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過了許久,才有人道,“張大人,窮兵黷武,非社稷之福!” 這話聽得劉協冷笑。 現在的漢家天下,何處無戰事?何處無兵戈? 社稷早就無福了! 張禎搖頭,“大人謬也,這不是窮兵黷武,這是開疆拓土!” 漢語就是這么奇妙,相同的事情,有貶義詞就有褒義詞,只看你怎么運用。 又一人喝道,“那也是紙上談兵!” 如今這種情形,朝廷政令都出不了關中,還想著開疆拓土? 天還沒黑呢,她就做上了夢! 張禎微笑,“諸公以為是紙上談兵,卻有人已經準備踐行!” “誰?” 數人齊聲問道。 張禎慢慢道,“幽州,公孫瓚!” 馬日磾大驚,“他不是對冀州虎視眈眈......” 不對,關中會有此次大禍,就是因為張禎調停成功,公孫瓚不再進攻袁紹,黑山賊獨木難支,才竄往關中。 沒想到啊,公孫瓚放棄冀州,竟是因為想要遠征! “神悅,這張輿圖,你給公孫瓚看過罷?” 王允冷不丁問道。 張禎笑道,“未予他看過全貌,只看過北邊那一部分?!?/br> 王允長嘆了一聲。 若是別人,縱有此圖,也未必能說動公孫瓚。 可如果是張神悅的話,公孫瓚約莫已經派出了斥候。 “神悅,你老實跟我說,你究竟要做什么呀?” 她的路數,他是越來越看不懂了。 張禎誠懇地道,“司徒大人,我的初衷從未改變,匡扶漢室!” 劉協補充:“保我大漢江山萬萬年!” 王允:...... 被張神悅蠱惑的,豈止公孫瓚一個,還有陛下。 或許,還有他王允。 張禎看向眾臣,團團施禮,“諸位,請相信我,我不會讓諸位吃虧!今日獻出土地,來日必有厚報?!?/br> 公卿們避開她的目光。 說得好聽。 虛無縹緲的厚報,跟空中飛著的rou餅一樣,哪及得上拿在手里實實在在的土地? “老臣愿為陛下分憂!” 一人出列,緩步上前。 眾人詫異的看過去,發現是蔡邕。 哼,他自家外侄孫女,他自然要幫著。 “陛下,臣也愿獻田!” 朱儁接著拱手。 公卿們也理解,他家小門小戶,本就沒多少田地,獻出一些也不心疼。 但第三個人,大家就理解不了了。 是王允。 “陛下,張大人所言,雖過于大膽,細思也有幾分道理,臣愿獻田!” 劉協大喜,“好,好!三位都是忠臣!” 這意思,不獻田的就不是忠臣了? 公卿們臉有點黑。 張禎看他們一眼,對劉協道,“陛下,待大將軍回轉,不如稽查關中人口、土地,免得心中無數?!?/br> 那些土地,真是你們的么? 不來硬的,是不想激化矛盾,但嚇一嚇無妨。 ......稽查人口、土地?! 公卿們臉更黑了。 自家有多少隱田、隱戶,自家知道! 張禎這是想斷他們根基,好狠! 而那呂布比反賊更可怕! 罷了罷了,形勢所逼,暫退一步。 “陛下,臣等也愿獻田!” 劉協一番夸獎,還盡職盡責地落了幾滴眼淚。 張禎見公卿們臉色像吃了翔一樣難看,笑道,“有一件事情,我本不想透露,但諸公如此大義,我也不能藏私?!?/br> 公卿們冷眼看她,并不搭腔。 她想說的事情,就沒有一件好的,不想聽,壓根不想聽! 蔡邕溫和地道:“何事?” 要說大義,神悅才是真的大義。 她有大胸懷,大志向。 若非考慮到家族,她剛說獻田時他就答應了。 張禎也不再賣關子,“課農司正在研究稻谷良種,若是成了,畝產可到七百斤!凡獻田者,到時都能以糧換種!” “......多少?!” 眾人震驚,崔中丞第一個回神。 張禎:“七百!” 崔中丞疑道:“你莫不是在哄我?!” 張禎呵呵一聲,“沒那閑功夫?!?/br> 第169章 畫風不對了啊親 崔中丞欲待不信,可去年皇莊的豐收,他看在眼里。 還有今年,聽說比去年長得還好。 張禎精通稼穡之事,這已是一個公認的事實。 急道,“何時能研究出來?” 若有這等良種,獻出些土地也不算什么。 張禎嘆道,“不知。關中若安定,會快一些,若紛亂不斷,只怕要好些年?!?/br> 崔中丞面色變幻,一咬牙,道,“關中世家不少,未在朝中者,我愿去告知!” 關中得盡快安定下來,好讓她潛心研究良種。 而且,總不能只讓他們吃虧。 有虧一起吃,有事一起扛,才是同舟共濟的好兄弟。 張禎:“有勞大人!” 又交待眾公卿,“此事重大,還望保密!” 其實,這也不是什么秘密,她也不介意外傳,交待這一句,只是想讓他們覺得大家是一伙的。 眾人都表示明白。 崔中丞得寸進尺,“肥料方子可否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