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章 琴斗 斗琴
云芳菲手中的琴正是一把唐琴。也是大圣遺音琴之靈機式,是一架比較有代表性的琴。琴形制修長,作圓首與內收狹尾,相傳為“神農式”,梧桐木斫,髹栗殼色與黑色相間的漆,局部有漆修補,純鹿角灰漆胎,蛇腹斷紋中現小牛毛斷紋。通長120厘米,肩寬20。5厘米,尾寬13。4厘米,厚5厘米,底厚1厘米。圓形龍池,扁圓鳳沼,腹內納音微隆起。琴背銘刻,龍池上方刻寸許行草“大圣遺音”4字,池下方刻二寸許大方印一篆“包含”2字,池之兩旁刻隸書銘文“巨壑迎秋,寒江印月。萬籟悠悠,孤桐颯裂”16字,均埴以金漆,俱系舊刻,腹內在池之兩側有漆隸書款“至德丙申”4字。琴音松透響亮,饒有古韻。造型渾厚優美,漆色摧璨古穆,斷紋隱起如虬,銘刻精整古樸,金徽玉軫,富麗堂皇,非凡品所能企及。相傳在故宮之中也一架此琴。 至于琴手中的伏羲式琴更加了不得,桐木胎,鹿角沙漆灰,色紫如栗殼,金徽玉軫,圓形龍池,扁圓形鳳沼。七徽以下弦露黑色,遍體蛇腹斷紋,中間細斷紋,額有冰紋斷。圓池上刻草書“大圣遺音”四字,池內納音左右上下四隅分刻隸書“至德丙申”四字年款,至德丙申為唐肅宗元年(公元756年)中唐之始,池兩側刻隸書“嶧陽之桐,空桑之材,鳳鳴秋月,鶴舞瑤臺”十六字,池下有“困學”、“玉振”兩方印,以上除年款外皆髹金。青玉軫足,細鏤絳結及旋瓣花紋,為明朝所制。迄今已近一千二百五十年,傳世既久,琴之足孔四周漆多剝落,木質亦接近朽蝕。足端雖纏裹織物并嵌塞木片仍難固定。張弦稍緊,既有損琴背虞,幸好管平湖先生有安裝銅足套之法,為此王世襄先生特請銅器修復專家高英先生制作銅套并仿舊染色,再請金禹民先生鐫刻八分書題記“世襄、荃猷,鬻書典釵,易此枯桐?!笔?。又請管先生安裝銅足套于孔內,不僅天衣無縫,且琴音絲毫無損,效果極佳。管先生曾笑曰:“又至少可放心彈五百年了?!?/br> 兩把大圣遺音斗琴可以說是斗琴也是斗人,斗的是人的琴技還有琴的好壞!就兩人坐下之后,除了兩人對視之時的戰意,不要小看云芳菲,此時云芳菲想到彈琴的許陽,想到許陽告訴自己的話,自己可以為琴付出多少,琴就會回報給你多少,如果對方不是大圣遺音琴,云芳菲也不會有此戰意,但是現在她居然感覺到了靈機琴對她傳來的滔天戰意。 這種感覺,就是這種感覺!云芳菲太知道這種感覺。琴好像活了一樣,自己好像能 感覺到琴的韻動,就好像琴的心臟在跳動。所以云芳菲一剎那間的戰意飆到最高。氣勢已經攀升到了自己的極限,剛才還在氣勢落于下風的云芳菲一時之間居然反撲,隱隱還有些占上風。這次不只是八門中人的驚訝,就是千皇也是驚訝的看著云芳菲然后笑起來,他能看出來,這云芳菲現在已經和自己手下的琴旗鼓相當。 琴也驚訝于云芳菲的表現,她的琴技以殺為主,所以她的琴都是代有戾氣的,這種琴技其實就專為斗琴而生,當然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道,這就是琴的琴道。以殺意入琴道,最后以琴道走入天道。 今天沒有想到遇到一個和自己旗鼓相當的對手,一時間琴興奮起來,身上的戰意涌動。她的氣勢也在節節的攀升,而隨著她的戰意攀升挑釁,云芳菲好像也有所感,不知道是不是幻覺,眾人感覺到自己面前的兩人消失一般,那兩股氣勢居然化成兩把巨大的琴對視而立! “哈哈哈!”千皇大笑,他的笑意并沒有打斷兩人的氣勢對絕,其實現在說是兩人氣勢對決,不如說是兩把琴的對決。 聽到千皇的大笑,陸方問道:“不知道千皇因何大笑?”千皇則是大笑著說道:“今日不管輸贏都不徐虛此行了,傳說中的琴靈相斗原來是真的。哈哈哈!” 琴靈相斗其實是傳說,也是神話,大概的意思就是兩把一樣的琴,為了爭天下第一琴,相互對決,開始的時候就是人為的想拼出這兩把琴的第一,可是慢慢的琴有靈,最后是琴靈控制著人,只要遇到對方就會相斗直到一方認輸為止!沒有想到今天兩人機緣巧合下居然讓傳說再現!錚!琴的琴音先發制人,只是一個音節就讓眾人感覺這聲琴聲就好像在古戰場之中戰斗即將開始時的蕭瑟之氣。接著琴的手指輕動,一陣陣的琴音從伏羲古琴中傳出來。琴一開始就沒有留手,如萬馬奔騰一般的沖向云芳菲。輕柔的琴音從云芳菲的靈機琴之中傳出,叮叮咚咚的響起。此時云芳菲就如同立于一座堅固的城中。任于對方如何攻殺都不得其入,真是就好像武功之中的如封似閉!只是云芳菲的戰意確不減,兩人都是戰意nongn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