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呂布悠然笑道,“公臺先生,神悅這幾日不來府里,也是因為害羞。你信不信,只要我派人去說一句話,她立刻就來了!” 陳宮不太信,“什么話?” 呂布自信地道,“外面都傳遍了,浮云道長不堪大將軍欺凌,與大將軍反目?!?/br> 陳宮:“......她若聽見此言,確實會趕來?!?/br> 因為浮云道長和大將軍,在眾人眼里是一個堅不可摧的整體。 若出現裂痕,將會衍生出許多問題,不利于穩定。 呂布:“哈哈!” 陳宮看他的目光難以形容,“可是,她若因此趕來,也是出于公心,不是出于私情!” 所以你得意什么呢? 呂布:“這不是一回事兒么?” 陳宮:“......不,這是兩回事兒!” 呂布嘆道,“先生為何看不開?于我而言,這就是一回事兒!” 拍拍陳宮肩膀,自去換衣服。 徒留陳宮一個人在中堂,罕見地茫然。 這怎么會是一回事兒呢? ......蠢的究竟是呂奉先,還是他陳公臺? 而另一邊,賈詡已經去張家傳那句話了。 張禎聽了后,果然很快就來了大將軍府。 頭上系了條寬寬的抹額,護著她那多災多難的額頭,婉嫻、如意幾個見了,覺得甚美,便跟著她學。 她們的閨中密友也跟風,一時竟成長安潮流。 第112章 想來以浮云道長的容貌才智,不至于辱沒了三弟 冀州乃是四戰之地,各方英杰都想爭奪。 袁紹雖搶了韓馥的地盤,自領冀州牧,成為冀州名義上最大的長官,卻并不能高枕無憂。 北有威震黃河的勁敵公孫瓚,南有大怨種兄弟袁術。 周邊還有匈奴、烏桓、鮮卑等異族。 而最令他厭煩的,無疑是盤踞在太行山脈的黑山軍,遍布常山、中山、趙郡、河內等地區,足有上百萬之數,難以剿滅。 各地深受其害。 起初,袁紹并沒把黑山軍當回事兒,覺得那都是些小蟊賊。 但去年,他與袁術開戰,袁術向公孫瓚求援,公孫瓚又勾結了陶謙,用以威逼他。 黑山軍首領張燕見公孫瓚勢大,竟也派部將相助! 雖說后來他聯合曹cao,擊敗了袁術、公孫瓚、陶謙等人的聯軍,但與黑山軍的大仇就此結下。 為何獨恨黑山軍? 因為他們不是官軍,是盜匪! 區區盜匪竟也敢與他為敵,這不是笑話么? 因此派兵追著黑山軍打,大小戰事不斷。 但主要還是打公孫瓚。 這日,剛打了一場勝仗,忽然收到鄴城家書。 信是三兒子袁尚寫來的,字跡一如既往,清新飄逸,靈動率真。 可這內容,這內容...... 袁紹足足看了三遍,看完氣得將信紙揉成一團,狠狠丟到地上。 長子袁譚正好在側,小心地問道,“父親,家中有事?” 袁紹怒道,“你自己看!” 袁譚撿起信紙,看完也是無語。 這個趙貴,成事不足,敗事有余,該殺! 袁紹:“我兒以為,為父當如何?” 袁譚沉吟道,“兒愚見,蔡邕為天子所遣,父親若不應付,便落人口實,不如先回鄴城等候?!?/br> 與公孫瓚一時也決不出勝負,暫時休戰也不影響大局。 袁紹:“會面之后呢?” 袁譚:“見機行事!” 他這么說倒也無錯,但這不是袁紹想要的答案,皺眉道,“你我父子,不必藏拙!” 袁譚心想你若不偏愛三弟,我自然也用不著這般謹慎。 “父親,兒愚笨,并非藏拙!” 頓了一下,道,“朝廷讓父親自辯,那便自辯罷!父親一片忠心,何錯之有?遣使朝賀,禮儀未缺!那使者在冀州忠孝兩全,為何到了長安就不忠不孝?父親也得請蔡邕給個解釋!” 袁紹哈哈大笑,“正該如此!” 袁譚繼續,“朝廷若非要治罪,且不是寒了天下臣民的心?” 大家都長了嘴,同樣一件事情,就看你怎么說。 浮云道長能言善辯,難不成他們就是啞巴? 袁紹:“沒錯!” 袁譚又道,“高順只帶了三千兵卒,可見他們并不敢與我們為敵!” 那就只能打嘴仗。 “兒以為,可慮者并非蔡邕一行,而是公孫瓚、陶謙等人借朝廷之勢,渾水摸魚!兒請軍令,駐守此地,以防公孫瓚!” 雖然三弟的信中,寫明了呂布不許諸侯出兵,但大家真的會聽么? 將心比心,他不會聽。 袁紹目中滿是贊賞,“我兒見解得當,便依你所言!” 袁譚謙虛道,“父親謬贊!” 心念一轉,決定給三弟挖個坑。 “父親,呂布是什么樣的人,咱們都清楚。有勇無謀,驕矜自傲,他能晉封大將軍,掌控朝堂,全因浮云道長!” 袁紹嘆道,“那廝好運道!” 天下諸侯誰不羨慕呂奉先? 袁譚笑道,“只要父親允許,這運道也能變成我們的?!?/br> 袁紹不解,“我兒何意?” 袁譚:“聽聞浮云道長本名張禎,出自名門,年少貌美,三弟還未娶親......” 袁紹一驚,“你是說,聯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