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支配好萊塢、神豪:重啟人生從高中開始、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
“沒事的——” 白水的手臂被魏紫用力掐了一把,白水秒懂,當即借著寬大的衣袖,暗暗在魏紫某個xue位上戳了一下。 下一刻,魏紫白眼一翻,人已暈了過去,嚇得田夫人大叫起來:“太子妃,你怎么了?太子妃——” “還愣著做什么,趕緊叫太醫來!”天子對著下人大吼。 又是一片兵荒馬亂。 姜后呆愣:她——怎么忘了這位太子妃是個病秧子呢? “王后,太子糊涂,你也跟著一起糊涂?既然如此,那你便和太子一起好好反??!來人,將王后帶回儀元宮,沒有寡人命令,不準踏出宮門一步!”天子完全不給姜后面子。 田夫人見此,暗中給自己的女官打了個眼色。 女官混在去找太醫的侍從里,悄悄溜出東宮。 “王后因太子犯錯遷怒太子妃,命太子妃在烈日下罰跪,太子妃跪暈了”的消息不脛而走,如風一般傳向王宮的角角落落。 口口相傳這種事,傳著傳著就扭曲了: 先是變成“王后無故杖責太子妃,太子妃渾身是血,暈了過去”。 最后成了“王后無故杖罰太子妃,太子妃奄奄一息,命垂一線”。 自然,這是后話了。 但“王后無故責罰太子妃”這樁事,的確很快從東宮傳了出去,魏公是第一批得知的。 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他,腦中也是一陣發懵,耳邊一遍遍回響歸氏的話: “我辛辛苦苦生下來,捧在手心里當寶貝養大的女兒,不是為了將來讓她被賣被拋棄的!” “我不管大雍朝廷如何,我只管我的女兒好不好!” 魏公默然閉上了雙目,第一次開始懷疑他這么多年來的堅持是否正確。 他從先祖手中繼承魏家,也繼承了魏家的使命:魏氏與姬氏,興與共,亡相陪。 身為三公之首,他所做的一切努力是為了讓大雍吏治清明、海晏河清。唯有天下安定,大雍才能千秋萬代,魏家才會支葉茂碩。 可如果他做的努力并沒有結果,大雍不可能千秋萬代,那魏家呢? 真的陪著大雍一起亡嗎? 他連女兒在宮中被欺凌都做不到袖手旁觀,怎么可能狠得下心放棄魏家? * 魏公等了足足兩個時辰,最終等來的只有天子近侍的傳話。 “陛下身體不適,命奴婢告知您一聲:今日魏公先回去,有事改日再議?!?/br> 竟是直接做了縮頭的烏龜。魏公瞠目結舌。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軒然大波 近侍見魏公不說話,心中也是忐忑不安。 “今日送太子妃出門,內人傷感不已。方才聽聞太子妃臥病,母女連心,本官怕內人承受不住,懇請公公代本官向陛下求一個恩典:特許內人來宮中照顧太子妃,成全她一片愛女之心?!蔽汗届o開口。 近侍心中一驚,魏公提這要求,明顯是質疑宮中行事??! 這—— 躊躇一番,近侍還是應下了:“您稍候,奴婢這就去稟報?!?/br> 魏公便繼續等候。 只是這時,他眼中已不復方才的猶豫。 他相信,天子一定會應下這個恩典。天子一直是位性情軟弱、手段不強硬的君主,以往他認為天子宅心仁厚,如今卻覺得太子的毫無擔當,是否也是源自于天子的優柔寡斷? 魏公沒有猜錯,天子同意了歸氏進宮之事。 “謝陛下恩典?!?/br> 說完這話,魏公便離開了王宮。 途中遇見依舊跪在大殿前的泰安伯和昌平伯,他連瞧都沒有瞧一眼,直接無視。 * 太子奪人未婚妻又與人斗毆之事,在朝中掀起了軒然大波。 剛正不阿忠臣派:太子罔顧律法,罔顧仁義,罔顧為君之道,鑄成大錯,必須嚴懲不貸! 游走兩邊和氣生財派:先消消氣,從長計議,太子是一國儲君啊,儲君之事,乃是大雍頭等大事。 言下之意,真的嚴懲了太子,最后搞得大雍沒儲君了怎么辦? 天子還有一個兒子?不行不行,年紀太小,母族也不顯赫,并非儲君合適人選。 第三派是堅定的太子派:太子定是受jian人陷害!奪人未婚妻?趙姬自己貼上來,太子又不知她已許了人家。與人斗毆?昌平伯二公子先動的手,太子只是自衛! 恨不得咬死對方的昌平伯與泰安伯,聽聞此言,氣得渾身發抖,當即站在了同一戰壕,奮力反駁:兒子(女兒)雖不成器,但絕對沒有陷害太子之心! 好好的一個朝會,大雍百官爭得臉紅脖子粗,捋起袖子就差動手了。 天子只覺得耳邊嗡嗡作響,頭疼至極。 這樁事……實在太難辦了。 情感上,他實在不想重罰太子——一旦重罰,此事便是太子洗之不去的污點,日后太子即位,威嚴將大大受損。他就兩個兒子,太子是唯一合適的儲君人選,他不可能把好不容易得來的天子之位,在他百年之后,又拱手送給姬氏旁支。 可不重罰太子,今日都吵成這般了,他如何給眾臣一個滿意的交代? 見離自己最近的三公和左右兩相一直未發表意見,天子細細思忖了一番,決定相信他的左膀右臂。 他看了近侍一眼,近侍立刻大聲示意大家安靜,天子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