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敗家媳婦兒 第163節
黎菁早上起的不算早,她沒有時間特地打扮,里面穿白色高領毛衣配淺灰色斜紋格子裙,外面一件淺灰色羊絨大衣,烏亮的一頭羊毛卷隨意披散,巴掌大的臉細瓷瑰麗,一身氣質清絕。 不算明亮的培訓間,她靜站在那兒美好得像一幅畫,但這一刻,沒有人敢小瞧了這副畫。 她是真正掌控全局的人。 這一刻,大家腦子里都清晰刻印著一個認知,她是老板,她決定所有人的去留。 第77章 沖冠一怒 黎菁說到做到,她話講完,把沒領完的錢裝回紙袋塞進她今天背的大包里,就把場子交給何震朔,去外面大堂找了個店員過來,帶領完錢的人去供銷大樓那邊牽車。 這里面好些人不愿意走,她們會上來領買斷工齡的錢,不是因為他們一早就打算好了,有了自己的計劃安排,她們只是看大家都上去了,再被三萬塊錢巨款沖昏了頭腦,一時沖動下才做出的決定。 聽完小袁講的外面的殘酷就業現實,又聽到黎菁講領了賠償金的人再不可能進量販,她們就后悔了。 她們先前領錢簽字的時候眼里只看到錢,現在錢到手了,一個個卻在想今后怎么辦? 離開了這里,她們三十多快四十的人又去做什么? 拿著三萬塊就能活一輩子了? 現在外面東西蹭蹭的漲,三萬塊沒幾年就花完了。 那到時候她們怎么辦? 擺攤?做生意? 她們從來沒想過,她們守著的供銷大樓都倒了,自己做生意能成? 況且做生意,做什么生意? 她們端鐵飯碗這么些年,自己去折騰門路都摸不到,怎么做生意? 一個個的茫然無措。 再想到黎菁說的一點五倍底薪再加不低于底薪的提成和獎金,她們陡然意識到自己先前做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實際不止她們,連一早就堅定了要拿到三萬塊錢的紀大娘心里都隱隱感覺到自己只怕做出了錯誤的決定。 紀大娘在供銷大樓總社那邊有人,當時那人就和她分析過,如果新老板真的有實力,她能留下才是最好的選擇。 畢竟黎菁和史主任是有協議的,不管她們過沒有過那個培訓,離開的時候三萬塊也少不了她的。 但如果她過了培訓,就可以有份工資高,一個星期休息兩天的工作。 只是紀大娘沒聽進去,也不能說她沒聽進去,是昨晚她兒子和她說,等三萬塊拿到了,他去做個小生意,將來給她養老,她動搖了。 今天她過來看買下大樓的人是黎菁,想到這一個多月黎菁一直在供銷大樓轉悠,各種打探買大樓消息,言語里也有覺得大樓貴的意思,她感覺黎菁沒有那個實力,早晚要黃,她還是拿錢走人妥當。 但剛才黎菁一下子拿出那么一大筆錢來,怎么也不像是沒有實力。 尤其她現在突然想到,萬一要是她兒子生意不順利,她怎么辦? 她在供銷大樓養老一樣的工作好些年,外面的臟活累活她肯定吃不消,國營單位現在什么情況她還是知道,年輕人尚且不好進去,她這把年紀更別指望。 至于那些私營店,那個小袁沒仔細說,但同在一層樓上班,她對小袁還算了解,小袁肯定在外面碰了不少壁才回來。 所以,她拿到三萬塊錢了,也意味著她以后不會有工作,這三萬塊是她真正的養老錢了。 要是給兒子敗了…… 紀大娘想到那個可能,呼吸都不順暢了。 她不該這么著急拿錢,應該等一等,至少見識下那個培訓是什么樣子。 這么想著,她又磨蹭著湊到黎菁身邊,期期艾艾和她商量道: “那個,菁菁啊,大娘這輩子見識少,先前看你把錢拿出來,太激動了,剛才沖動了,你看我們人也沒走,現在把錢還給你嗎,把那個什么同意書和收條撕了,這事當沒發生過,你看行嗎?” 邊上另外幾個后悔的人也滿臉期冀的看向黎菁: “是呀,我們先前沖動了,都沒有想好,菁菁老板你通融下,我們現在也沒有走,把錢還回來,我們坐回位置培訓上課,你們叫做什么做什么行嗎?” “就是呀,至少,等我們參加完培訓???那我們都是有多年經驗的,你去外面招人,還不如用我們是不是?” “那個,菁菁你把錢收回去……” 紀大娘早把三萬塊錢揣進了布口袋,她作勢要拿出來,黎菁抬手攔了她: “紀大娘,我說過了,落筆無悔的?!?/br> “每個人都要對自己做的決定負責,就像我昨天把你們接收下來,我也和史主任簽了合同,既然簽下來了,不管什么后果我都承擔?!?/br> “好了,紀大娘,時間不早了,我們這里還忙,你們也早些回去,你先前不是說身體不好嗎?早些回去休息?!?/br> 黎菁見何震朔從公文包里拿出來一沓資料,還拿了粉筆在黑板上寫字,知道他要開始了,她抬手示意請紀大娘一行人出去。 紀大娘看黎菁半點不通情面,當場垮了臉:“你當真一點不通融?” “虧你還和史主任保證說不會虧了我們呢!” 黎菁臉色不變,只問道她:“我難道有虧了紀大娘你們一分一毫?三萬塊你們可是當場點過的?!?/br> “選擇買斷離職是你們自由選擇做出的決定,紀大娘你還是最早來找我想要買斷工齡的補償金的,要不是你提醒,我還想不到先讓大家做出選擇?!?/br> “現在同意書簽了,你錢也拿了,你和我說你后悔了,紀大娘你把剛才的事當什么?兒戲?抱歉,大娘你可以把規矩當兒戲,我不能,我需要對量販的人負責,樹立它應該有的規矩?!?/br> “我們量販不止江東這一棟樓,我們有十三棟,未來甚至更多,這樣的量販,沒有規矩是不行的,也做不到朝令夕改?!?/br> 昨天史主任只和紀大娘他們說了大樓已經賣出去了,有人會負責她們,沒有提過黎菁買下十三棟樓的事,聽到黎菁說起量販有十三棟樓,紀大娘和旁邊幾個人臉色都微變了變,心里更后悔了。 一棟樓人家做不起來,成規模的十三棟怎么也能撲騰起一點兒水花。 “有什么了不起,誰知道以后怎么樣,供銷大樓都倒了呢!” 紀大娘知道黎菁這里沒有轉圜余地了,她臉上掛不住,嘴硬一聲,捏著布包跑出去了。 其余幾個人覷視一眼,再注意到沒有領錢正好好坐著的一群人都盯著她們,其中未必沒有幸災樂禍的人,她們也自覺沒臉,當下也沒糾纏,一個個抿著嘴也出去了。 黎菁看她們出去,跟著去到門口,從包里拿出供銷社大樓鑰匙交給她在飯店大堂找過來幫忙的小蔣: “小蔣,你等大娘他們牽完車,把大門鎖好就可以回來,麻煩你了啊?!?/br> 小蔣是東福后廚的人,紀大娘這些人要去供銷大樓牽車,但何震朔要給這些人培訓,總要有個幫忙打下手的,她沒辦法走開,她就去大堂那邊,想著找個空一點的店員替她跑一趟,她可以支付酬勞。 這時候小蔣跑了出來,說他有空,他去。 特別積極,黎菁細問才知道,小蔣和陸訓認識,他現在這份在后廚給主廚當徒弟的工作就是陸訓給介紹的。 陸訓和這家店老板也很熟,今天是黎菁事業開始第一天,也是她頭一回要面對一群人,還是一群老資格的人,陸訓多少有些不放心,他送完黎菁就給東福的老板打了電話,讓他們注意著黎菁這邊包間情況,有什么需要給幫忙一下。 東福這兩年的海鮮干貨蔬果都從陸訓這邊進,陸訓許多飯局也安排在這邊,他開口了,老板不可能不給面子,親自打了個電話到大堂。 被小蔣聽到了,他拍胸膛把這事給攬了下來,還特地去廚房和師傅告了假,弄了身大堂的店員衣服穿上,就等著聽吩咐。 聽到黎菁說,他當即應道:“沒問題的嫂子,你放心吧,就去開個門,簡單得很,很快就回來?!?/br> 小蔣拿了鑰匙就走了。 何震朔也正式開始給大家說事情,有黎菁開場讓大家自行選擇離開,剔除掉了一部分心思不定的人,后面又有小袁關于外面就業的現實打擊,如今培訓室坐著的人,雖然表現上還算不上多積極熱烈,態度卻比先前端正了許多,接下來的培訓各項都進行得十分順利。 何震朔也不是那種古板的拿著一大堆資料給大家照本宣科讀的人。 他說事情,大部分都是從大家能夠很快進入想象的角度出發。 比如他和大家講量販是賣什么的。 他都先問大家,家里的鍋碗瓢盆,洗衣粉香皂牙膏這些平時哪里買的,供銷大樓嗎?那原來供銷大樓買成多少錢? 家里孩子學習的紙筆呢? 現在百貨大樓里賣得死貴,小孩子卻非常喜歡的玩具車玩偶呢?有家里買過的嗎?都多少錢? 一個個問題拋出來,讓大家積極參與回答,這回答也不是白回答,他在黑板上寫上名字給加分的。 一個問題一分,每天得分最多的是這天的表現最佳,會得到獎勵。 獎勵簡單,但是也誘人。 培訓完中午大家不是要吃飯嗎? 黎菁在這方面還是很大方,給她們包了一餐飯,菜色雖然沒有海鮮一類大菜,都家常菜為主,但葷素都有,又在東福里面,相當于請她們下館子了。 而表現最佳的獎勵則可以兌換一道東福的大菜,可以在培訓結束打包回去和家里人一起吃。 在供銷大樓里上班的,相當于捧著鐵飯碗,家里條件都不算很差,平時他們偶爾也到外面下館子,但東福作為寧城比較有名的老牌酒樓,菜色上有特色,價錢也比別的地方貴許多,尋常人家還是舍不得過來吃的。 現在靠自己努力回答幾個問題就能得到一道大菜,這菜還可以打包帶回家和家里人一起吃,那簡直不能更美了。 一時間一個個精神充沛得和打了雞血一樣。 何震朔一提問,她們立即搶答,不管答不答得對,先答了再說。 于是一上午時間,何震朔就讓這些人很快明白了,量販小商城是賣什么的,它的企業理念和愿景是什么,作為量販的人應該抱著怎樣的態度工作。 同時,何震朔還完成了一份關于產品的背調。 他剛來寧城,對港城和寧城的差異還在了解階段,所以為了選品上不出現大問題,他和他手上那些人都安排了工作。 讓他們這兩天去跑寧城的所有百貨大樓,供銷大樓,包括一些私人雜貨鋪,街邊小店,地攤,爭取在去烏市之前,把寧城這邊的熱銷品給整理出來,產品價格材質都能夠做個統計。 給下面的人吩咐了事情,他這個頭也不能閑著,只有自己掌握了解了,才能知道下面的人有沒有糊弄他。 但他白天要在培訓室這邊,沒機會去外面,只能從這些供銷員嘴里問出些東西來了。 效果意想不到的好。 何震朔給大家培訓的時候,黎菁也沒閑著,除了給他遞遞東西,添茶水,她也拿了紙筆在記。 像企業理念愿景這些,都是何震朔那邊完善的,她都還不知道,所以大家在記在背的時候她也跟著。 還有她也通過何震朔的現場提問發現了一些數據信息,從里面推導出了供銷大樓貨品積壓的各方面原因,這些都是她需要引起警惕警示的。 她買了這么些樓,可不想聲勢鬧得大,最后無疾而終了。 那樣不但對不起陸訓和珍姐的信任支持還有錢,更對不起她自己。 在管理這塊兒她是新手,在企業經營運營這塊兒她也是,所以她現在是能學就學,能自己歸納總結的就歸納總結。 而何震朔身上能學的東西也很多,他的應變能力,控場能力,調動氣氛心緒這些,都讓她吸納體悟到很多。 一上午,黎菁沒讓自己大腦停止轉過,但她感覺比她坐在辦公桌前撥算盤珠子要有意思很多,以至于她都忘了,今天才是她從六百離職的第二天,而她已經完全適應了離開六百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