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張禎:“......句句發自肺腑?!?/br> 張遼冷哼,“你就不怕我擁兵自重,生出野望?” “不怕!” 張禎舉起拳頭晃了晃,“小心我打扁你!” 張遼大笑,“哈哈!” 張禎繼續威脅,“注意,我說的是真話!兄長,你若敢走上歧途,我真會打扁你!” 張遼拱手,“不敢不敢,怕了你了!” 呂布恰好走來,順口問道,“神悅要打誰?” 張遼搶答,“誰也不打!” 單獨的張禎,或者單獨的呂布,都不算可怕。 但這兩人加在一起,那還真是能將他打扁。 也能將天下任何人打扁。 —— 分別跟張遼、荀彧、田豐聊過之后,張禎又找趙云,談了大半晚。 趙云目光澄澈,含笑聽著。 最后說,“神悅且安心,我定為你,為朝廷守好冀州!” 張禎笑道:“有子龍兄這句話,我還有何可憂!” 劉備那兒,她也寫了信去,說明調任趙云一事。 沒多久,劉備就回了信,很為趙云歡喜。 甚至還說,若有合適的機會,也請張禎提拔他的義兄弟關羽和張飛。 呂布笑道,“大耳兒心胸倒挺寬闊?!?/br> 張禎:“......大將軍慎言,是劉皇叔?!?/br> 呂布不以為然,“反正他又聽不到?!?/br> 張禎:“還是該敬重?!?/br> 不管劉備心中怎么想,表現在外的向來是寬厚仁義。 歷史中對呂布落井下石,也是因為呂布真的把他惹怒了。 ——試想,漂泊半生,好不容易有塊地,還收留了來投奔的呂布,結果呂布反客為主,搶了他地盤。 換誰都得怒。 張禎看一眼呂布,心說你和劉備、曹cao還真是前世的冤家,今生的對頭,愛恨情仇,恩怨糾纏...... 呂布下意識挺直肩背,“看我做甚?” 不是他不愿意讓神悅看,而是她的目光有些怪異。 張禎都不用想,贊譽之詞隨口就來,“看大將軍龍精虎猛,威武雄壯!” 呂布臉微微發熱,“哈哈!” 奇怪,以前神悅甜言蜜語,他都能坦然受之,現在怎么有些不好意思了? 第206章 再動聽的賞識之語,都比不上實實在在的金錢鼓勵 設置好冀州官場最頂層的人事架構,張禎也沒急著回長安,而是準備送冀州一樣好東西,火炕。 這件事情,其實去年就該做了,這個時代的冬天實在太冷。 但去年她的關注點在秋收,之后又忙著接待來賀正旦大朝的各方使者,還生了病。 等想起來的時候,已經快到冬天,推廣火炕也來不及,只能先挖煤炭。 今年,她出征前就畫好火炕圖紙,并闡明其原理,讓墨家師兄臺舒領著人試做。 等他學會,再教給高順找來的泥瓦匠,由朝廷負責推廣。 此時,應該推廣到關中最邊遠的縣了。 冀州既然被朝廷收回,也該享受這等福利待遇。 又畫了圖紙,讓新任知州荀彧找來小有名氣的泥瓦匠,跟他們開個產品說明會。 盤炕這項技術,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主要有四項重點。 一是灶臺集煙洞這里的通道要大小合適,大了浪費柴禾,還容易燒到炕上,小了不走煙,火燒不起來。 二是灶臺集煙洞和煙筒集煙洞的連接處要特別注意,以保證熱度均勻。 三是入口部位的煙道,要比出口部位的煙道細一些,否則炕尾溫度會很低。 四是煙筒根部要做好回風槽,以免濃煙倒灌。 “大家能聽懂么?” 張禎講得口干舌燥。 泥瓦匠們紛紛點頭。 其實還不太懂,但州牧大人親自跟他們講解,不懂就不識相了。 張禎天天跟人精打交道,豈會不知道他們的真實想法? 看著他們,就像老師看著一群學酥,勤奮、平庸、有禮貌。 一問都會,一做都錯。 忽然很想念臺舒師兄,跟他溝通可順暢了,她說什么他都懂,甚至沒說的他也懂。 ——大師侄臺息雖然也在冀州,但他沉迷于研究改進旱地雷,整天呆在工房里,飯都顧不上吃,張禎不敢麻煩他。 或許這就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區別吧。 不過,也可能是她并不精通傳道授業這項技能。 張禎告訴自己不要急,和顏悅色地道,“諸位不必拘束,若不明白,盡可提問?!?/br> 泥瓦匠們暗暗交換神色。 估計是見她面容和藹,說話也親切,一名三十多歲的黑臉泥瓦匠遲疑道,“敢問張大人,這火炕,是否就是炙地?” 旁邊的泥瓦匠連忙拉他,示意他閉嘴。 州牧大人說是火炕就是火炕,你提炙地做甚? 張禎來了興趣,“炙地什么樣兒?說來我聽聽?!?/br> 黑臉泥瓦匠磕磕絆絆地說了,其他人也知道,偶爾做補充。 “炙地”只是一種叫法,還有些泥瓦匠稱之為火地、煙地、暖地什么的。 是指在數九寒冬,將地面燒熱,再把柴禾移開,然后將鋪蓋搬到地面上,借著余溫入睡。 家境好的,還會在地面上搭個石臺或木臺,更為干凈。 張禎越聽眼睛越亮。 這不就是原始版的火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