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張禎:“......那將軍為何如此惱怒?” 呂布看著她,目光黑沉沉的,“你說呢?” 張禎有預感,這個問題很重要。 她要是答對了,就又破了呂布的一層心防,離他更近。若是答錯,呂布對她的好感將直線下降。 辛苦這幾日的成果,說不定也會消失。 好在她早已分析過呂布的性格。 “將軍,王允老兒欺人太甚!” 呂布瞇眼,“哦,他何處欺我?” 張禎義憤填膺,“將軍戰功赫赫,智勇雙全,王允卻視而不見,只把將軍當成酒色之徒!在王允心中,將軍卑鄙無恥,可以為了女色而背叛父親!” 呂布又是一拳擊在桌案上,張禎眼睜睜看著桌案裂開幾條縫。 那可是堅硬的黃花梨木! “恨煞我也!” 第16章 呂將軍,朕與太師親如一家 見他如此反應,張禎知道自己答對了。 呂布之所以憤怒,與痛失美人無關,與頭上戴綠帽也無關,只與自己品行被輕視、人格被侮辱有關。 爺爺曾說,不管別人怎么看他,呂布對自己的道德水準始終是有要求的。 哪怕這要求是掩耳盜鈴似的,那也有。 因而他在奪取劉備所占據的下邳時,善待劉備的家眷。 此時,他想殺董卓是出于大義,那美人離間計卻讓這件事情看起來像是出于私情。 也就難怪他會覺得受到了侮辱。 更嚴重的是,他在王允眼中若是這樣的小人,那事成之后,王允所代表的陣營會重用他么? 不會。 張禎覺得,呂布此前應該是對王允抱有期待,即使她已經暗示過王允不值得信任,他也沒有完全放棄。 因而這會兒大失所望。 “將軍,王允錯看了你,是他有眼無珠,不必為此事介懷。拿到詔書,誅殺董卓,到時萬事可為!” 呂布面色由陰轉晴,“神悅所言極是!” 沒錯,王允有眼無珠,不識英雄。 他會讓他知道,呂奉先是何等樣人! 再看張禎,就覺格外順眼。 不只長得好,還句句都能說到他心坎上,合心合意。 心中很是感慨。 王允老兒與他同朝多日,還不知道他是什么樣的人,張神悅與他初相識,卻知他品性高潔。 這大約就是所謂的“白首如新,傾蓋如故?!?/br> 呂奉先得此知音,快哉! 招手讓她走近,一手拍在她肩上,“明日,我便去找陛下!” 這詔書給也得給,不給也得給! 傳國玉璽是丟了,小皇帝平時所用的寶璽他知道放在哪兒。 張禎差點被他拍倒,勉強站穩,拱手道,“預祝將軍旗開得勝!” 呂布一陣大笑,放輕力道又拍了她兩下,“這話兒說早了,殺董卓之前再說不遲?!?/br> 拿個詔書而已,不是什么大事。 張禎嚴肅地道,“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失其身,幾事不密則成害!將軍多加小心!” 呂布笑容不減,“不就是保密么?放心,本將知道?!?/br> 高順站在一旁看著他們,感覺自己有點多余。 他一句話還沒說,將軍已經由怒轉喜。 浮云道長好手段! 真好,以后有人扛將軍的怒火了。 次日恰是大朝會,董卓像以往那般,在御前指點江山耀武揚威,并不把小皇帝劉協放在眼里。 堂下眾臣,依附于董卓的諂媚奉承,歌功頌德拍馬屁。 有心反董的也唯唯諾諾,敢怒不敢言。 ——敢言的,都已遭了董卓毒手,成為泉下冤魂。 呂布侍立董卓身側,將眾人神態盡收眼底。 呵,都是些沒膽的懦夫,鏟除國賊,還得看我呂奉先! 又看一眼御座上的小皇帝,見他乖巧地聽著董卓主理朝政,臉上還透著些孺慕之情,仿佛真的將董卓當成了周公那樣的尚父。 這小子是裝的罷? 外面的事他或許不知道,但董卓yin亂后宮,他不可能一點兒也沒聽聞。 裝得還挺像。 散朝后,董卓急著回去享用新得的美人,和呂布虛情假意幾句就匆匆忙忙坐轎走了。 呂布在外面轉個圈,從側門再次入宮。 沿途禁軍都是他早已安排好的自己人,一路暢通無阻,直接到了劉協書房。 劉協正在臨摹蔡邕的飛白體,看到呂布,不由得瞳孔一縮。 放下紫毫,又令左右服侍的人退下,強笑道,“呂將軍,太師有何訓示?” 類似的話,呂布聽他說過很多次。 但這次感覺不一樣。 好像他呂奉先只是董卓的附庸,本身不值一提,也沒什么主見。 小皇帝,似乎是在有意無意地離間他和董卓。 好! 不怕你離間,就怕你沒膽。 “我欲殺董賊,請陛下書詔!” 呂布單膝下跪,聲音暗沉。 劉協倒吸一口涼氣,臉上陰晴不定,半晌才驚恐地道,“太師何故又來試探?” 誅殺董賊,是他畢生的心愿。 可他根本不敢相信呂布。 這兩人都是虎豹豺狼! 呂布:“這不是試探!” 劉協充耳不聞,以袖掩面,哭道,“煩請將軍轉告太師,朕年幼德薄,有負天下,國事皆賴太師處置,萬勿相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