?素問乃黃帝之言,莫不是我講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