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這兩個前世宿敵,如今竟能坐在一起談笑風生。 而且孫權似乎很崇拜張遼,張遼也似乎很喜愛這個小少年。 再看呂布與孫策、周瑜,也是歡聲笑語。 這世界,仿佛越來越魔幻了。 那就更魔幻一點吧。 張禎揚聲道,“大將軍可曾聽過一個傳聞?” 她一說話,眾人便都停下交談,一起聽著。 呂布目光落在她臉上,“什么傳聞?” 張禎一眼掃過孫權和他兩位兄長,笑道,“當初,始皇帝遣方士徐福,率數千童男童女入海,去往蓬萊神山求仙藥?!?/br> 呂布:“然后呢?” 張禎:“仙藥之說,無從查證。但這蓬萊神山......” 看向周瑜,“公瑾博學多才,可知蓬萊在何處?” 周瑜搖搖頭,抱歉地笑道,“某才疏學淺,不知?!?/br> 心說人間的事我都還管不過來,還有空管神山? 張禎又看向孫策,“伯符知道么?” 孫策也搖頭,“公瑾都不知,我就更不知了?!?/br> 他讀書可沒有公瑾多。 張禎側頭看孫權,“仲謀,你呢?” 孫權:“我也不知!小姨,神山在哪里呀?” 表情很好奇。 張禎笑道,“那你可要記好了,蓬萊神山在東海。仲謀,等你長大了,造大大的船,從長江口出發,經過一條海峽,就可以到達夷洲、澶洲。這兩個島,便是蓬萊神山的外圍,那里有豐富的物產?!?/br> 孫權認真聽著,鄭重點頭,“小姨,我記住了!” 頓了頓又疑惑道,“為何非要等我長大呢?兄長們也可以!” 張禎一笑,“沒錯!” 為何要等你長大?因為歷史上派兵去夷洲、澶洲的是你呀。 當時孫權也沒安著什么好心,主要是為了掠奪人口。 連年戰亂,再加上瘟疫和天災,他勞動力、兵力不夠了,想去搶人,結果得不償失。 但他說讓孫策、周瑜去,那也行。 對兩人道,“風急浪大,船一定要造得妥當,做好萬全的準備再出發!” 孫策:...... 周瑜:...... 出發什么呀就出發? 我們要去哪兒? 請問你在說什么神話?! 講真,長這么大就沒這么無語過。 呂布點頭,“確實得做好萬全的準備?!?/br> 孫策:......你倆為啥這么有默契,我算是明白了。 周瑜:......這兩個人腦子不太正常。 高順、張遼、陳宮、賈詡等人都習慣了他們時不時的天外之語,平靜地吃自己的。 孫策剛要說并無此念,忽心下一動,覺得這是個好時機。 對張禎苦笑道,“大人說笑了,父仇未報,何談出海!” “小姨”這個稱呼,也只有孫權才能毫無障礙地叫出口,他和周瑜都不行。 張禎:“父仇?” 她自然知道,孫策欲殺黃祖為父親報仇雪恨。 歷史上,殺黃祖的是孫權。 “正是!” 孫策起身,走到中間對呂布深施一禮,“策厚顏,請大將軍借兵!” 周瑜和孫權也都起身施禮,“請大將軍借兵!” 他們此來,目的并不單純。 護駕只是個托辭,主要是為了借兵。 ——就一千多士卒,真撞上反軍頂什么用? 事實上,正是因為聽說了呂布、曹cao、陶謙、劉備等都率軍援長安,周瑜才想到這個法子。 袁術忌憚孫策,不肯將孫堅的部眾還給他,只打發他去找舅父吳景。 孫策本來都要去了,長安忽然遇上大事。 周瑜提議,不如趁機向朝廷表一表忠心。 若是順利,便可出言借兵。 若是不順利,也能得到朝廷表彰。 眼下他覺得非常順利。 他也知道,朝廷會封他為衛將軍,定是呂布特殊照顧。 那么借兵應該也不難。 第176章 種田、養兵、平天下、鎮四海 呂布目光掃過張禎和陳宮,含笑問道,“賢侄欲借多少?” 這兩個聰明人。 孫策還沒進京,他們就想到了他可能要借兵。 還讓他放心大膽的借。 說是劉表在荊州一家獨大,正需要有人去分一分他的權,孫策就很合適。 “五千足矣!” 孫策鏗鏘有力地道。 只要五千,他就能擊敗黃祖為父報仇,并占據一塊地盤。 呂布豪邁地道,“五千少了,叔父借你兩萬!” 孫策:“......不瞞叔父,恐糧食不濟?!?/br> 若只是五千,掏空他和周瑜的家底,勉強能供應。 兩萬不行,供不起。 呂布微笑,“自帶糧草?!?/br> ......這么好? 孫策單膝下跪,感動地道,“多謝大將軍,多謝叔父!” 周瑜雖然懷疑呂布有什么陰謀,但是也沒在此時說,跟孫策一樣行重禮。 孫權也跪,眼淚汪汪地道,“多謝叔父,叔父最好了!” 看他那樣子,似乎很想撲到呂布懷里痛哭一番。 張禎心里嘀咕,這小子很會??! 感覺自己的職業生涯受到了威脅。 在正向pua呂布這方面,孫權小同學似乎無師自通。 明明只比諸葛亮和劉協小一歲,卻表現得像個軟糯稚童,也不知道是不是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