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節
陳岳隨意猜測,樂呵呵的對陳博說道:“你們兩個兄弟真有意思,都是被人宰了,然后暗戳戳的活在這世上,彼此間藏著掖著?!?/br> 紀合成是死而復活,陳博也是。 紀合成是鄭危的后代,應該是會有幽冥教的傳承,畢竟當初幽冥教盯上紀家的時候,紀家明顯有反制準備。 “他藏起來,是想要調查幽靈的身份嗎?” 陳博思索說道。 “或許他跟雨香一樣,都是幽靈,整件事是他們在演戲?” 陳岳不負責任的推測。 “雨香是費了很大的心力,才進入到了紀家,紀合成如果和雨香一伙,用自己的身份,輕易就能將雨香帶到家中,并紀合成如果是幽靈,紀家的秘密根本不用雨香去試探?!?/br> 犧牲整個紀家,去保一個紀合成,這完全沒必要。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br> 陳岳平平淡淡,來了一首王維的《酌酒與裴迪》。 他不想摻和到紀合成的事情中。 這一首王維的酌酒與裴迪,寫的多為人心鬼蜮。 其中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這兩句話,道盡了人世間的了冷暖,兩個交好的人,即便是到了白首,也會互相提防,先富貴的朋友并不會對后富貴者援手,反而會恥笑。 金庸小說《白馬嘯西風》里,著重的寫了這兩句話。 現在的陳博,就在經歷“白首相知猶按劍”,他在早年的時候,和紀合成同為正陽四杰之一,陳博是因為攤上了事情,從此下獄,而紀合成被連累的不輕,紀家的滅門之事,陳博也十分在意,畢竟他的朋友紀合成就在那里面死了。 而現在,早該死去的陳博沒有死。 被滅門的紀合成也沒死。 彼此都留了一手?!凹o合成活著,他只需要一句話,就能夠將紀家的產業都給收回去?!?/br> 陳博說起這些,想要讓陳岳去接觸一下紀合成。 “他想收回去,那自然讓他收回去?!?/br> 陳岳無所謂的說道:“東林書堂的一切,并不在紀家的一磚一瓦,而是我建立起來的體制,而現在的東林書院,東林印書廠都是我個人產業,跟紀家也沒關系?!?/br> 無論如何,陳岳是不想要摻和幽冥教的事情了。 不過,若是能見到紀伯英,關于紀合成的事情,倒是能跟他分享一下。 陳岳坐在茶攤上面,繼續打量著過往的人,心中不由自主琢磨了一下紀合成……紀合成這樣的人,應該不會手頭短缺,他穿著忠勇王府在春月節送出的衣服,更像是要合群,就是不知道他現在是什么身份在潛伏。 在茶攤這邊不住打量,陳岳熟悉著梁凝煙的觀察模式,同時思索著應該用什么樣的方法,能夠瞞過梁凝煙的敏銳洞察。 只是這樣一想再想,陳岳感覺還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回到了家中之后,陳岳略微整理一下,然后給自己的產業做一個規劃。 從梁凝煙那里要來了戲班之后,意味著陳岳的文化輸出又多了一個端口,前世的一些戲曲,都可以借助戲班展現出來,而在戲曲上面,陳岳首先要動手的,就是《西廂記》。 之所以抄這一首,是因為《蓮兒春》里面,西門大官人經常聽這曲目,在太淵這邊也有群眾基礎,至于其他的,單水滸傳中,就能化出來不少曲目,并且真要在戲班上面發展,京劇,越劇,豫劇,秦腔,黃梅戲,川劇,評劇…… 陳岳在前世幼年跟著老一輩人耳濡目染,知曉不少,在這一世,也足夠陳岳用了。 這般規劃了一番后,陳岳將紙張上的內容完全記在心中,然后將紙付諸于丙。 春月節過后,東林書堂這邊人手陸陸續續的回來,這里面有些人是在正陽過了春月節,也有一些人是回了老家,此番回來,是將家中的老人也給接到了正陽,陳岳給他們付的薪水,也足以他們一家人在正陽過體面日子。 在這樣的情況下,東林書堂這邊伙計們做事更賣力了,也真正將東林書堂當成自己的家,許多事情都不用分配,伙計們自發就將其解決了,而陳岳心心念念的百科全書,也被這些伙計們印刷出來了樣品。 三千三百萬字,十五卷。 這絕對算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而這樣的過程,被此時的印刷廠用活字印刷的技術,排列,校對,印刷,裝訂,給完美的制作出來了。 “不錯?!?/br> 陳岳將樣品過目之后,對著伙計們宣布道:“等這本書刊印,足夠你們一輩子衣食無憂!” 手中捧著百科全書的樣品,接下來,陳岳要賦予百科全書的權威性,讓人認定百科全書里面的知識是可信的,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來購買這一份工具書,也將百科全書的名目鋪列開來。 帶著百科全書,陳岳首先登門拜訪自己的岳父,將這套百科全書送給官子虛,官家也有不少人在修儒道,有官家作為后臺,足以讓這部百科全書順順利利的暢銷太淵,乃至于北寧。 接著陳岳依次去拜訪了宋維光,顧常陽,溫萬先,孫終會這些人,更給了宋維光一份,讓其郵寄給高懷章,由高懷章來過目,在書卷首頁寫上一兩句話。 只要這些人紛紛認可,百科全書必然將風靡仕林。 第202章 一起去挖墳吧 百科全書。 顧常陽看著油墨印刷的書卷,而后將書頁翻開,看到了目錄上面有著諸般綱目,首先的第一頁是為歷史,在這里面有歷史概況,歷史人物,大略生平,代表作品等等,而后就是鳥獸,蟲魚,植物,天文,地理,數算,易學,工程等等,幾乎是將世間除了修行的東西,全都囊括在內。 在歷史之中,能夠精細寫到縣志內容,在地理方面,也囊括許多的地圖,數算方面,有著當今各種數算的總結,鳥獸蟲魚方面,也有著各個地方的分布狀況。 其中一樁樁,一件件,有些顧常陽了解,有些東西,顧常陽看了之后,感覺大有所獲。 “開了一個印刷廠,讓陳岳知曉了世間這么多的東西?!?/br> 顧常陽翻閱書中內容,又感覺這個主編之人十分淵博,對許多東西有著超乎尋常的洞見。 “此書可以為師矣?!?/br> 這就是顧常陽看書之后的感慨。 孫終會也在翻閱著百科全書,感覺書中筆墨精準,總能直接了當的將情況寫出來,而這一個個條目,幾乎就是從第二王朝開始有文字記載以來的一切內容。 “世間一切,多在書中?!?/br> 孫終會對這一個百科全書做出評價。 宋維光翻閱著百科全書,瞧著里面囊括一切的內容,憑借著他的知識儲備,在看百科全書的時候,居然有大開眼界之感,以至于感覺整本書如品醇釀,無酒自醉。 “萬川歸海,盡為一藏?!?/br> 寫完這些之后,宋維光感覺意猶未盡,提起筆墨,開始書寫陳岳來這邊送書讓他品鑒,以及個人看過書中內容之后的感悟等等,自覺陳岳的這一部百科全書,系統性的囊括了世間所有流傳的知識,如何贊譽都不算過分。 天京城。 高懷章手中拿著由宋維光傳來的《百科全書》,他是近圣之人,翻閱這十五卷的百科全書不過轉眼,將書中的內容全都看完之后,高懷章不由感嘆一聲:陳博啊陳博…… 陳岳是陳博的兒子,這幾乎是各大勢力皆知事情。 陳博的人皮被馬舉帶到了正陽府,而后馬舉神秘失蹤,陳博的人皮不知所蹤。 這本來是一樁懸案,但是高懷章在看到了百科全書之后,自行的拼湊出來了許多東西,因為他能看得出來,這一套百科全書的幕后,應當是陳博。 “近圣之人,確實不該死的那么輕易?!?/br> 高懷章看向了皇宮方向,琢磨片刻,寫出來了兩封書信。 “乙卯年秋,余觀油墨印刷,前往正陽,議定儒家九經之事……見陳岳好學而不異財,頗有勝韻……《關雎》有高古之風……引以為朋,書信來往……感知好學,于是多寄雜書……讀書之余,將其一應內容匯聚一團,其中雖多為雜書所有,但綱目編撰,分門別類,亦是匠心所在……此書可為【知識之寶庫,解惑之良師】?!?/br> 高懷章洋洋灑灑,寫了上千字,其中主要的內容,是遮蓋了陳博之事。 將這一套百科全書的構建,歸類到了陳岳的身上,也歸類到了高懷章郵寄給陳岳的“雜書”上面,而這一些雜書,若是讓有心人解讀,那就是陳博當年留下來的筆記,由高懷章郵寄給陳岳,然后由陳岳編撰成為了百科全書。 這一封書信寫完之后,高懷章另外起筆,在信紙上面寫道:“別來無恙?!?/br> 這兩封書信走的是宋維光的路子,很快就到了陳岳的手上。 看到第一封書信的時候,陳岳就已經知曉,陳博的消息,肯定是瞞不過高懷章這一個近圣之人了,不過高懷章在書信中為其遮掩,編撰出來了《百科全書》的創作經過,可謂貼心。 “別來無恙……” 陳博念到高懷章后面的一封信,知曉這封信是給他的,頓時就感覺反胃了。 恙就是病癥。 以高懷章的文學素養,想要問好,言辭有很多,而他偏偏用了別來無恙這四個字,明顯是對陳博的揶揄。 現在陳博的一身零件,大多散落各處,當前只有一張人皮兩只手,他可不是別來無恙,他是有大恙。 “兒啊,你趕快修煉,盡快的幫我復活,我要盡快用百科全書彌補根基,然后沖擊圣位呀!” 陳博意氣風發,說道:“如果能讓我搶在高懷章之前,登上圣位,他就需要下一個甲子年了!” 陳博想要狠狠的贏過高懷章,然后去給高懷章上嘴臉。 “……” 陳岳懶得理會陳博受到的刺激,將官家送過來的諸般名人評價也給匯總起來,把高懷章的評價排列在書籍的最開始,作為《百科全書》的序言,而陳岳寫了出版說明,講述自己為什么要出版這樣的一套百科全書,作為一套工具類的書籍,百科全書和市面上的書籍相比有什么差異。 而在序言之中,陳岳將高懷章,官家諸位,宋維光,顧常陽,孫終會的諸般評價都附在上面,到最后的時候,還掛了陳岳自己的名字,寫道【開卷有益】。 也算是用另一種方式,將自己和諸位大佬并列了。 這林林總總,陳岳將百科全書要出版的東西都給整理好了,接著就到東林印刷廠里面親自排版,而另一方面,這百科全書已經被印刷出了樣品,各種印刷模子自然是保存著的,隨著陳岳的一聲令下,這一套《百科全書》開始真正的出版印刷。 十五卷的百科全書,還是油墨印刷,紙質也用的市面最好,陳岳感覺這一套書籍,售價三百兩銀子不過分。 文道修行者,大部分都不缺銀子,他們欠缺的是星玉。 至于要賣給平頭百姓,也要等到精裝版本的市場飽和之后,陳岳會用相對劣質點的紙張,印刷出來賣給經濟差一點的人,在陳岳這邊看來,最重要的還是將書籍給賣出去,將百科全書的知識擴展開來,同時讓百科全書深入人心。 年后的東林書堂一直沒什么動靜,正陽這邊的人們正感覺無聊,然后就有了《百科全書》這樣的消息轟動傳開。 “百科全書是什么樣的話本?” “陳岳自己編撰的《百科全書》?” “這是會典那樣的書籍嗎?” “這是翰林院的工作吧?!?/br> “陳岳編撰這種東西干什么?” 修書的工作一向都是皇家的工作,皇室會抽調出來一批人手,然后耗費十多年的時間,從而編撰出成套的書籍,接著皇上封賞,再將其封在皇家的書庫里面,普通人是無緣看到書籍內容的,唯有翰林院里面的人,能夠閱讀里面的書籍。 而陳岳搞出一套百科全書,明顯是當成商用。普通的人聽到了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學術,以及歷史上的東西,雖然感興趣,但是不大,他們所關注的都是話本,而那些文道中的修行者,在聽到了百科全書的內容,以及看到了宣傳中,各位大儒的言論后,頗有興趣的來到東林書堂,將這樣的書籍買上一套。 翻開之后,感覺是這里面的內容無所不包,許多原本要查閱的資料,此時通過這一個百科全書,都能夠準確的找出來,原本不懂的東西,看到了百科全書之后,也是豁然開朗。 “開卷有益,這樣的書籍,確實是開卷有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