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 在薊城盤桓半個多月,張禎和呂布辭別劉虞、公孫瓚等人,啟程回京。 土特產收了幾車。 劉虞沒錢,土特產倒很多。 各類糧種、rou干、硝制好的皮毛等等,全是有用之物。 公孫瓚送的比較貴重,有金銀玉器,人參珍珠。 呂布翻翻撿撿,笑道,“送這么多,還真舍得?!?/br> 張禎:“公孫將軍本來就不小氣!” 呂布呵呵,“不小氣,但多疑?!?/br> 張禎表揚他,“大將軍應對得當?!?/br> 呂布:“我又不傻!” 頓了頓,嘆道,“神悅,我真的想遠征域外,效仿霍去??!” 跟公孫瓚說的那些話,可不全是為了激他。 也是他真心所想。 張禎安慰道,“放心,會有機會的!” 世界那么大,公孫瓚一家吃不下。 鳳仙比她想的聰明,她稍一提點,他就知道該怎么說。 呂布:“公孫瓚真會去么?” 希望他不要去,再等幾年。 張禎微笑,“不知?!?/br> 她推測公孫瓚遠征的可能性達到百分之六十。 那張輿圖,她留給他了。 夜深人靜之時,他應該會拿出來細看。 看得越久,雄心越烈。 不管怎樣,北地算是暫時穩住了。 而她撒下的這一?;鸱N,也將在未來某一天形成燎原之勢。 呂布聲音中帶些哀怨,“唉,他肯定會去!” 早晚而已。 今年不去,明年、后年也必定會去,公孫瓚忍不住的。 同為武將,他最明白武將的心理。 張禎:“......大將軍,你能下車去騎馬么?” 馬車本來就不寬敞,他腿又那么長,她都快縮成一團了。 呂布往后一靠,懶洋洋道,“不去,說正事呢?!?/br> 張禎趕人,“說完了,去罷!” 她困得很,想睡一覺。 話音剛落,忽聽到一陣輕微的破空聲,連忙欣喜地拉開車簾,伸出一只手臂叫道,“凌云,長空!” 兩頭小隼在車頂盤旋一圈,落到她戴著皮筒的手臂上。 之所以會在薊城耽擱那么久,是因為呂布叫著公孫瓚、鮮于輔等人去打獵,好運地抓到了兩頭海東青幼鳥,還是玉爪。 海東青數量稀少,且性情兇悍,很不好抓。 別說公孫續,就連劉虞都十分羨慕,說這是吉兆。 呂布自留一頭,送她一頭。 然后兩人開始熬鷹,熬了七八天,海東青方才認主。 ——再不認,張禎就熬不下去了,她感覺這不是在熬鷹,是在熬人。 又取了名字,自己的叫凌云,呂布的叫長空。 因是一起熬的,兩頭小海東青把他們都認為主人。 呂布也伸出手臂,“過來!” 長空跳到他手上。 張禎逗兩頭小隼玩一會兒,連帶著看呂布順眼不少。 他曾說要給她抓海東青,沒想到一直記在心上,還做到了。 鳳仙同學有時候還挺不錯的。 第134章 都是神仙,就沒點交情 沒幾日,一行人來到冀州,跟袁紹吃頓飯,帶上鄭三郎馳回長安。 來時還有些微春寒,回時已是夏日炎炎。 這是張禎穿到這個時代后走得最遠的路。 見識過起伏不斷的山脈,也看過天河倒掛般的瀑布,還有蒼茫壯闊的大草原。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某日看著天邊的晚霞,張禎詩興大發。 呂布細思詞中之意,只覺壯懷激烈,在一旁嘆道,“天下才氣,盡歸神悅!” 隨口一說,便是豪情萬丈的錦繡文章。 張禎:“......不是我寫的,我只是照搬!” 擔心呂布還要無腦夸,趕緊跑回自己的帳篷。 次日她身騎雪駒,頭上飛著海東青,揚鞭催馬,感覺自己是這條路上最靚的崽。 ——好吧還有呂鳳仙。 他也有好馬,也有海東青。 剛入關中,張禎就想好了要以最颯的形象進京,誰知天不遂人愿。 越靠近長安,越是陰雨綿綿。 呂布和她都只能躲在車里。 兩頭海東青也不想在雨天出去,站在架子上似睡非睡,任揉任摸,平添幾分樂趣。 但張禎還是笑不出來。 這雨已經下了好多天,要是再不止住,就誤了農時。 到家拜見父母長輩,稍事休息,立刻趕往大將軍府,商議抗澇事宜。 坐下沒一會兒,王允和幾名公卿就來了。 先是問了北地狀況,夸贊一番,隨后提出一條抗澇建議。 “......祈晴?!” 張禎失聲道。 是了,有祈雨,自然也有祈晴。 可她不會,通通不會。 普通的祈福法事,她可以蒙混過關,反正福不福的又不會那么快靈驗。 但祈雨祈晴,都是立等見效的呀。 王允憂心忡忡地道,“天若再不晴,今年定然歉收?!?/br> 甚至顆粒無收。 光靠從袁氏兄弟那里訛來的糧食,養不活整個關中。 到時又得餓死很多人。 況且暴雨所致,城里塌了好幾處民宅,死傷不少。 “神悅,你是神仙弟子,便由你來上表雨師,請祂速速退去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