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的內卷日常 第54節
秦曄:tut 秦曜:tut 不得不說,阿娘的力氣真的怪大的。 他們兩個雖然虛歲七歲,但也不輕了。長孫令拎著他們兩個在手上,就和拎兩個橘子一樣輕易。 秦嚴看著兩個兒女被力大無窮的妻子捏在手上,面容都有些呆愣,他也覺得有些可愛。又怕孩子們被提久了不舒服,上前把兩個孩子都解脫了下來。 “阿娘今日怎么過來啦?”秦曄舒服了,才問道。 長孫令:“近日那流行的話本子,可是你們幾個小鬼搞出來的?” “阿娘如何知曉?”秦曄大驚。這事兒他們幾個可是守口如瓶,誰也沒告訴的。 長孫令得意一笑:“我是你們阿娘,如何猜不出來?近日你們兄妹兩個常常早出晚歸,就連灼灼都不怎么纏磨爹娘了?!闭f到這里,她還要看秦嚴一眼,這還是秦嚴率先發現的呢。 秦嚴平日里最是喜歡躺平休息,另就是和妻子做些快樂的事情,最是害怕灼灼來纏磨。這陣子灼灼和阿大好像忙起來了,連他這個阿爹都不太關注了,他是又喜又悲。喜的是可以和阿令有更多的二人空間,悲的是莫非灼灼不愛自己這個阿爹了嗎。 長孫令聽了他如此說,就心道,男人果真容易賤骨頭。分明是你秦嚴自己對待兒女不甚上心,從前總覺得灼灼煩人,將灼灼和阿大的順位排在后面,現如今灼灼不來煩你了,你又惦記起來了。 “原來是這樣?!鼻貢宵c點頭。 長孫令繼續說:“這是你們誰出的主意?干的好!” 聽了阿娘這般夸獎,秦曄自己就吃吃的笑起來。秦曜是個好哥哥,已經幫兩個meimei說出來了:“是螢螢和灼灼一同想出來的。阿娘還記得么,先頭在舅舅家,那時候說到阿翡外祖母偏心的事,當時兩個meimei就有點想法了。等過了幾天,他們才決定寫個故事警醒世人?!?/br> 長孫令張了張嘴,原來那時候外甥女和閨女就已經有點主意了。她那時候刻意說了高執音的故事,幾個女帝心腹的故事,原以為只是在她們心中留下個種子。沒想到這種子不用她澆水,自己就開花了。 還開得格外好,格外紅艷。 讓她這個為人母親的都有些驕傲呢。她相信長孫質肯定也是一樣的心情。 她們聚在一起時,每每都為有一個女兒而感到高興。幸好是個女兒,幸好有個女兒。她們的理想也是需要傳承的,她們的事業也是需要接續的。 秦嚴聽得津津有味,還問道:“所以這書名到底是誰想的?” 秦嚴是個好八卦的皇帝,宮外的消息常常有情報司的人傳入宮中,他這個帝王不出宮能知天下事。長安城里這個故事風生水起的,十個人里九個人都在談什么“趙家人父慈子孝”“第一女商”,他當然也會知曉。 聽說有個故事很出名,這書名到他耳朵的一瞬間,他還正喝水呢,差點就噴出來了。他還當這故事不行呢,這書名如此清新脫俗,他差點因為書名錯過了里面的精彩內容! 秦曄:“螢螢想的。她還想了另外兩個呢?!?/br> 聽完這三個書名,長孫令和秦嚴也和當時小崽崽們的神情一樣,呆呆的。但還別說,這種書名確實引人入勝,把人的好奇心拉滿了。 秦曄還跑到秦嚴身后,給他捶背:“我聽說還有人給阿爹上書要追究論罪寫話本子的人,是阿爹為我們說了好話?!?/br> 她灼灼也是個知恩圖報的好孩子呀。 秦曜見meimei這樣,自己也乖乖跑到阿爹跟前,給他捶腿。 秦嚴愣了愣,但見兒女們都如此孝順自己,捶腿的捶腿,揉肩的揉肩,心里是大大的滿意?!捌鋵嵨乙膊恢朗悄銈儗懙?,不過是覺得不能以言論罪。我說的都是心里話罷了?!?/br> 可是官家一句話,下面的人就知道上頭的風聲了呀。 官家都不追究,那舉人自然也掀不起什么風浪來了。他不過是個探知圣意的排頭兵,真正想出頭的人還在后面呢。他們自然是無法左右官家意圖的,但若是官家也對這話本子背后傳達的 意思不滿,那他們就可以依托圣意了。 可如今圣意在長安六俠這邊呀!嘿嘿。 秦曄嘴巴可甜了呢:“阿爹說的是心里話,足可見阿爹就是個公正明理的人。您是最明理的爹爹,與旁的那些被戳中痛處的爹爹完全不一樣?!?/br> 秦曄質樸的夸贊讓秦嚴頗有些飄飄然:是的,我就是這么好的阿爹!我說不定比盧行溪還要好呢! 長孫令抽了抽嘴角,她一看秦嚴的表情,就知道他心里在想著什么美事。 “所以這長安六俠都有誰?” 夫妻二人自是知道有自家這兩個的,還有螢螢。那還有三個呢? 秦曜答道:“還有螢螢、阿翡、阿臨、秋遲?!?/br> 長孫令心細,“徐樞密使的兒子徐翡,王將軍府的兒子王臨,程御史家中女兒程秋遲。你們倒是難得合得來?!?/br> 秦嚴也是暗地里咂舌。他是萬萬沒想到,兒女和這幾個孩子都玩到一塊去了。這是要將他文武大臣的孩子都“一網打盡”啊。 要知道,除了程御史尚且權位較低之外,其他這些可都是重臣??!他開始用審視的目光打量兩個孩子,他們倒是會挑朋友,難道真有拉幫結派的意思? 如果是真的…… 那可就太好了??!孩子那么小,就懂得通過交友來維系關系,這種心術可半點不比自己家差??!到時候他們成熟了,能干了,這屁股下面的皇位也就可以放心給出去了。他的好日子就要來了。 秦嚴在心里腦補著一系列美事。他就這么兩個孩子嘛,都是阿令所出,將來大概率不會有旁的孩子了,就從他兩個里邊挑一個,不管是誰都好。 他絲毫不懷疑,若是林相家里也有孩子的話,也會成為他們之中的一員。噢,說不定就得改名“長安七俠”了。 等孩子們走了,秦嚴還和長孫令說呢:“這幾個孩子的品性是不是得考察一下?到底是時常與灼灼、阿大玩耍的?!?/br>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呢。雖說他們的阿爹和身后家族都是自己人,不是太上皇那頭的,他們爹爹的品性也沒什么問題(除了程信頗有些風流以外),但好竹未必不出歹筍啊。 長孫令白了他一眼:“還用你說?我早使人去查了?!?/br> 真是個馬后炮阿爹。 秦嚴嘿嘿笑了一聲,也不惱:“還是阿令細心?!庇直Я怂覂热チ?。 * 盧照雪領了五十兩銀子回家,一整天臉上都帶著笑意。 一家人用完夕食,她才將五十兩取出來,放到爹娘身前:“當當當當!” 盧行溪最了解女兒,早就料到她有什么重要的事要說,那張小臉上嘴角的弧度怎么都擋不住哦,看得他可愛死了。 “喲,螢螢今日路上撿了銀子???” 長孫質也配合著說道:“想來也是,這人也是的,一丟就丟了足足五十兩,還全是整的呢?!?/br> “阿爹,阿娘!”盧照雪不依了,她嘟著嘴道:“才不是撿的,是我掙的!” 長孫質拿了銀子在手掂量:“我們螢螢這么厲害呀,都能幫家里掙銀子使了?!?/br> “那是!”盧照雪驕傲臉,“我之前就和你們說過啦,我們那《偏心爹爹惡毒哥》肯定能驚艷全長安。果然吧。我們還把話本子賣給了書鋪,掙了不少錢呢?!?/br> 這幾日,這話本子可謂人盡皆知。長孫質和盧行溪又怎么可能不知曉呢,有心問一問螢螢,又見她整日忙碌,居然比兩個大人還忙,只等著她自己來說呢。 盧行溪:“掙了多少錢?” 盧照雪搖搖頭:“阿爹,這是我們長安六俠的機密,不能告訴你?!?/br> 小小年紀,還有機密呢。盧行溪聽得發笑,但轉念一想,幾個孩子那么小的年紀,就能辦成這么一件大事,有些大人只怕都做不到呢,這難道不是他們的厲害之處?果然是后生可畏啊。其中就有我女兒一份子,盧行溪越想越覺得高興。 “螢螢太厲害了。這五十兩,爹娘給你存起來?!遍L孫質笑著說。 “不嘛不嘛,這是我第一回往家里拿錢?!北R照雪和她阿爹的觀念是一樣的,錢就是要流通才有用,“我想給爹娘買點東西。阿爹阿娘,你們有什么喜歡的東西么?我有錢了,給你們買?!?/br> 長孫質心里涌上暖意,盧行溪則更是感動得眼淚汪汪。 閨女大了,知道孝敬自己了。他真的好感動??! 最后盧行溪要了十兩銀子買一本棋譜,長孫質要了十五兩銀子買一本書。盧照雪有些不滿意,要他們多花點,被二人勸住了。 民間那話本子的影響仍持續著。不少員外也跑到官府詢問,若是家中只有一個女兒,能否將家業傳給女兒呢?還有人問,他兒子沒本事,能不能傳給女兒繼承?他們不想和故事中的趙員外一樣,強行扶持一個不中用的兒子。 民意漸漸洶涌,竟然有了倒逼朝廷更改立女戶條件的傾向。對此,朝廷官員也是議論紛紛,士林中也有了不同的聲音。 第48章 小小一個話本子,竟攪動起帝都風云,連民間這些平頭百姓都有了自己的主意,居然不想將家財留給兒子,而是覺得女兒更有本事。這是個什么鬼道理? 不少士大夫都覺得荒唐至極。他們本就對這荒唐的話本子沒甚好感,家中老母親非要去聽這出戲也就罷了,母親是說不著,但妻女居然也買了那話本子來看,他們就開始挑剔怒罵了,說她們是要翻天了不成,看這些不守女德的東西。 在他們看來,那趙霜兒就是不守女德,誰允許她在沒經過父親同意的情況下私自離開家的?這和私奔又有什么區別?不過是她后面生意做大了,有了好結局,趨利的世人才向著她說話而已。歸根結底,這趙霜兒難道是什么安分守己的女子?親爹生了病,都不盡孝床前,簡直是天底下最大的不孝女! 后來她成了第一女商,不說讓親爹享受榮光,居然還敢和親爹對嗆起來,這又是什么道理? “長此以往,親親父子之道,又該如何?” “有違圣人之道啊?!?/br> “難道不是有了她阿爹才有了她?她怎能、怎敢和親爹如此說話?讓親爹含恨而終?” 士大夫們聚在一起,真正是你一言我一語,頗為相投。他們才是清醒的人啊,沒有被一些人洗腦。那些愚昧的人,居然真的信了“父不慈就可女不孝”那一套,覺得趙霜兒有此結局也算完美,覺得趙員外含恨而終也是活該。那些人真的是不講禮義,唯利是圖??! 孔圣人若還在,只怕也得被這些背禮之人給氣死了。 哎,世風混亂,人心不古??! 于是這一日的大朝會,當京兆府尹拋出這個話題的時候,官員們的反應堪稱是炸了。幾乎大多數官員都是反對的。 那京兆府尹的原話是:“啟稟官家,近日不少百姓都致意京兆府,詢問可否放寬立女戶的規矩?原先的女戶大多為家中丈夫去世,由妻子擔任起戶主的職責,如今他們想在百年以后讓女兒繼承家業,能否如此呢?!?/br> 看似是說女戶,實則是繼承權的問題。女兒能否獲得和兒子一樣的繼承資格?要知道,在不少鄉下地方,若是一家中的男人死了,若是膝下無子,他全家的財產都是要歸宗族所有的,連他親生女兒尚且無法得到。好一點的情況是,從族中過繼一個侄子過去繼承他家家業,若能孝順嬸娘、照顧姐妹,也算仁厚的了。更糟糕的情況是,這妻子女兒二人都無人照顧,還失了丈夫的財產。 秦嚴并未立刻答話,他笑吟吟地問臣子們:“諸位愛卿如何看?” 朱銀默默地為即將發言的那些大人們鞠躬點蠟。官家這幅神態,不用說,待會肯定又有人要倒霉了。 唐大人拱了拱手:“官家,臣要參京兆尹。朝堂之上諸公討論的都是大事,京兆尹竟因為這點小事就拿到朝堂上來分散精力,實在與理不合。以臣之見,不過是少數幾戶人家到京兆府詢問,京兆尹依律回復便是,何必浪費時間?” 京兆尹被唐大人一通噴,也來了脾氣:“唐大人不知事因前后,張口就說。來京兆府的何止幾戶人家,唐大人若不信,盡可以查看京兆府記錄,足有五十六戶人家相詢。本官是官家授權的百姓父母官,自然要為百姓做主。百姓有所疑問,臣無力回答,自然只能上稟官家。在唐大人看來,連百姓的事都不算‘大事’,那什么才是大事?” 京兆尹口舌了得,唐大人訕訕而走,毫無還擊之力。見這議論之事勢在必行,無法阻止,反對派們立刻轉移了思路。 “官家,諸位同僚,微臣看來,原先的女戶法與繼承法并無問題。若貿貿然因個別百姓的話而有所改動,豈不是今日你改改,明日我改改,我大周律法還有什么神圣可言?” 這回的官員學聰明了,知道不能說百姓少,而是用“個別百姓”指代。 “是極是極,我大周律法乃太、祖爺與諸位開國功臣共同擬定,實行已一百年,豈可輕易費改?” “官家,祖宗之法,豈能變之?” 官員們也不是傻子,心里邊都有一把稱,若是這律法改動能讓他們從中牟利,哪怕只是一點點利益,他們也不會反對。主打一個靈活運用“祖宗之法”??涩F在這改動明顯只是有利于女子,于只有女兒的人家,那和我有什么關系?男人才是我們的基本盤??! 勇毅伯原本上朝也只是打盹兒。他是個純正的武將,偏偏膝下并無兒子,如今也已經快六十歲了,估計一輩子都是沒有兒子的命數了。前半生奮勇殺敵,這勇毅伯的爵位卻也是保不住的。 開國之時,太、祖分封了好一批兄弟,不少功臣都得了可以傳承的爵位,那時候真是將星云集,謀臣如雨,聰明的人總是一茬茬的冒。誰知道太、祖晚年也發了瘟,很是折騰了一會兒,就將一部分有爵位的勛貴給從頭擼到尾。 等到了神宗皇帝晚年時,幾個兒子打生打死,奪嫡不知道多么慘烈,神宗豈能容忍臣下與兒子覬覦自己的寶座?又是將不少參與奪嫡的勛貴打的打殺的殺,直殺得人頭滾滾。(沒有爵位的文臣們當然也不放過,但由于此時回憶的是勛貴出身的勇毅伯,故而略過。) 勇毅伯繼續回想著。最后只留下一個兒子還活著,那兒子倒是順利即了位,可惜一上來就想鏟除權臣,太過著急了些,倒先被權臣鏟除了。神宗皇帝的膝下一個兒子都沒了,皇位該輪到誰來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