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張禎:“......我只是領受了師傅的部分傳承,并未與師傅見過面?!?/br> 臺舒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臺息:“我就知道必有緣故!” 張禎看著他們,探詢道:“賢父子又怎知墨家最后一道鉅子令?莫非,也是墨家傳人?” 父子倆一起點頭。 張禎心說大意了,自己身為李鬼,卻毫無防備地撞上了正牌李逵,怎生是好? 其實她早該察覺的。 墨子先祖本是殷商王室,宋襄公兄長目夷的后代,原稱墨臺氏,后因故降為平民,略為墨氏。 這父子倆姓臺,又精通軍械,與墨家有關系很正常。 白天他們也許就是故意去試探的,她可倒好,直接無中生墨。 ——不管怎樣,先糊弄過去再說。 “原來是同門!” 張禎驚喜地認親,“臺師兄!” 又叫臺息,“臺師侄!” 臺息一撩劉海,瞪大眼睛,“誰給你排的輩分?為何不能阿爹是師叔,我是師兄?” 他還想有個小師妹呢! 張禎笑道,“若真論輩分,我師傅約莫是武帝時人?!?/br> 臺息:“......你說是就是?” 張禎:“師傅留下的竹簡上寫著呢?!?/br> 臺息狐疑道,“是么?拿來我看看!” 張禎婉拒,“師門重物,不可輕易示人?!?/br> 想當我師兄? 美得你! 臺息還要再說,臺舒不耐煩地道,“師侄就師侄,有甚好爭?” 小孽障總是分不清輕重,多少要緊事兒,偏糾結于這個。 轉頭對張禎道,“你既叫我一聲師兄,我便托大,叫你一聲師妹?!?/br> 頓了頓,接著道,“張師妹,眼下你已知鉅子隱世令,軍器便不做罷。大將軍那兒,我自有說辭?!?/br> 張禎暗暗叫苦。 她還指望著那四樣軍器能提升呂布大軍的戰斗力,讓他可以平定八方諸侯呢。 怎能說不制就不制? 但她不敢明著反駁臺舒。 聽說墨家是個紀律嚴明的組織,鉅子既然下令隱世,她若不遵,臺舒說不定會制裁她。 就算她能用藥粉迷倒這父子倆,焉知他們背后還有沒有人? 只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 況且,她也不想和新認的“同門”走向對立面。 將同門拉到她這一邊,才是上上策。 “師兄可知,鉅子為何下令隱世?” 臺舒深沉地道,“墨家,不容于世?!?/br> 張禎:“為何?” 臺舒聲音中有一絲悲憤,“因為,有人過河拆橋,有人背信棄義,有人嫉妒難容,有人同室cao戈!” 張禎做出同仇敵愾的模樣,“可恨!” 事實上,墨家不容于世的原因,只怕她這一千多年后的局外人,反倒比臺舒這局內人還清楚些。 墨家曾經輝煌過,春秋時曾與儒家并稱顯學,時人稱為非儒即墨。 有過很多高光時刻,例如墨子曾勸說楚王放棄進攻宋國。 墨家的優勢很明顯,接地氣、善實踐、利天下,而且行動能力超強,真正的知行合一。 劣勢也很明顯,試圖以工科思維參與政治,管理國家。 放到現代,就是一群科學家一邊搞科學研究,一邊想要搞政治。 ——這怎么行得通呢? 專業玩政治的那群人,分分鐘能讓科學家出局。 墨子在世時還好,此人乃是千年難遇的天才。 政技雙修,不但科研能力一騎絕塵,邏輯思維能力也是頂尖,口才也相當了得,能和當世儒家大佬、道家大佬、法家大佬們一決高下。 但等他去世,墨家就走了下坡路。 畢竟沒有哪個墨者能達到他那樣的境界。 而且墨家還有兩個致命的缺點,一是不能與時俱進,二是過于理想化。 反觀儒家,海納百川,日臻完善,最終綁定了統治階層,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所以墨家退出歷史的舞臺不是沒有原因的。 但張禎還是覺得遺憾。 因為,墨家是科學發展史上的璀璨明珠。 就此蒙塵,實在可惜。 第90章 這位師侄,我看你一百斤的體重,至少有九十五斤是反骨 “師兄有沒有想過,讓墨家重現于世?” 張禎緩緩道。 臺舒吃了一驚,“重現于世?不,鉅子令隱世!” 張禎:“隱到何時才是個頭呢?” 臺舒沉默良久,“鉅子令有召,方可出世?!?/br> 張禎直截了當問道,“當世還有鉅子么?” 這次臺舒沉默得更久了,“不知?!?/br> 張禎:“那這鉅子令,我們,或者我們的后輩,還能等到么?” 沉默,仿佛是臺舒今晚的基調。 臺息笑瞇瞇地道:“能,怎么不能呢?這輩子等不到,九泉之下繼續等唄,哈哈!” 張禎:......這位師侄,我看你一百斤的體重,至少有九十五斤是反骨,就不怕挨你老子揍? 啪! 臺舒頭也不回,一伸手,準確無比地拍中他后腦勺。 臺息齜牙咧嘴地跳到另一邊。 張禎勸道:“師兄消消氣,打壞了可怎么辦?” 臺舒長嘆一聲,道,“張師妹,我看你是鐵了心要幫大將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