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難說這兩家私底下有什么謀劃。 張禎無語,“不是?!?/br> 懷疑她是蔡邕派來的,還情有可原,畢竟她娘姓蔡。 和皇甫家有什么關系? 第14章 雖然人在現場,卻感覺自己錯過很多 不是蔡家,不是皇甫家,還能是誰呢? 高順毫無頭緒。 目視張禎,認真地道,“浮云道長,還望坦誠以告,你奉誰之命?” 張禎也很認真,“高將軍,沒有人指使我。一切所為,出自本心?!?/br> 就算穿上道袍,他們還是將她視為閨閣弱女,仿佛沒有獨立的思維和行動能力,只能依附于父兄和未來的夫君。 但她不氣餒,這件事情本來就不容易。 高順:“可是......” 呂布出聲打斷,“好了!” 張神悅為他而來,老高為何就是不信? 文遠也不信,真是豈有此理。 嫉妒,使他們面目丑陋。 強行收斂一身煞氣,和藹地道,“神悅,某有一事,要問計于你?!?/br> 想當謀士,就讓我看看你的能耐。 張禎:“將軍請講!” 這樣才對嘛,有那質疑的時間,不如來點兒真格的。 呂布:“王司徒令我盡快動手,我當如何?” 張禎臉上露出笑容。 昨日只是略略提及,今日終于上了戲rou。 “將軍必殺董卓,但在那之前,將軍還需做到一件事?!?/br> 呂布:“何事?” 高順與張遼也凝神聽著。 張禎:“詔書!” 歷史上的呂布,也是要到了詔書才行動,由此可見他并沒有大家認為的那么蠢。 但詔書是由王允替他要來的。 這一次,張禎想讓他略過王允,直接與小皇帝劉協搭上線。 做生意的都知道,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收獲會更大。 “將軍,你能見到陛下么?” 呂布:“能?!?/br> 高順若有所思,“道長的意思是?” 張禎一笑,“咱們匡扶漢室,陛下才是最大最可靠的盟友?!?/br> 曹老板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呂布為啥不可以? 只不過,曹cao用天子挾制諸侯,最后把自己也挾制住了,在世時始終未能稱帝,心里想必很遺憾。 “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計謀,最早是謀士沮授為袁紹提出來的,袁紹沒采納。 后來荀彧獻此計于曹cao,曹cao采納了,從此有了戰略優勢。 但也有了掣肘。 爺爺說,荀彧是漢室忠臣,這是他的陽謀。 高順遲疑道,“將軍雖能見到陛下,卻不親近?!?/br> 這也在張禎預料當中。 董卓怎么可能允許手握重兵的部屬與小皇帝親近? 他就不怕第二個董卓出現? “但我相信將軍能得陛下信重!” 張禎看向呂布,目光中有著不加掩飾的崇拜和信賴。 呂布被她看得心中一熱,面不改色地說了句假話,“陛下對我,確實信重有加?!?/br> 其實小皇帝怕他怕得要命。 某次董卓派他送小皇帝回宮,小皇帝嚇得面如土色。 張禎像是聽不出他在撒謊,笑道,“想來也如此。請將軍于無人時陳情陛下,索要詔書?!?/br> 呂布:“......陛下雖信我,卻極為膽小,未必肯下詔?!?/br> 張禎笑道:“將軍赤膽忠心,與陛下細說分明,他沒有理由不下詔?!?/br> 她是可以教呂布說服劉協的話術,但如果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也沒資格當她的工具人,她會趁早另找一個。 何況,劉協膽小嗎? 不,一點兒也不。 他要真的膽小,能下衣帶詔?能與那么多權臣周旋多年? 呂布認同道,“此言甚是?!?/br> 小道姑說得對,他赤膽忠心,小皇帝理應信他。 若是不信,就是小皇帝的錯,他會監督其改正。 張禎:“貧道等候將軍好消息!” 有了小皇帝的詔書,不但能跟小皇帝形成事實上的結盟,還能免除“以子弒父”的惡名。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在華夏封建倫理觀中,君臣關系大于父子關系。 換句話說,刺殺董卓是皇帝的命令,呂布奉令行事,沒有道德上的瑕疵,屬于忠君體國,大義滅親。 張飛再想罵他“三姓家奴”,就得先掂量掂量。 呂布哈哈大笑,又開始給她斟酒,“誅殺董卓之后,又當如何?” 張禎一揮手,“統領文武,肅清朝綱,安定天下!” 呂布飄飄然,“好!” 張禎:“但將軍不可當董卓,要當名留青史的忠臣!” 呂布:“哈哈,某不愿當董卓,只愿當霍去??!” 張禎怔了怔,隨后笑容更為燦爛,“霍去???好志向!” 沒想到啊,呂布的偶像竟然是霍去病。 跟她一樣。 兩人說得熱火朝天,高順和張遼面面相覷。 他們雖然人在現場,卻感覺自己錯過很多。 誅殺董卓,這是何等艱難、何等兇險的事情!若是失敗,死的不只是自己,還有全族。 將軍和張禎怎說得這般輕松? 就像大功已經告成似的,自說自話的開始籌劃未來! 還真是一個敢說,一個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