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烈火噬心 (BL NPH)、慢熱、咒術師不需要輔助、病嬌向乙女合集、[綜漫] 變成一個呱蛙子
“為什么不可能?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前年紅旗公社有個生產大隊的母豬,就曾一胎產下了18只崽,這事兒當時在紅旗公社轟動一時,不過因為接生和照顧不當,那一窩豬仔,最后只成活了七只,但這至少說明,母豬一胎懷十七八只豬崽,并不算是軼事奇聞,而是完全有可能的不是嗎?” 顧衛南啞然,被葉青舉的這個例子給反駁得無話可說。 可是,一胎產18只崽這只是個例啊,誰家養的母豬,能次次產這么多???葉青記錄的那些數字如果真是揣崽的數量的話,那就說明,青山農場的這批母豬,個個都揣崽十幾二十只,這么駭人聽聞的數字,誰敢想?誰又敢信? 顧衛南杵在原地,臉上表情變幻莫測,好一會兒才找到自己的聲音: “師父,不會真是我剛剛猜的那樣吧?” 葉青笑著把小本子給收了回去,也沒給出一個篤定的答案,只神秘兮兮地道: “一切皆有可能?!?/br> 別說顧衛南不敢置信了,剩下那仨徒弟也有一個算一個,都愣在原地呆若木雞。 這要是真的,那光是部隊農場那八十頭母豬,就能產近一千六百只豬崽。 而母豬如果養護得當,在生產完一個星期后就又能再次發情進入下一次配種,一年產兩到三胎不是什么大問題。 按照這個產仔率計算,青山農場再養個一兩百頭母豬,光是產的豬仔數目就能實現自給自足了,完全不需要靠供應站那邊提供豬仔! 這個數據可太瘋狂了,如果這個模式能復刻,意味著用不了幾年,家家戶戶的餐桌上每頓都可以見到rou了! 在眼下這個物質匱乏,超半數人吃不飽穿不暖,連生存都異常艱難的時期,能讓全國人民吃rou不愁,這得是多么振奮人心的消息啊。 這事兒要是真能實現,別說是震撼整個東三省了,怕是全國都得跟著引發大地震! 一想到這個可能性,四個姑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臉色都不由得漲得通紅,情緒瞬間變得激動起來。 葉青沒有開口解釋,但她自己心里清楚,她記錄的數據沒有摻雜任何水分。 誠然這批用人工授米青的母豬之所以能達到這么高的懷孕成功率,有她的異能輔助的原因。 但這次實驗畢竟是她的第一次嘗試,存在技術上的生疏和不成熟,各種工具也相比后世要落后,無菌環境也無法達到要求,如果這些外在客觀條件能夠提高的話,完全可以同她用異能輔助這一條優勢相互抵消。 也就是說,在授米青技術、使用的工具以及環境都能提升到最佳水準的前提下,哪怕不是她來cao作,換成任何一個普通的技術人員,也能復刻她的這個數據。 這就意味著,在未來將這個技術進行全國推廣,并不是飄在云端的幻想,而是真的能落到實處,這恰巧就是葉青搞出科學養殖計劃的初衷。 她就是要掀翻墨守成規的傳統養殖方式,讓整個養殖業來一場巨大的創新改革,只有這樣,全國的民眾才能實現吃rou自由。 有rou吃,就是民生經濟發展的基礎,就是巨龍快速覺醒騰飛的重中之重! 葉青堅信,只要把科學養殖計劃推行出去,距離全國人民大口喝酒大口吃rou這一天就不遠了! 給部隊農場那邊的母豬做完孕檢后沒多久,靠山屯這邊的母豬也相繼出現了懷孕特征,在葉青只負責針灸,剩下的手法都由四個女徒弟完成的情況下,這四頭母豬也全部中獎了。 這事兒一下就在紅旗公社甚至整個青山鎮都造成了不小的轟動。 畢竟當初葉青帶著四個徒弟在鴨子河公開給母豬人工授米青的時候,可是有不少人在場內圍觀的,當時看完了整個全程的那些看客,可都是抱著看笑話的態度,沒幾個人相信葉青那個方法能成功。 哪里知道這才過去了不到一個月,這些持懷疑態度的人就慘遭打臉。 賴國昌的反應最為迅速,立刻就去找了葉青商議,想要請她帶出來的幾個女徒弟給紅旗公社的其他幾個生產大隊進行培訓,學習這套新的母豬配種方法。 賴國昌也知道葉青在靠山屯和隔壁農場忙得飛起,根本抽不出功夫來給其他人搞培訓,所以他就降低了要求,讓葉青派出一個徒弟來就成。 葉青聽到賴國昌的請求的時候都驚呆了。 她可以理解賴國昌對技術推廣的迫切,也對賴國昌這個改革先驅的思想覺悟以及敏銳能力深表佩服。 但讓她那幾個半吊子徒弟去當老師,這想法是不是也有點太冒進了? 就算她那幾個徒弟敢接手這個任務,賴國昌難道真放心讓生產隊的代表來學?他難道就不怕這幾個老師技術不過關,會誤人子弟嗎? 結果讓葉青真的萬萬沒想到,賴國昌一點也不挑,還真就敢讓底下的人來學! 更離譜的是,葉青那四個女徒弟在聽說了賴國昌的請求后,竟然也都來了勁兒,一個個勒起袖子就是干,對剛學的技術那是信心滿滿,還真敢教! 雙方都蠢蠢欲動躍躍欲試,倒是顯得她這個當師父的瞻前顧后畏手畏腳了。 葉青索性也懶得管了,隨她們去,反正技術她已經傳授到家了,她們學到了幾成,又能給底下的人教明白幾成,那都是賴國昌應該cao心的事兒,反正這才第一年,就算失敗了也沒關系,最多也就是浪費點時間走了一段彎路罷了,交點學費積累一下經驗和教訓,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就在四個徒弟組團去幾個生產大隊當培訓師的時候,葉青也忙得飛起,在衛生站坐診和隔壁養豬場兼顧的情況下,她還要跟著趙玉良時不時地上縣里面去開會。 因為縣政辦就開辦飼料廠一事,各個細節都已經商討得差不多了,大部分流程也已經走完,唯一沒拍板的,就只剩下選址問題了,目前各方爭執不下,幾個鄉鎮互不退讓,都想這塊餡餅能砸到自家頭上。 趙玉良這家伙雞賊,眼見著青山鎮黔驢技窮,已經拿不出什么籌碼來了,他直接把葉青給拉上。 果然,葉青一出馬頂一整個師,科學養殖計劃是她提出來的,也是她率先搞試點驗證成功了的,在這一點上,其他鄉鎮著實沒有啥競爭力。 這也就罷了,關鍵是葉青完全是有備而來,剛在會議上露面,就公開表態,會無償將生豬飼料配方上交給國家,等飼料廠建成后,這個配方可以隨便使用,并且如果飼料廠有需要的話,她還能給飼料廠的技術顧問。 縣政辦也不傻,葉青在靠山屯衛生站當站長呢,肯定不可能辭職跑到飼料廠去干顧問,所以她說的給飼料廠當技術顧問肯定是兼職,能十天半個月去飼料廠點個卯就算不錯了。 但就算只是這樣,縣政辦也會充分考慮和利用這一點便利。 畢竟這第一家飼料廠的投建十分關鍵,這個行業如今又是市場的空白區,根本沒有相關單位可以提供參考,所以葉青作為唯一一個懂配方技術的,就成了飼料廠的重要人才,飼料廠投建后,管理層領導班子誰上都無所謂,但唯獨只有葉青這個人不可替代,哪怕她只愿意在飼料廠任個兼職崗位,飼料廠都得把她當祖宗給供起來。 所以這邊葉青一表態,青山鎮的劣勢地位瞬間就逆轉了,最終全票通過了飼料廠的選址。 等到伍永兵這邊率領屯民們將鴨子河邊的養豬場擴建完成的時候,縣里面的正式文件就下來了。 飼料廠正式落地青山鎮,并且選址就選在了距離靠山屯不遠的鴨子河下游,和隔壁部隊農場更是只隔了不到兩公里。 文件下達的當天,整個靠山屯就沸騰了。 因為葉青在之前同趙玉良在縣政辦開會的時候,幾次據理力爭,為靠山屯爭取到了一項特殊福利。 那就是飼料廠在鴨子河建成正式投產后,要給靠山屯這邊專門預留出十個工人名額,飼料廠可以對工人的條件加以要求,但人員選拔上,得交給靠山屯生產大隊自行決定。 這也就意味著,幾個月后,飼料廠竣工并試運營時,靠山屯就能有十個幸運兒能成為廠子里的正式工,不但戶口成了城鎮戶口,并且每個月吃國家糧還能拿固定工資了! 這對靠山屯的村民而言,絕對是光耀門楣改換門庭的大事兒! 所以當葉青把這個消息告知給屯民們后,偌大的屯子就炸開了鍋,家家戶戶都在議論和商討,都想知道生產隊會用什么方式來進行工人選拔,而自家這么多人,又應該讓誰去當這個工人比較合適。 這段時間靠山屯一團和氣,整個屯子的士氣空前高漲,但這十個工廠名額,一下子就打破了這個平衡,還沒開始選拔呢,就已經有幾戶人家吵得不可開交了。 好在葉青早就預料到了這個情況,馬上就去找伍永兵老支書共同商議,決定將這十個名額一分為三。 其中有兩個名額,要求必須得是初中以上學歷,還要進行考試選拔,只挑選成績最高的兩名入選; 有三個名額,由屯子里的屯民們開大會公開評選,采取不記名投票的方式來推舉; 最后剩下的五個名額,則是交給生產隊的干部們,根據近五年各屯民的務農表現,再綜合這五年掙的工分總和來評定。 這樣的推選方式,把腦子聰明學歷高的,在屯子里品行好為人處世圓滑的,以及勤勞質樸踏實肯干的三種人都囊括進去了,最終挑出來的十個人選,保管屯子里的人都不會有意見,同時這些人安排去飼料廠,也各有各的優勢,能在不同的崗位上充分發揮各自的能力價值。 果然,等到大隊部把這個選拔規則公布后,各家就都顧不上爭吵了,趕緊先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家里都有哪些人符合這個選拔要求再說吧。 達到學歷要求的,趕緊埋頭學習惡補基礎知識去;覺得自己人緣好的,則挨家挨戶串門刷好感拉票去了;至于剩下那些工分掙得多的,平時這些人就是任勞任怨的老黃牛,這種時候除了繼續埋頭干活外,好像也沒什么能做的了。 第130章 為了爭奪僅有的十個工人席位, 靠山屯眾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忙得熱火朝天。 顧家都專門來找葉青商議。 葉青如今對外的身份,既是顧衛南的師父, 還是顧衛東的“對象”, 顧家自然把她當成了自家人,所以在面對這種家庭重要決策的時候, 也想當然地要把葉青給拉進群聊。 如今顧家最有見識的顧衛東不在,顧振興夫妻倆自覺他們剩下的這一大家子眼光和頭腦都不太夠用, 理所當然的,大家就都把葉青視為了主心骨,在面對飼料廠招工這個事兒上,都覺得應該要讓這位未來的兒媳婦兒(大嫂)拿主意。 尤其是這個飼料廠還是葉青參與并主張建造的, 廠子的具體情況,以及未來的發展前途如何,只有葉青最為清楚, 所以她給出的建議, 也肯定是最中肯實用的。 葉青跟顧衛東的對象關系是假裝的, 但她跟顧家建立的友誼情感卻是真實的, 這大半年, 顧振興夫妻倆對她的關心幫助都極為熱心誠懇,她和顧家姐弟幾個也相處愉快, 你來我往日積月累的過程中,她不知不覺已經把這一大家子當成了親人。 所以現在顧家需要她給建議做決策的時候,葉青也沒有冷漠地置身事外, 而是根據顧家人的實際情況出謀劃策。 “飼料廠的前景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更長遠的我保證不了,但廠子建成之后腳踏實地地做好產品, 領導班子不鬧幺蛾子,那這個廠在接下來的二三十年內,我敢保證它肯定倒不了,并且還會越來越紅火!” “但我覺得,叔叔嬸嬸你們也不要太在意這個事兒,之前我跟你們說的建藥廠制做您那個百花膏的事兒是認真的,這事兒可能需要從長計議,但最遲也就是三五年之內,肯定能有結果?!?/br> “等到咱們的藥廠建起來了,咱家這些人都能安排到合適的崗位,工作的事兒肯定不用愁?!?/br> “我的建議呢,就是先不用為幾個小輩考慮,叔您自己去爭取一下,看看能不能進到廠子里去,不管是進車間當個原材料加工工人,還是進倉庫當倉管,以您現在的這個年紀還有身體素質,肯定都是能勝任的?!?/br> “在飼料廠先干幾年,能掙上幾年工資也是不錯的,您現在才四十出頭,干個十年八年的肯定沒問題?!?/br> “至于衛西姐大志哥夫妻倆,我覺得,如果可以的話,趁著咱們的藥廠還沒申建,你們抓緊這幾年的時間去學習充電,看看你們對什么工作感興趣,就專門去學習哪方面的知識?!?/br> “將來廠子一旦落成,用人肯定告急,到時候你們倆就不用再進行職工培訓了,直接就能頂上重要崗位?!?/br> 葉青這話,倒是讓顧家人齊齊愣住了。 大概這一家子人,對葉青之前提的那個未來藥廠從來沒有過任何設想,只當把藥方子交出來就算完事兒了,所以現在葉青一提起這個概念,這一家老小都是一臉懵逼,眼神清澈又愚蠢,沒有半點野心和算計。 葉青心下無奈,只能再次苦口婆心道: “用咱家自己的配方建起來的廠子,你們總不希望全是外人在管,自己兩眼一抹黑啥也不懂,最后辛辛苦苦卻是在給別人做嫁衣吧?到時候人家稍微用點手段,就能把你們祖傳的藥方子給算計走,那你們就啥也撈不著了,明白嗎?” “衛西姐之前說過想學會計,大志哥他喜歡機械維修,這兩個就是很好的就業方向,以后藥廠都得用得上?!?/br> “所以等孩子出生之后,你們夫妻倆就可以著手準備進修的事兒了,看看是去拜師還是留在家里自學,總能找出辦法來?!?/br> “任何時候,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不然為什么顧衛東放著原部隊好好的正營長不當,非要申請去薊城那邊進修兩年?因為他如果不這么做,哪怕他現在轉正了,有知識學歷這塊短板在,他在部隊根本走不遠?!?/br> “顧衛東尚且有這方面的覺悟,你們就更不能年紀輕輕就此松懈,再辛苦也一定要抓緊時間去學!” 顧衛西摸著已經跟個西瓜差不多大的肚子,看了一旁憨笑的丈夫楊大志一眼,夫妻倆都老老實實地點了點頭。 葉青這才繼續道: “顧衛南現在在跟我學習,到時候藥廠的技術顧問,她肯定沒問題,所以她這邊倒是不用過多cao心了?!?/br> “顧衛北人不在這兒,但這小子我這幾個月找他閑聊過,也悄悄觀察了他很多次?!?/br> “我覺得他很聰明,擅長察言觀色,而且在數字這方面也相當敏銳,等他明年高中畢業,看看能不能靠招工考進縣里的單位做干事,實在不行就讓顧衛東幫忙找找關系,把他塞進隨便哪個廠子里去給領導當秘書,或者上辦公室打雜去?!?/br> “小同志現在還有些年輕氣盛棱角分明,需要先沉下來好好打磨上幾年,在單位廠子里見多了各種明爭暗斗爾虞我詐,受到社會各方面毒打,他才能成長,等他成長到足以獨當一面,各種大場面都能游刃有余地應對了,正好回來管理藥廠?!?/br> 葉青對顧家幾個兄弟姐妹都進行過摸底,根據幾個人的性格還有喜好偏差,為他們都量身定制了一套未來的職業規劃。 除了顧衛東顧衛北,顧家剩下這幾個都不是多有主見的,葉青的這番提議,幾個人聽得似懂非懂,但他們都對葉青無比信服,知道葉青見識多,給的這個建議肯定都是在為他們好,所以葉青讓他們干什么,他們就都乖乖聽著,并準備按照葉青的指示認真執行,絕不會有任何異議。 飼料廠選址結束后,伴隨著的,還有招工建廠,趁著還沒開春,地里還沒完全化凍,縣里面就迫不及待地安排開工了,青山鎮底下的十幾個公社,也都陸續收到了通知,要求每個公社選派社員去支援工廠建設,去的人不光包三餐,還能拿到一定的錢票補貼。 這時候農村家家戶戶可都不富裕,農閑時節,除了開河工墾荒地的那一撥人之外,剩下的人都還在家里歇著呢,一聽說有補貼,各個生產大隊報名的人爭先恐后相當踴躍,都想搶到這個難得的賺錢機會。 靠山屯這邊也去了不少人,最后被選上的就有好幾個。 按照這個比例,十幾個公社算下來,怕是得有大幾百人,這么多人參與飼料廠的廠房建設,哪怕這個時候天氣再寒冷,工程進度也能進展迅速,估計要不了三兩月就能完成竣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