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格局
一陣綿長的號角聲響起,這是發起總攻了。 唐軍這邊的令旗官舉起一面紅色的旗幟,迎風招展,站在高處不停的揮動。 意在告訴正在浴血奮戰的將士們重新列隊,發起攻擊。 高臺上的擂鼓的士兵,鼓點也變了,變得密集而又渾厚,敲在每一個戰士的心里。 眾將士不言自明,因為他們看見新殺進戰陣的騎兵取的了不菲的成績,就說明這種方法完全可以壓制住突厥騎兵。 于是,重新集結,跟著侯府家將的腳步,在敵陣里來回穿梭。 剛要突破防線的康蘇密被密密麻麻的軍陣又擋了回來。 包子手里的板斧砍翻一個正要對小豬后背下手的突厥將領,打馬繼續向前沖過去。 所過之處,人仰馬翻,死尸遍地。 突厥騎兵意識到了嚴重性,卻沒有辦法發起有效的反擊。 首尾不能呼應,指揮失去了功效,只能自顧自的單兵作戰,收效甚微。 只能等著下一輪沖鋒到來的時候,被唐軍的利器砍掉腦袋。 仇玉身法靈巧的在敵陣中左突右沖,手里的長槍耍出了花,這邊剛把長槍刺入突厥士兵的咽喉,那邊就用手弩把弩箭送進敵人的胸膛。 剛剛從咽喉抽出來的長槍,尾部正好對著沖上來的突厥兵的胸膛上就是一下子。 突厥兵吃痛之下倒在地上,仇玉催動戰馬,讓加了蹄鐵的馬蹄生生的踩在他的胸腔上,這人的胸腔瞬間就被馬蹄踏了個稀爛。 本來一邊倒的局勢,現在變成了唐軍的屠殺的比賽,主將一個個殺的興起,爭先恐后的想拿人頭當軍工,一度出現了搶人頭的現象。 “放開,這是我的,你只是個小兵,憑什么搶我的人頭?” “我先看見的,也是我的刀先碰到的,這就是我的?!?/br> 小兵寸步不讓。 這種現象在到處上演,一場差點全軍覆滅的戰斗打到最后竟然成了撈軍功的狩獵場。 這讓他們如何能不興奮。 侯府家將不存在人頭功績這一說,每當他們看到唐軍在搶人頭,就把奄奄一息的突厥士兵,扔到他們跟前,哈哈大笑著又加入了戰斗。 康蘇密作為頡利的最信任的戰將,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即便是受了傷,戰斗力依然強悍,手里的雙刀使的如花帶風,不停的把想拿他人頭的唐軍砍翻在地。 左突右沖之下,堪堪殺出一條血路,帶著守護在他身邊的幾名親衛就要向東逃走。 他知道一條小路可以翻過惡陽嶺,回到草原那邊去。 剛剛脫離戰團,就被憨牛緊緊的咬住。 他身后的親兵幾乎貼著馬背在騎行,頭頂上不時的有弩箭呼嘯而過。 奔命的人能爆發出超長的能量,為了活命,無所不用其極。 此時的康蘇密的背上就背著一具突厥兵的尸體,尸體上堆滿了箭矢,卻沒有辦法傷到他分毫。 戰馬身上也中了箭,鮮血不停的流出來,要是不能在半柱香的時間里掏出包圍圈,進入前面那片密林,戰馬就會因為流血而失去動力。 憨牛在后面追的很急,康蘇密根本不敢回頭看后面的情況,低著頭,胯下受傷的戰馬被催的很急,不管任何情況,只要今天能完成逃脫,就是最大的成功。 山坡上的弩箭營,一張床弩已經對準了他,長槍般粗大的箭矢已經上滿了弦。 赤著臂膀的唐軍舉起錘子,一錘子砸在消栓處,箭矢發出一聲嗡響,飛也似的向康蘇密逃跑的方向激射而去。 康蘇密聽到響動,堪堪彎下腰身,弩箭擦著他的腦袋飛了過去,就釘在他身前不遠處。 弩箭止住去勢,尾部微微發顫。 又一根箭矢帶著呼嘯聲朝他飛了過來,他身邊的親兵運氣不好,箭矢插進親兵的身體,被帶飛了起來,在空中又飛了十米,被釘在草地上,死相慘烈。 康蘇密慌忙拉住戰馬的韁繩,戰馬急停,前蹄拋起,空中虛蹬幾下,落地站穩。 他身周圍的親兵已經被殺的一個不剩。 回頭就看見憨牛舉著橫刀向他沖了過來。 “投降了!” 康蘇密緊急關頭怒吼著用漢話說出了他的請求。 憨牛去勢不減,橫刀當頭劈下。 叮! 憨牛的橫刀被更有力量的斧頭擋了下來。 憨?;厣砭鸵l作,一看竟然是包子。 包子的一張黑臉正在看著他,道:“侯爺說,這個人要留著?!?/br> 憨牛不甘心的道:“爭功勞算我的,回去之后要允許我吃肥rou?!?/br> 仇玉用長槍的槍桿打在他的背上,怒斥道:“看看你都胖成什么樣了,不是不給你吃,牛rou雞rou,山珍海味的那個你不能吃?!?/br> “豬rou香?!?/br> 憨牛笑得真憨。 主將康蘇密投降,唐軍在戰場上喊話,讓突厥人放下武器,可免一死,并說唐軍優待俘虜,讓他們不要負隅頑抗,結局只有死路一條。 突厥士兵見主將都投降了,沒有必要把自己送上不歸路,于是紛紛放下武器,排成隊被押解回唐營。 戰爭結束了,在戰場上拼命搏殺的唐軍在打掃戰場,把他們把自己人的尸體和突厥人的尸體分開。 突厥人的尸體都被看了腦袋,堆成了山,然后點了一把火。 自己人的尸體,則就地掩埋。 打掃完戰場,已經天光大亮了。 唐軍班師回到了馬邑大營。 方卓也跟著到了馬邑。 張公瑾把方卓請進了大帳,侯府家將在唐軍大營旁搭起了營地,原地休整。 “這次多虧了方老弟,我一定稟明圣上,功勞算在你的頭上?!?/br> 方卓擺擺手道:“這樣的功勞小子可不敢跟您搶,再怎么說我也是違抗軍令,擅自離營,這件事情冷處理比較好,我不要功勞,李將軍也不要處罰我?!?/br> “功過相抵?” “張公以為呢?” 哈哈哈…… 張公瑾沒想到潑天大的功勞,眼前這位小侯爺根本沒看在眼里。 如果他猜的沒錯的話,李靖即便要治他的罪,也要先治右武衛統領程知節的罪,一層層下來,到他這里擔不了多少責任。 那么他為什么不要這功勞呢? 難道另有所圖。 直到張公瑾聽到他要把康蘇密策反之后,才明白這個少年人的野心。 不謀一時謀一世啊。 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