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大臣們安靜下來,一起看向朱儁,仿佛他能救眾人于水火。 而朱儁也確實是一代名將,曾大破黃巾軍、黑山軍。 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眾臣忽然有了些底氣。 “朱太尉有何良策?” 王允急問。 朱儁看向張禎,“想必大將軍府有所安排?!?/br> 張禎當仁不讓,站出來道,“諸位莫慌,張遼將軍已前去布防......” “不能聽她的!此女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一名姓汪的御史突然喝道。 王允大怒,“不得胡言!” 大敵當前,還要內訌不成? 汪御史:“司徒大人,我并非胡言!” 目視眾人,激動地道,“諸位可曾想過,黑山賊為何忽然攻關中?正是因為張禎!她向袁紹索糧,惹怒了袁紹,因而故意縱容黑山賊!我等今日之禍,皆張禎之過!” 一個小女郎,仗著呂布的勢在朝中耀武揚武,他早就看不慣了。 他也相信,看不慣的不只他一人。 果然,聽完他的話,有幾人眼中也露出不滿。 正準備再接再勵,忽然聽見大司農張義悠悠道,“兩袁運糧進京時,你不也很高興?” 汪御史:“......我當時糊涂,只想著......” 張義毫不留情地道,“你何止當時糊涂,現在也糊涂,快閉嘴罷!” 汪御史被罵得說不出話。 他想不通啊,張義為何會幫張禎? 明眼人都知道,張禎這個大司農丞,圖的就是大司農。 再進一步,張義就會被她頂替。 因而張義該恨著她、防著她才對! 怎么還幫忙?簡直不合常理。 張禎有些感動。 雖然這姓汪的她自己也能對付,但有人相幫,感覺終究不一樣。 她也沒想到,這老爺爺竟然向著她。 除了一起喝茶吃零食的交情,他們并沒有更深的來往。 剛要上前致謝,又聽一名姓錢的長史道,“汪大人言之有理!此事,確實是張禎之過!” 王允嘆道,“錢大人,當日神悅索糧,乃是大功!誰又能料到后來之事?” 只能說太巧,諸多事情攪合在一起,形成了今日的困境。 但這怪不得張神悅,局勢本就一直在變。 錢長史譏笑道,“她不是神仙弟子么?我等凡人料不到,情有可原,她料不到,就是存心害人!” 這話說得太過,幾名官員開口反駁他。 張禎看去,發現都不是熟人,甚至還吵過架。 心下頗為熨帖,她所收獲的,也許比她自己以為的更多。 “我呸!” 下一刻,蔡琰走到錢長史面前,輕蔑地道,“似你這般蠢材,竟也能忝為長史!與你同朝,是我蔡琰的恥辱!” 錢長史大怒,“蔡琰,你......” 蔡琰柳眉倒豎,喝道:“我什么?我可不像你這般又壞又蠢!眼下強敵來襲,你不思退敵之策,反在這兒陷害同僚!怎么,把罪過扔給神悅,反賊就能退了?長安就能守住了?” 以前她就覺得某些大臣不太聰明。 入朝后,有機會近距離觀察,更發現他們不是不聰明,是蠢。 還壞。 就說眼下這件事,怎能怪到神悅頭上? 該怪的是袁紹,是反賊,是袖手旁觀的各路諸侯! 若是做一件事情就要擔心著可能出現的惡果,那干脆什么都不要做了! 什么都不做,自然也不會有錯。 有錯的反而是那些做事的人,這不公平! 最可恨的是,此次長安若失守,大家都死了,諸侯們或許真會把責任推給神悅,罵她誤國! 史官們再記上一筆,她就成了罪大惡極、禍國殃民的妖道。 正如商之妲己,周之褒姒! 這些無恥無能的男人啊,只會讓女人頂罪! 第149章 還不滾,要朕親自送你們么? 張禎見蔡琰氣得臉通紅,連忙上前道,“蔡大人,咱們寧跟明白人打一架,不跟糊涂人說句話,別理他們!” 她本來也很生氣,準備了一堆問候的禮貌用語。 但見這么多人為自己說話,姨母又氣成這樣,就覺心里暖暖的。 何必為幾個跳梁小丑動怒? 不值當。 轉頭對錢長史和汪御史道,“爾等意欲何為?” 錢長史:“你有罪......” 張禎打斷他,“治罪的話就不用說了,你也知道不可能?!?/br> 今時今日,她若還會因幾個人隨意指證就獲罪,那她也不用混了。 看向汪御史,“你呢?” 汪御史:“我......” 張禎:“想好了再說!” 汪御史一咬牙,“我要逃離長安!” 他二姑母家在涼州,對他一向很好,他要去投奔! 張禎:“可以,回去收拾東西,今晚就走!” 汪御史:“......倒也不用這么急?!?/br> 張禎:“不,我很急,你趕緊走!” 騰出來的宅院,正好安置城外的人。 一掃眾臣,笑道,“諸公如想離開,還請自便。但僅限今日,過了今日再想走,我可不答應!” 她沒時間處理這等小事。 錢長史站到汪御史身旁,“我也要走!” 他才不要留下來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