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烈火噬心 (BL NPH)、慢熱、咒術師不需要輔助、病嬌向乙女合集、[綜漫] 變成一個呱蛙子
說著,這老頭不敢再對王春花有任何挑釁不滿,拉著自家婆娘轉過身就逃之夭夭,生怕慢一步,葉青再說別的什么更厲害的對付他們劉家的招數出來,那劉勇全真得瘋。 劉婆子直到被劉勇全連拖帶拽地弄走的時候,都還沒反應過來是怎么回事,一邊掙扎一邊憤怒地盯著王春花,可她再厲害,也不是劉勇全這個莊稼老把式的對手,最后到底還是被劉勇全給帶走了。 一直到人都走遠了,王春花腿腳發軟地回了屋,好半晌沒回過神來。 她這些年被劉家打罵磋磨,早就已經有了心理陰影了,即便如今已經順利擺脫了那一家子惡人,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將創傷修復,徹底放下對劉家的恐懼和心結。 不過她是真沒想到,她視為洪水猛獸的劉家公婆,竟然這么容易對付,她師父不過三言兩語,就把那兩人給嚇得屁滾尿流戰斗力全無。 這讓王春花猛地意識到,這一家子原來也跟紙老虎一樣一戳就破,所有的霸道惡劣,不過都只是虛張聲勢,一旦抓住了這家人的弱點,對付起來根本不費吹灰之力。 王春花抬起頭來直勾勾地看著葉青: “師父,他們,真的會把小寶送來嗎?” 葉青笑了笑:“劉奎都已經死了,一個沒了爹的孩子,你覺得劉家看重嗎?” “聽說劉家那兩個兒媳婦兒見天地鬧,估計用不了多久劉家就要分家了,等分家,不管是劉家大兒媳婦還是二兒媳婦,肯定都不會愿意再幫你養娃?!?/br> “但如果兩個兒媳婦不養,僅靠劉勇全跟劉婆子兩個老人能把孩子拉扯大?他們自己都要指望兒子兒媳養老,如果再加一個孫子,哪個兒子兒媳婦樂意白供一個人的口糧?” “他們之所以來找你,就是想把你當冤大頭,哄回去給他們養老的?!?/br> “現在你在衛生站有了倚仗靠山,知道你這邊指望不上,那這個孫子對他們來說就等于是個累贅,他們能砸鍋賣鐵地養他,甚至為此不惜得罪自己的兒子兒媳婦兒?” “用腳趾頭想想,也知道那兩人會怎么選,比起一個拖油瓶,他們絕對更看重自己的老年過得好不好?!?/br> “等著吧,馬上你就能跟你兒子團聚了?!?/br> 葉青猜得沒錯,劉勇全夫妻倆跑了沒多久,孩子就被送來靠山屯了。 是劉家大兒子抱來的。 這個孩子當初是因為羊水破了早產生出來的,但被葉青接生出來的時候有六七斤,長得算是很結實的,只是,王春花被趕走后,孩子沒有乳母吃,這幾個月下來,竟然沒長多少rou,小臉看上去瘦津津的,看上去甚至還有些營養不良。 想想也知道,劉老婆子年紀大了,哪里有精力照顧孩子?最多得閑的時候逗一逗,平日里還不是要把孩子丟給兩個兒媳婦兒? 可這孩子是王春花生的,又不是那兩個兒媳婦兒生的,對那兩個兒媳婦兒而言,這孩子跟外人有什么差別?她們又不是自己不能生,兩家都生了好幾個娃,自家的孩子都顧不上來呢,哪兒可能幫王春花精心養孩子? 所以即便是把孩子搶過去,劉家對這個孩子其實根本不上心,都是心情好的時候才會順手喂一喂,要是心情不好,那就這么任由孩子餓著,連嗓子都哭啞了也不管。 看到自家兒子被養成這般瘦弱可憐的模樣,王春花心中又是痛苦又是憤慨,恨不得沖去劉家把那幫畜生全殺了才痛快。 就這,劉家還要提要求呢,要求王春花不能帶孩子改嫁,不能給孩子改姓,不然劉家就要把孩子給接回去,總之提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要求。 但這回王春花不會再任由劉家人拿捏了,她壓下心底的酸楚難受,抬起頭來冷漠地道: “他劉奎是什么好東西,值得我王春花為他守寡一輩子?” “我今年才二十出頭,以后別說一個兒子,生四五七八個娃都不是問題,就你們劉家這劣質基因,我王春花可不稀罕?!?/br> “你們要是不樂意送,那就把孩子帶回去好了,不用給我扯犢子提這些要求,我也不怕告訴你們,這些條件我一個都不會答應,有本事你們就把孩子帶回去自己養!” “只要你們不怕登報紙,我有的是時間跟你們耗,到時候看誰更倒霉!” 說著,王春花作勢就要將孩子往劉家大兒子懷里一塞,一副這孩子她不要了的架勢。 劉家大兒子巴不得盡快甩掉這個拖油瓶,怎么可能會再接回去? 本來還以為這個孩子是王春花的軟肋,劉家人就做好了打算,雖然把孩子送來了,但只要孩子不改姓,就還是他們劉家人,這個孩子能綁住王春花一輩子,等將來孩子長大了,劉家人還能讓他認祖歸宗,到時候只要利用這個孩子,他們就能一步步蠶食霸占王春花當醫生掙的錢和人脈,這對劉家人來說絕對是無本的買賣。 可哪曉得,王春花根本不上當,她看這個孩子的眼神極其冷漠,根本不把這個孩子當回事,甚至在劉家提出那么多要求后,立馬就要把這個孩子拒收,那無所謂的態度頓時讓劉家大兒子吃癟,氣得話都說不出來了。 偏偏劉家大兒子還拿王春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而且設身處地地想一想,他也覺得王春花這個反應太正常了。 畢竟這個孩子從出生開始就被劉老婆子抱走了,王春花既沒抱過孩子也沒給孩子喂過奶,又長達近半年的時間沒和這個孩子見過面,對這個孩子肯定是親近不起來了。 更別說現在王春花在衛生站有工作又受靠山屯上下尊重,前途不可限量,多個孩子只會耽誤了她的事業和前程,還影響她再找對象,人家能歡喜就奇了怪了。 但越這么想,劉家大兒子還就越不樂意讓王春花舒坦,所以這個孩子,他是絕對不會再帶回去了,不管接下來王春花是給這個孩子改姓,還是送出去給別人養,總之他們劉家是絕對不管了。 因此,不等王春花反應,劉家大兒子就把孩子往院門口一丟,轉過身就腳底抹油,三兩步躥沒影兒了,任憑王春花在后面怎么喊,都沒有再回頭。 等了好一會兒,王春花才緩緩蹲下身去,把地上的孩子緊緊摟進了懷里。 感受著兒子久違的氣息溫度,聽著孩子咿咿呀呀的懵懂吟哦,她將臉埋在那破爛的包被之中,眼淚不受控制地瘋狂往外涌。 第150章 孩子送來之后, 劉家那邊反而怕王春花再把孩子送回去,所以當天劉家大兒子回去之后,兩個兒媳婦兒就放出話來, 說以后劉奎那個兒子跟他們沒關系了, 王春花要么自己養要么就扔了,反正倆妯娌是堅決不會再替王春花白養兒子的。 劉勇全畏懼于葉青的威脅, 也不敢再輕舉妄動,甚至還嚴厲禁止劉婆子再上靠山屯去鬧騰。 于是, 沒幾天,王春花就去找了伍永兵和老支書商量,看看能不能把她的戶口遷到靠山屯來。 她如今跟在葉青手底下當學徒,每個月只能靠葉青給的補貼, 以及她和鄭欣外出劁豬賺的那點外快來生活。 但如果戶口遷到靠山屯的話,每個月就能計入二十天滿工分,這些工分在年底結算的時候能在靠山屯分糧食或者錢, 夠她跟孩子吃喝不愁了。 伍永兵和老支書也不傻。 王春花在葉青這兒學習的這半年表現如何他們都看在眼里, 即便王春花不能把葉青的本領學到十成十, 不能當人醫也不要緊, 只要她能劁豬能給母豬母牛接生, 還懂人工授米青技術,這就是十里八鄉都不可多得的人才。 靠山屯除非傻了, 否則絕對不可能把這送上門的人才給拒之門外。 伍永兵和老支書看得長遠,他們知道以葉青的實力,靠山屯能留得住她一時, 卻不可能一輩子把這個姑娘困在這兒。 將來葉青是肯定要高升的, 那么等葉青一離開,她帶出來的這幾個徒弟里面, 最有可能留在靠山屯的,就是王春花和顧衛南這兩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姑娘了。 但顧衛南還沒結婚,也沒有孩子,穩定性反而不如王春花,萬一將來顧衛南找了個外地的對象嫁出去了,或者找到了機會進城去了,到時候這個靠山屯衛生站,恐怕就只能靠王春花撐著了。 所以伍永兵和老支書巴不得王春花把戶口遷進靠山屯里面來,在王春花提出申請后,兩個老頭立馬就找了大隊干部進行商議,沒兩天就張貼了告示,不但同意了王春花的請求,甚至還做主,在衛生站旁邊給王春花批了一小塊宅基地,能讓她建一到兩間屋子。 如今靠山屯的屯民們背靠葉青這棵大樹好乘涼,幾個月的時間光是賣看診號得來的好處,就差不多相當于他們一年辛辛苦苦下地賺來的錢,所以大家對葉青還有她手底下那幾個徒弟都很敬重,甚至巴不得肥水不流外人田,不管是葉青還是她那幾個徒弟,將來都嫁到靠山屯才好。 葉青在跟顧家大小子談對象,所以如今屯子里沒人再給她瞎牽紅線了。 但葉青手底下那幾個女徒弟,可都個個還是單身呢。 顧衛南的婚事有顧振興兩口子做主,輪不到外人來指手畫腳,但孟嘉鄭欣和王春花可不一樣,這仨不光年齡二十左右正當年,而且還都沒娘家幫忙張羅,所以三人的婚事肯定是備受矚目的。 不過,鄭欣早前名聲壞了,還被農藥傷了嗓子,她早就放棄了結婚這個選項,索性干脆用“男人婆”這個名號來武裝自己,甚至對外宣稱她喝農藥自殺那次傷了身體再不能懷孕了,這樣一來,一個動不動就耍刀子,天天跟閹割工作為伍還不能生養的男人婆,自然就不在媒婆的考慮范圍之內了。 所以幾個女徒弟里面,在相親市場上行情最好的,竟然是孟嘉還有王春花兩個。 想要改換門庭,把孟嘉這個城里鳳凰給娶回家的自然不在少數; 但也有一部分人對自家的實力心中有數,知道孟嘉這個城里姑娘他們高攀不上,所以就將目光落在了王春花的身上,哪怕王春花已經嫁過人還生過一回孩子了,但劉家那兒子都已經死了,王春花寡婦再嫁并不會惹人詬病,更何況這個姑娘跟娘家鬧翻了,以后也不用和娘家有多少牽扯,還有靠山屯衛生站的工作作為加分項,當然就成了不少人家爭相求取的對象。 偏偏這時候,靠山屯這邊又給王春花批了宅基地,可以正式落戶靠山屯,這就讓王春花真的成為了周圍幾個生產大隊適婚男人眼中的香餑餑。 但王春花卻根本不為所動,她在被葉青這大半年的瘋狂灌輸后,已經早就從過去那個懵懂愚昧的農村婦女意識之中清醒過來了,意識到女人這輩子并不只是為了丈夫孩子而活。 尤其是葉青還主動表示可以借錢給她,讓她可以等下半年農閑的時候,找人把房子建起來。 有了宅基地和房子,還有穩定的工作來源,王春花覺得她根本不用上趕著犯賤,非要去找個男人伺候。 她并不想將自己的人生再困囿進另一個不知道好壞的婆家中去,與其將精力放在處理雞飛狗跳的家庭瑣屑糾紛上,還不如花時間充電學習,努力去提高自己的知識和專業技能。 等將來順利出師,有了真正的謀生手段,她后半輩子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完全不用依靠任何人。 于是,王春花在得到生產隊的允許后,立馬就去公社把她和兒子的戶口都從臭松溝遷了出來。 之前劉家給她兒子的名字一看就知道是胡亂取的,叫劉鐵牛,是隨了劉家老大老二家的孩子叫的,劉家幾個孩子有叫劉鐵柱,劉鐵根,劉鐵栓的,所以她兒子也隨了那兩家的孩子,取了個差不多的名字。 但王春花對這個名字并不滿意,正好這回要給孩子落戶,她干脆就把孩子的名字也一塊兒改了。 葉青給兔唇妹取名叫鄒昀,王春花也沒啥文化,取不來多高雅的名字,但她認識不少隨日偏旁的字,又找了字典翻找了一晚上,最后決定給自己的兒子改名叫王旭。 這個名字得到了家里幾個姑娘們的一致認可,于是很快落戶靠山屯的手續就辦好了。 王春花也半點沒瞞著臭松溝那邊,她這邊一給孩子改名落戶,劉家那邊隔天就知道了,但因著之前葉青的威脅還有王春花的態度,劉家那邊愣是沒人敢來阻撓鬧事,就這么任由王春花狠狠打了一回臉,連個屁都不敢放。 不過,王春花這邊讓孩子跟了自己姓,明擺著就要把這個孩子拉扯大的意思,原本對王春花有意思的人家就又開始挑剔上了,覺得如果娶了王春花,就要白給人家養一個孩子,多少有些不大樂意。 于是,有媒婆上門來說親,張口就提出來要王春花把這個兒子給送走,結果剛進院子還沒來得及落座呢,就被王春花大掃把給趕了出來,還站在門口破口大罵,把那媒婆給整得好一頓沒臉。 那之后,可能是被打的媒婆在圈子里四處散播王春花的壞話,又或者是周圍的人被王春花那潑辣的模樣給驚著了,意識到就連葉青手底下這個看起來不聲不響的小寡婦也不好欺負,總之,原先上門說親差點把門檻都踩爛的那波人終于是消停了。 沒媒婆來搞事情了,隔壁部隊農場的章老太太卻沒間斷,自從葉青告知章建國他的情況還有救治的可能性后,章家那老太太就不去折騰自家兒媳婦兒了,改來折騰葉青了。 這老太太每天一大早不到五點就起床,走著路來靠山屯,然后不用任何人吩咐,就自告奮勇地把葉青家院子還有隔壁衛生站的院子都清掃干凈,連同院子里的土狼窩、兔子窩還有雞棚都整理一遍,甚至還主動要給葉青幾個做早餐洗衣服收拾屋子。 葉青攔著這老太太不讓她干,這老太太還不樂意,讓章建國把這老太太領回去,隔天這老太太又來了,一個多月了每天風雨無阻,最后把葉青都給整得無語了。 她又不是封建地主婆,還能真讓一個六七十的老太太來給她當灑掃下人?而且這老太太到底是烈屬,葉青再怎么看不慣人家,也不能真把人當保姆使喚。 最后整得實在沒辦法了,葉青只能跟章建國夫妻倆商量,把這老太太打發去衛生站幫忙晾曬藥材。 這老太太果然樂顛顛地就去了,而且葉青讓她怎么做她就怎么做,不管是切還是碾還是清洗晾曬都做得非常小心細致,一點怨言都沒有,甚至生怕哪個環節做錯了會讓葉青不高興。 葉青也不讓人白給她干活,自從跟林場那邊達成合作后,陸陸續續就有藥材送過來了, 一開始管長征收上來的還是林場各家自己存的一些陳貨,但慢慢地,隨著開春化凍,林子里的植被開始發芽長葉,各種藥材也跟春筍一樣從土里冒出來了,管長征送藥材的頻率,也從一開始的半個月縮短到一個星期一次,最近更是三五天的就能送來一批。 葉青這邊帶著幾個徒弟每天進進出出,又是農場又是屯子里的養豬場還有衛生站有時候還要跑縣里去給劉遠鵬動手術,總之要兼顧的事情太多,每天日程都排得滿滿的,簡直忙得飛起,哪里還有時間去晾曬什么藥材? 所以葉青就跟伍永兵商量,看看村里那些平時沒事愛在屯子口老樹下曬太陽閑嘮嗑老太太愿不愿意上衛生站這邊來幫忙干點活,晾曬下藥材之類的,如果愿意的話,干一個月衛生站可以給發放一點補貼,或者直接獎勵幾個看診號。 現在靠山屯衛生站的看診號在外頭賣得還是挺值錢的,但因為每天固定就那么點診號,各家為了排隊爭搶號碼牌差點擠破頭,甚至還發生過打架斗毆沖突,所以屯子里的干部們商量出了政策,每個月衛生站這邊發放的名額,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由外頭那些病人自己來排隊領取,另外一部分,則由靠山屯三百多戶人家平均分配,分配到看診號之后,如果要使用,需要提前一天上衛生站預約,這樣一來就避免了本屯利益分配不均產生矛盾的問題。 所以,葉青這邊愿意額外拿出幾個看診號來當做獎勵,其實就是變相補貼老太太們賺一點外快,有了這個收入來源,這些老太太們在家里就有所倚仗,再不用看兒媳婦的臉色,以后養老的日子都能舒坦很多。 伍永兵頓時就明白了葉青的用意,于是隔天就把屯子里那些手腳麻利愿意聽安排還不多事的老太太給召集了五六個,讓人上衛生站來幫忙清洗晾曬藥材。 章老太太來了,葉青就讓她也加入到了晾曬藥材的老年隊伍里,跟其他老太太的待遇一樣,也是干一個月就給一些補貼獎勵,許是經過之前方小桃中毒那一遭,這老太太不敢再給兒子拖后腿了,如今在衛生站這邊有正經活兒可以干,她立馬就老實了,別說,這些老太太里頭,就她干得最麻利,活兒也最細致。 不過,她這邊老實也沒用,沒過多久,關于章建國的處分就下來了。 部隊農場到底不是兒戲的場所,章老太太之前的行為已經觸及到了部隊的規章底線,所以章建國被上面要求退伍復原,得打回原籍去從事勞動生產,或者等待上面的工作安排通知。 就章家的這個情況,真把讓打回原籍,怕是這一家子就要失去收入來源了,回了農村的日子肯定不好過,所以看在章家滿門忠烈,犧牲了兩個兒子的份上,趙玉良到底還是心軟了,去縣里找了賀連山幫忙,將章建國的檔案調到了縣里的派出所,讓這家伙上蛟譚縣一個街道派出所當片兒警去了。 章老太太知道了兒子的最終去處后,心情就跟坐過山車似的,但她到底還是幡然醒悟,知道兒子能進蛟譚縣當警察已經是領導網開一面幫忙走關系了,所以她對部隊給兒子的勸退處分再沒有半分怨言,反而對趙玉良還有農場領導感激涕零。 不僅如此,這老太太的養老心態也發生了巨大轉變,意識到此前的所作所為對兒子造成了多大的影響后,這回章建國去縣派出所走馬上任,她也再不樂意跟著兒子兒媳婦一塊兒生活了,反而堅持要在靠山屯衛生站發揮余熱。 因為在衛生站表現出色,這老太太如今在負責晾曬藥材的這群老太太之中找到了存在感,因為她在晾曬藥材這塊兒頗有些經驗和心得,所以其他老太太都會以她為準,有不懂的都會來請教她,章老太太在其中體會到了當主心骨的樂趣,工作自然越干越起勁兒。 所以老太太根本不愿意去縣里了,纏著兒子讓他想辦法在屯子里的一個社員家找了個屋子借住,白天她就上衛生站去曬藥材,晚上就在社員家里睡,衛生站一天包三頓飯,老太太不愁吃喝,整天就為了藥材的事兒忙得團團轉,以往在農場她見天的圍著章建國方小桃轉悠,如今卻是十天半個月都想不起來兒子兒媳婦一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