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節
后來就是連續十多天的忙碌,我們幾個甚至比期末趕論文的時候還忙。 這期間,他們三個才是主力。 因為我現在的數學、應用物理、電子信息工程水平頂多算是初學階段,打個下手,做些機械點的數學計算還行,建模推衍和破題就不行了。 所以我就負責了大多數后勤工作。 當然,同時我還要繼續在心理學以及生化方面不斷提升自己。戴安娜的病只能算是有了眉目,但這并不是我解決的,而且除了戴安娜的精神分裂癥,我對自己的健忘癥也越來越在意,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找到這種病的根由。 世界上的未知太多,總會引得我們這種人不斷去探索。旺盛的好奇心,是我和斯潘塞、托尼、謝爾頓甚至哈羅德等等好朋友之間最大的共同之處。 忙碌了許久,直到今天我突然生病了,才有空歇口氣。 斯潘塞回到宿舍后,覺得剛好趁著我生日,大家歇息一下。所以直接去實驗室把托尼和哈羅德這兩個要理想不要命的家伙拖了出來。 而我則在宿舍和露西婭、尤利、安娜和吉爾分別通了電話。 特別是露西婭,今天是我的生日,就是她最難過的一日。 然后就是哈羅德開車載著我們一起出門,到了我特意找的一家餐館吃了午飯。 雖然餐館并不是非常有名氣,價位也非常普通,但是哈羅德和托尼兩個大土豪都非常捧場。 哈,他們兩個就是這么接地氣。 蛋糕是斯潘塞買的,但是除了我,他們都不愛吃,特別是哈羅德,居然只是吃了點蛋糕上裝飾的水果意思了一下。 一群不懂的欣賞美食的粗魯人。 我解決了半個蛋糕,如果不是斯潘塞硬是攔著,大概剩下的半個也能被我吃下去。 托尼為此嘲笑了我許久:“哦,諾曼,你居然愛吃甜食,太女氣了。男人怎么會喜歡吃甜食?!?/br> 然后他被我居高臨下錘了一拳。 哼,小矮子托尼,男人怎么可以長的這么矮,這也太丟人了! 我當然沒有當面嘲諷,這絕對是托尼的痛腳,踩了絕對炸,炸毛的炸。 睡覺前,我收到了斯潘塞的生日禮物。 今年很古怪。 他一般送給我的,都是些“實用”的東西,比如日記本,書,自己織的圍巾,防身的槍等等等等。 但是今年的生日禮物,卻是一件工藝品。實際上,這件工藝品非常漂亮,甚至可以看得出,是手工小達人斯潘塞自己親手做的。 淡藍色的玻璃小船里鋪滿了心形的水鉆,而兩朵紅色的玫瑰花俏麗的綻放在水鉆中。玻璃小船的船身上,有一行字:將為你盛開,直至永遠。 我要去睡覺了。 今天我發過燒,很累的呢。 第63章 第三十二篇日記 1997年8月14日 天氣晴 暑假雖然為了幫托尼, 延后了半個多月,但是它依舊很美妙,依舊剩下了足夠的時長讓我和斯潘塞回到拉斯維加斯,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按照寒假的約定, 找到了泰坦之力公司的少東彼得·貝肖普先生,他也按照承諾想辦法把我調入了公司的研發實驗室。 當然, 我剛開始不可能接觸核心研發項目,但是偶爾的旁觀的確給了我相當大的幫助。 沃爾特·貝肖普先生是一位頂尖的科研人才。 他涉及到的科研領域, 腦海中奇思妙想, 對科學界定的認知廣度,世間罕見。 托尼在電子信息、機械設計、核能劇變等等方面的確是天才中的天才, 更是和哈羅德一起異想天開的想要創超出真正的人工智能。斯潘塞和謝爾頓在數學、物理兩個方面的得天獨厚,讓他們在提出各種匪夷所思的猜想、建立各種不可思議的模型時有著超越常人的敏銳以及跨越了常識的目光。 但是,我覺得他們比起沃爾特·貝肖普先生總是差了一點什么。 不過, 正是因為沃爾特先生多出來的這點什么,導致了他的親生兒子彼得一點點都不放心他, 不僅不斷安插耳目監督科研實驗室的各個項目進度, 更是親自上陣, 限制斃掉科研實驗室的各種研究成果。 不錯,沃爾特比托尼他們多了一絲冷酷的瘋狂。 在沃爾特的心中,道德、倫理、善良、正義、美好和與之相反的邪惡、欲望、金錢、權利、名望等等, 都是沒有明顯界限的, 對于他來說, 不斷的實驗出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實現驗證自己的理論, 將自己的設想變成真實存在,這些就足夠了。 偏偏, 他的涉及到的領域之廣,思考問題之深,天才的程度之高,令正常的人稍許了解之后,就明白這是怎樣的一種毛骨悚然。 舉個例子,在人類掌握火器的使用之前,戰爭的殺傷力僅僅局限于人本身的傷亡上。但是經歷過數百上千年的不斷努力,高精密的槍械出現,高殺傷力、高破壞力的核能武器以及生化武器開始主宰整個世界的命運,左右戰爭的平衡。 而沃爾特就站在掌握下一階段“火器發明”的大門之前,并且隨時有可能將手中那一串串鑰匙插進鎖孔,放出真正的潘多拉的魔盒。 的確,科學的進步的確需要犧牲,未知的新事物出現之前,沒有人可以知曉新事物帶來的是幸福還是災厄。但是,即使是進步帶來的災厄,人類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需要一步步、小心翼翼的試探,去消化。 沃爾特先生卻是一個可以將“數百年”時間縮減為百年甚至是數十年的可怕人物。 實驗室里的成員大多數都是沃爾特先生的崇拜者,他們愿意為了科學的進步犧牲一切,包括自己。 然而這種氛圍,更是造就了一個頗為自傲的沃爾特。 只能說,上帝保佑。 沃爾特先生是一位十分疼愛的兒子,并且愿意為兒子做任何事情的“最佳老爸”,而彼得繼承了沃爾特先生的天才頭腦,卻并沒有繼承他的瘋狂。恰恰相反,彼得雖然有些壞毛病,但是他是個十分‘清醒’又‘自私’的科研人員,既不想自己為科學犧牲,也不想他老爸為科學獻身,更加不想那些跨步太大能造成嚴重后果的科研成果從沃爾特先生手中誕生出來。 所以,彼得在“管”沃爾特先生方面,從來沒有放松過。 我進了科研實驗室的第一個接觸的項目,就比較‘不科學’。 大概是因為對于科學的理解程度太過超前,沃爾特先生某些方面不像個科學家,更像是個‘瘋子’或者是‘幻想癥患者’。 他對潛科學有著永遠的執著。 所謂的潛科學,是指孕育中的科學,是“科學胚胎”、“科學幼芽”。 任何一種科學理論或學說的產生,都必然要經歷一個醞釀、孕育和發展的過程,都有一段潛在期或孕育期。 每一門科學在創建初期,往往以科學家頭腦中的思想火花、瞬時靈感和科學家想像等形成出現,經過不斷篩選、雕琢、組合,向某些難點發起集中思維攻勢,終于形成一股定向的思維潛流,推動其跨入科學理論之列,這種過程類似胚胎的個體發育,正是“科學胚胎”。 其實通俗一點說,如果把已經成熟并被社會承認的科學稱為“顯科學”的話,那么,對于那些尚未成熟,還處于幼芽階段的科學則可稱為“潛科學”。比如,太陽星系中除了地球,沒有其他生命體是顯科學,那么宇宙中有外星人就是“潛科學”。 而我現在的這位老板,就對“時空穿梭”“平行世界”“靈魂”“精神溝通”等等好似神學的“潛科學”有著蜜汁執著。 即使是他的崇拜者中,也有許多人調侃,沃爾特先生在科學領域登峰造極,進無可進,只能向神學、哲學發展。 我對此,只能表示,瘋子和天才真的只在一步之間。只是這一步,不在于天才本身,而在他人的看法之中。我比其他人多了一些信息,所以,也比他們多跨出了一步。 然后我就在公司里多了個“沃爾特先生小迷弟”的稱號→_→。 大家都說,沃爾特先生的洗腦功力太高,剛來的小年輕還太嫩了,這就受不住,徹底遠離科學,投入神學懷抱了。 為此,彼得甚至特意邀請我私下在公司外吃了兩頓飯,只是為了試探我是否可以好好的完成監督沃爾特先生“瘋狂”科學項目的工作。 我雖然的確很佩服沃爾特先生的天才程度,但是并不想自己成為“實驗器材”,所以,即使真正的有穿越時空的經歷,我也并沒有向沃爾特先生透露。 告訴托尼謝爾頓,他們只會更發散思維一點,即使謝爾頓曾經想過做些實驗,但是很快這個想法他就打消了,托尼更是嚴厲的告誡我們三個,這件事不允許再向外傳遞,任何人都不行。 這大概就是我們四個和沃爾特先生之間區別帶來的最后結果。雖然從大義上看,似乎我們更自私一點,但是廣義來看,沃爾特先生更無情。 這其中的善惡對錯本就無解,端看各自立場罷了。 在泰坦之力科研實驗室中,我接觸的第一個科研課題,就與“平行世界”有關。 我當然是更希望自己能接觸的是藥物研發,但是這個項目課題卻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甚至,這種好奇心壓過了我想在藥物研發組‘學習’的決心。 我是真的非常想搞清楚,之前與斯潘塞的‘魔幻世界之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到底是所謂的小說中的虛擬世界成為了真實存在,還是人在某個時間段通過某種方法窺視到了某個世界并將它記錄成了小說。 平行宇宙的概念得益于各種文學影視作品,在某種意義上,已經被世人所接觸,大多數人也都認同。 但是也僅僅如此而已,甚至很多人覺得“平行宇宙”和“時間旅行悖論”這種概念是一樣的。但實際上兩種學說是基于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提出的。平行宇宙概念的誕生是由于“量子力學”的發展,而時間旅行悖論則是基于“愛因斯坦相對論”。 當然,沒人關心這些。 人們在乎的,只是有趣不有趣而已,而那些不相信這些理論的科學家也不會去關心,他們在乎是有辦法去驗證這些理論嗎?沒有的話,就只是空談,他們有更多現實又感興趣的東西去做。 可是我感興趣,我關心。 不過進組一個月了,研究小組的進展依舊是零。畢竟,讓他們如何去驗證“平行世界”是真實存在的?發明一個穿梭空間的機器?找到打破空間壁壘的方法? 不說這些辦法本身就很難做到,就是真做到了,也不能證明平行世界是真的存在的。 下班之后,我回到家,尤利最近幾個月時候在忙個很重要的案子,已經許久沒有按時回家了。 為此,露西婭非常的不高興。 露西婭在銀行的工作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女性銀行家態度的改變,已經變得越來越順利,她在銀行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在拉斯維加斯如今也算的上是功成名就,并不比尤利差。 可是露西婭即使再忙,她也沒有連續幾個月都沒正?;丶?,偶爾的應酬、加班是必然的,沒有人會抱怨什么,可連續幾個月,這就有點反常了。 “我都快忘記你爸爸長什么樣子了!”露西婭在我面前不好說其他什么,抱怨也只是這樣而已。 可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她這兩年的行事作風成熟了太多。 露西婭年輕的時候的確干過怕麻煩把我丟給保姆,自己跑出去和同事、朋友一起旅行這種事情,也不會真正教導孩子,不會和孩子溝通。這有一部分原因是她自己做母親屬于新手上路,工作又忙,所以有些失敗。當然還有一部分原因,大概是因為,我本身就不是什么普通的小孩,不會撒嬌,對父母的感情非常慢熱,對人的防備心理過重等等。 但是隨著我的成長,她的成熟,并且母子兩人因為上學的緣故聚少離多,我們之間的感情反而更加融洽深厚起來。 我有時候有些想不通的事情會詢問露西婭了,而露西婭工作中有煩惱,也會向我訴說了。 安娜姨媽知道這些事后,曾經感慨萬千的對我和露西婭說:“我等這一天等了許久,現在,從諾曼出生開始我就擔心的事情,總算有了一個讓人比較滿意的結果,雖然它經歷了十七年的時間?!?/br> 而露西婭則嘲笑jiejie純粹是杞人憂天,母性泛濫,典型的“mama心態”。 其實如今看來,我小時候更喜歡安娜姨媽,的確是因為安娜的“mama心態”,她更有親和力,更有溫暖感,更加令我覺得安全。 外婆索西雅是個“露西婭第二”,她對于兩個女兒的關心愛護十分的稀少,而等她懂得這些的時候,兩個女兒已經不需要了。所以平日里,在露西婭的生命里,恐怕jiejie布萊安娜更類似于“mama”這種角色,這也是為什么露西婭進入母親的角色如此緩慢。 面對露西婭對尤利的抱怨,我能做的不多。 我和尤利之間并沒有我和露西婭之間這種關系上的改變。 尤利從未變過。 我亦然。 所以,我們之間的關系就和小時候一模一樣。他依舊扮演著妄圖引路的支配者角色,依舊把我當做他想要去雕琢、最后卻發現是一塊頑固不化的石頭,進而放棄只當這塊石頭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一道必須存在但不重要的東西。 也許我的形容詞有些過分,但這是我對我們彼此關系的最本心的認知。 尤利在乎的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