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神悅這豪邁大氣的模樣,真正好看。 張禎:“同喜同喜?!?/br> 雖然還沒上表小皇帝,可這年頭,州牧是可以自領的。 大不了過后補程序。 說來有些倉促,但冀州牧由她暫時擔任,再合適不過。 別人,她都不怎么放心。 因為一不小心就會養出大軍閥。 賈詡一拱手,朗聲道,“拜見州牧大人!” 有他帶頭,呂布這邊的部將謀士,全都口稱州牧,躬身行禮。 呂布不用,因為他是大將軍,官職比州牧高,看著她直樂。 田豐、沮授、顏良、文丑等稍一猶豫,也跟著拜見。 跟袁紹離心的,想著要隨大流。 對袁紹還有忠心的,想著這是舊主的意愿,自當遵從。 至于袁紹本人,則是瞠目結舌。 ......你們怎么回事兒,是不是被下了蠱?張禎是個女的啊,眼瞎了看不出來?女的怎么能當州牧,你們為何不反對?還有呂布,張禎今日敢接州牧印,明日就敢跟你散伙!你樂什么樂! 就聽呂布又道,“大喜之事,張大人不發賞錢?” 張禎:“......發!” 陳宮、賈詡、荀彧等人也說不能吝嗇,必須與民同樂。 于是張禎向袁紹借十大籮筐五銖錢,準備在州牧府前發放。 呂布見袁紹不說話,皺眉問道,“袁公不舍得?” 袁紹:“......舍得!” 冀州都舍出去了,還有什么不舍得的。 他只是又一次有了弄巧成拙的感覺,很不爽。 因了袁紹此前的宣揚,以及呂布陣營后來的歪曲,冀州百姓對張禎并不陌生,對于她接手冀州也仿佛有所預料,竟然不怎么詫異。 也可能是早詫異過了。 得知有錢可拿,拖家帶口,呼朋喚友,一起擁到州牧府前領賞。 新任州牧張禎大人真是個好官,竟然給百姓發錢! 感激頌揚之聲傳遍整條大街。 “小的叩謝張大人!” “張大人萬福金安,步步高升!” “大人的恩德,草民銘記于心!” ......這是比較正常的祝詞謝語,還有些不太正常。 比如,有人祝她“兒孫滿堂,多福多壽”,有人祝她“福如東海,壽比南山?!?/br> 更離譜的是,有人祝她“嬌妻美妾,享盡齊人之福?!?/br> 這話張禎沒聽見,呂布的親隨聽見了,飛快跑來告訴他。 呂布臉一黑,派人趕走那刁民。 袁紹冷眼看著這喧嘩熱鬧之景,恨不得給自己兩巴掌。 一轉身,回別院繼續給長子寫信,希望能修復父子關系。 如今他也唯有此事可做了。 哦對了,還有一件事。 叫袁熙去跟張禎說,這錢不用還,若是還了,就是看不起袁家。 袁尚有些心疼,但也沒說什么。 那十筐五銖錢,并不是來自官庫,而是來自袁家私庫。 官庫早被呂布接了。 張禎不跟呂布借,偏跟袁家借,擺明了是要他家破財。 這女郎長得雖美,心卻黑透了! 用他家的錢財收買人心! —— 張禎自然不能留在冀州,只能遙領。 與陳宮、賈詡等人商量過后,做出了一系列決議。 呂布雖也在場,但張禎說什么他都深覺有理,可忽略不計。 其一,表張遼為冀州將軍、鎮北將軍,負責冀州軍事。 趙云為翊北將軍,為張遼之副。 張遼還需要哪些副將,由他自己提出。 其二,表荀彧為冀州知州,負責冀州民政。 他需要哪些官吏,也由他自己選定。 “知州”這個官職,要到宋朝才出現,為一州行政長官。 但張禎覺得合適,提前拿來用一用。 沒有人感覺到奇怪,因為在這一時期,本來就有很多生造的官位。 其三,表田豐為冀州刺史,負責監察冀州官員。 他的官吏,也由他來選。 州將軍、知州、刺史,齊活,往后各州都可照此辦理。 州牧則要慢慢取消,這種龐然大物,存在就是對朝廷的威脅。 前兩條,誰都沒有意見,但說到第三條時,賈詡遲疑道,“田豐此人,我們并不了解?!?/br> 張禎:“我曾聽聞,田豐為人剛直?!?/br> 而且,總不能一個袁紹舊臣都不用,總得用一些,以安冀州大族的心。 歷史上,荀彧對田豐的評價是“剛而犯上”,這樣的人,正適合做刺史。 還有一個客觀原因,沒人了,實在是沒人了。 陳宮、賈詡不能動,大將軍府挑不出一個能派駐地方的官員。 所以必須再次下發求賢令。 袁紹陣營里,可用的她也讓呂布征辟了,例如沮授、許攸、荀諶、顏良、文丑、高干、張郃、淳于瓊等等。 先帶去長安,慢慢培養,能用了再發到各地。 還有個麴義,呂布也想要。 但他跟袁譚一起投公孫瓚了,呂布不好挖人。 第205章 殺身明逆順,濡足救危亡 田豐得知被任命為冀州刺史,呆了半晌。 他既沒有打點錢財,也和呂布陣營的人沒有交情,不被治罪他就滿足了。 為了冀州官場的穩定,給個小官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