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而對于張禎來說,此事各有利弊。 利者,她想做什么都變得很順暢。 課農司到關中各地傳授種田經驗,當地官員、百姓本來不以為然,但一知道課農司是她建立、管理的,立時態度大變,將屬吏們的話語奉為圭臬。 于是事半功倍。 王允、士孫瑞等公卿,也對她多了一層敬重。 以前還有些古板官員不愿意讓她上朝,現在,哪日她不去,他們還會主動探問。 小皇帝更夸張,她入宮時說的每一句話,他都讓人抄錄下來,說是個中有深意,他要慢慢參悟。 弄得張禎都不愿進宮了。 弊者,她似乎正在被神化,這是很危險的。 首先她無意成神,當個似真似假的“神仙弟子”已經足夠。 其次,華夏的神明具有實用性。 在別的邦域,神明是用來崇拜的,無須任何付出,且執掌凡人生殺大權,凡人就算被殺了,也得感謝神明選中他。 但在華夏,神明要干活。 風神管風,雨神管雨,瘟神管瘟疫,哪個神明要是總失職,會被剝奪神格。 這一次,她僥幸祈晴成功。 下一次呢,下下次呢,還能成功么? 真當自己是位面之子、天之寵兒? 拜托,她又不是劉秀。 要命的是,從此以后,但凡有什么天災人禍,估計大家都會想到她,讓她做場法事。 法事若不靈驗,大家會非常失望。 失望值達到某個量,肯定會覺得受騙上當,親手撕下她的神性。 如今有多敬愛她,到時就會有多痛恨。 ——有句話說得好,粉絲回踩最致命。 “神悅,神悅!” 張禎回神,“大將軍?” 呂布微微皺眉,“在想什么呢?” 明明眼下順風順水,為何她還隱含憂慮? 張禎:“沒什么。大將軍,你方才說?” 她都沒在聽。 呂布:“王司徒奏請陛下,要封你為金光國師?!?/br> 頓了頓,道,“我以為,此事不妥,應當回絕!” 張禎:“......為何不妥?” 她當然知道不妥,可呂鳳仙怎么也能看出來? 莫非他一直深藏不露,智商在線? 呂布:“你不是說你不會祈晴祈雨么?那這次就是趕巧了!下次要是再有這等事,可不見得還能這么巧。所以,這金光國師不能當!” 似乎怕張禎舍不得,又解釋道,“好比行軍打仗,平日里可以胡吹自夸,但真上戰場時,必須有真本事,否則就回不來了!哄別人無妨,不能哄自己!” 神悅當場祈出晴天,出乎他和陳宮、賈詡的預料。 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那幾個心不誠的小人也不能抓了,賈詡說他們命不該絕,不可違背天意。 但三人商議后,都覺得不能把神悅架得太高。 因為,以捷徑登高的人,通常會摔得很慘。 張禎:“......大將軍真知灼見!” 呂布笑道,“那我去回絕他?!?/br> 神悅有一點最讓他欣賞,聽得進好人言。 張禎:“大將軍,不但要回絕王司徒,還應當告知他,我為了此次祈晴,耗盡了本就不多的法力,四五十年之內,都不能再用!” 以此時的人均壽命,四五十年之后,她大概已經死了。 呂布嘆道,“沒錯!” 神悅一點就通,好生聰慧。 到了司徒府一說,王允之惋惜自不待言。 他要是知道張禎真的有法力,而且只能用一次,絕不會讓她用在這等小事上。 大雨不停是很嚴重,可縱觀天下,還有更嚴重的事兒! 改日見了張禎又隱晦地問,“真沒有了?” 張禎:“千真萬確!” 王允后悔不迭,“唉,當時我就不該去找你!” 好的鋼鐵,應該用在刀刃上??! 張禎灑脫地笑道,“司徒大人,人間事,便該由凡人來管,怎可寄望于神明?” 王允怔了怔,拱手施禮,“多謝點撥!” 張禎也回禮,“大人客氣!” 第137章 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你就認命 僅是推辭金光國師之位,張禎覺得還不夠。 王允信了她沒法力,小皇帝劉協可沒信。 特意召她進宮,拐彎抹角地問,問得她生氣了,才遺憾地道,“真是可惜!” 張禎又說了人間事要靠凡人的理論,劉協表示認同。 “jiejie所言極是!” 但張禎通過他的表情神態,推測出他心不在焉,還在想她的法力。 到家細思一回,跟呂布說要當官。 呂布不解,“為何忽然有此念?” 他并不是覺得神悅不能當官。 相反,滿朝公卿,他認為及得上她的沒幾個。 因而此前提了好幾次,但神悅都說當官不自在,只愿當他的幕僚。 是誰讓她改了主意? 張禎笑道,“就是感覺時機到了?!?/br> 之前她不當官,一是因為當官麻煩,二是想保持一個較為超然的身份。 有時候,不在局中更能推動局勢。 可現在她已入局,不再是世外高人。 更主要的是,劉協無所事事,整日在宮里琢磨這個,琢磨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