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棄城池龍駕奔京口
“陛下,公主,東、北二門已經失守,末將帶你們突圍出去?!?/br> 渾身浴血的屠閔拖著馬槊來到了老皇帝藏身的一座院子中,驚起了一片尖叫聲。 “慌什么!” 老皇帝眉目皆張,大聲怒斥這身邊僅剩的幾名太監丫鬟。 除此之外,皇后,太子生母余貴妃、徐淑妃以及姜婉都還守在老皇帝身旁,偌大個后宮,妃嬪皇子眾多,可是老皇帝姜啟也只有將他們幾人帶出來的能力。 而太子姜裕則奉命帶著一些皇室中人渡江北逃去找姜毫搬救兵。 禁軍統領李建東的臨陣反戈讓老皇帝感到猝不及防,固若金湯的建康城在叛軍兵臨城下時城門洞開。 “該死的李家!” 老皇帝眼中恨意濃烈,之前李家在宮門前鬧得那一出讓老皇帝對他們放松了警惕,集中精力去排查禁軍中的其他人,卻沒想到最后是看似溫順的李家向老皇帝亮出了最鋒利的牙齒。 “陛下,城門已破,但立做決斷?!被屎箨愂弦娎匣实圻t遲沒有發話,催促道。 醒過神來,老皇帝問道:“屠將軍,此時該從何門突圍?” “西南二門尚還未失守,但是西南二門面臨長江,我軍乃是騎兵步卒,馳騁長江的水軍皆在謝家掌握之中,所以認為當以騎兵護送陛下公主從北門突出直奔京口,那里尚有謝家沒有收服的一萬多流民軍,可以支撐到將·····六皇子殿下率軍勤王?!?/br> 屠閔抱拳說道,雖說相比姜毫,齊默那里距離老皇帝更近,但是卻要渡過一條秦淮河,這對騎兵來說十分的危險。 老皇帝停下想了想隨即答應道:“好,就依你的?!?/br> ------------------------------------- 一支奔騰而來的騎兵隊伍趕到了石頭城下,卻發現城內只剩下數不清的尸體而不見一個活人。 “稟都尉,沒有發現公主?!?/br> 很快,在城內城外四處散開搜索的騎兵紛紛回來稟告。 聞言,柳青緊鎖的眉頭稍稍舒緩了一些。 此時,沒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 而派出去向建康方向打探消息的斥候也帶回了姜婉并沒有被抓的消息。 但是人會去哪兒呢? 柳青叫人在空地上鋪開了一張羊皮輿圖,視線很快就落在了京口上。 和屠閔多年一起上陣廝殺,柳青知道屠閔不會冒險渡江,也就唯有北上去最近的京口,那里還有流民軍可以依靠。 有了這種可能,柳青當即派遣了幾名士兵往回折返通知正在趕來的齊默,自己則帶著大隊騎兵繞開叛軍重兵把守的建康城趕往京口。 由于皇帝年邁,其他幾名宮中女眷也都不善騎術,而從宣城帶來的一百騎兵這兩天也是騎著馬四處奔逃甚是疲憊,從石頭城逃出來之后走了不到十里,老皇帝等人便被一支腳程快的叛軍給攆上了,叛軍人不多,可也有四百人。 此刻屠閔等人的坐騎因為剛才突圍時的劇烈奔跑而失去了快速沖鋒的能力,無奈屠閔等人只能棄馬迎戰。 剛一接戰,這支養精蓄銳已久的叛軍就將宣城騎兵給斬殺十數人,宣城騎兵的陣形一下子出現了一大片的空白。 那叛軍的領兵將軍甚至已經能看見人群中狼狽不堪的一個散發老人。 “給我殺,活捉那個老頭,太宰大人重重有賞!” 叛軍將領大喝一聲,前面的叛軍聽到這話身上不由得平增了好幾分力氣來,一個個揮著刀爭先恐后的沖向老皇帝姜啟。 聽到“太宰”二字,老皇帝心中不由大怒,怒罵道:“李陸老匹夫,朕定要將你千刀萬剮!” 紅著眼的叛軍如重樓巨浪般將宣城騎兵早已搖搖欲墜的陣形給沖的七零八落,三三兩兩的宣城騎兵又重新組成了一個個小型的戰陣在風浪中向一葉葉扁舟般苦苦支撐。 突然,一陣呼嘯聲從天空中陡然降臨,百余支箭矢落在了外圍叛軍的頭上。 叛軍將領首當其沖中了數箭,在馬蹄聲中悄然倒在了地上。 “沖鋒!” 兩輪齊射將外圍的叛軍射殺了四十余人之后,趕來的騎兵援軍收起了臂張弩,又從得勝鉤上取下了環柄長鐵刀。 騎兵沖鋒瞬息便至,那可怕的長刀閃著冰寒的冷光將擋在自己身前的叛軍步卒砍飛出去。 平原野戰,尤其是在數量相差不大的情況,步卒極難是騎兵的對手。 來回幾次沖殺之后,喪失了斗志叛軍怪叫著逃走了。 “末將劉牢之救駕來遲,請陛下降罪?!?/br> 劉牢之翻身下馬單膝跪在了老皇帝的面前。 “劉將軍快快請起,是你救了朕?!?/br> 老皇帝激動的伸出手親自將劉牢之給扶了起來。 “劉副將說他其實一直跟在后面?!毖┭銣惖浇竦亩叺吐曊f道。 雙方人馬匯合共計一百五十余人,稍作了片刻的休息,便又馬不停蹄地趕向京口。 ------------------------------------- 尸體早已被運走埋掉,殷紅的鮮血在過了一夜之后浸入土中,將大地染成了黑紅色;空氣中,初時刺鼻的血腥味也已經隨風消散,只是在半空中盤旋的烏鴉尚能告訴人們這里曾發生過一場慘烈的廝殺。 兩支身穿相同服色的軍隊在這片昨日發生過戰斗的空地上擺開了陣形。 一支軍隊左臂上皆綁著一塊灰色的麻布,八千余人組成嚴密的陣形擋住了齊默率軍北進去救姜婉的路。 “駙馬,繞不過去,只能將他們擊敗之后才能通過?!?/br> 四千對八千,面對兩倍于己的叛軍,齊默對自己麾下這支前身是百戰邊軍的隊伍有足夠的信心,只是這樣一來卻勢必會耽誤很長的時間。 “前進!” 齊默沉聲發令,四千宣城步卒隨即開始緩緩地向叛軍的軍陣靠近,而叛軍則絲毫不動嚴陣以待。 整齊的步伐讓這支四千人的步卒竟爆發出了遠勝于那八千叛軍的氣勢。 但雙方的距離只剩下一百步的時候,雙方的盾兵不約而同地站在了最前面并同時舉起了手中的大盾。 兩股漫天的箭雨在空中交錯,分離,射向彼此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