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家教初代] 理想之城、[咒術回戰] 這個留學生我好像在哪見過、撿到一只omega、[英美娛] 好萊塢搖滾日志、向導被替身后在空間種田、珠頸斑鳩筑巢指南、[火影同人] 火影之稻田里的藤蘿、[西方名著同人] 仙女座的傳說
聽到天幕之后的話,朱元璋已經完全不生氣了,拍了拍朱棣的肩膀,“好樣的?!?/br> 朱棣剛要高興,結果下一秒就聽到朱元璋小聲嘀咕,“如果是你大哥的話,肯定能做的更好?!?/br> 他的眼睛黯淡一瞬,一旁的朱標開口,“父皇,是四弟做的好......” 聽到朱標替他反駁,朱棣眼淚汪汪,果然還是大哥最好,父皇就是其他視頻中說的大豬蹄子。 洪武末年 臥病在床的朱元璋怔住,之前聽到朱棣篡改歷史的時候氣的吐血,現在看向床下跪著的朱棣,他指著朱棣罵了好久,最后說,“這都是你應該做的!” 朱允炆默不吭聲,聽到最后一句話甚至都有些想笑,四叔可真忙啊,逼的他退位,又大量殺建文朝臣,這不是想抹去他的存在是什么? 朱棣一點也不怕,甚至都不生氣,老頭子生氣就讓他罵幾句又如何?他的野心只在皇位上,當聽到天幕說他締造出永樂盛世時,估計老頭子的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孫子指望不上,當然要指望他這個兒子。 建文年間 朱允炆跌坐在椅子上沉默下來,或許自己真的不適合當皇帝,但他的內心又涌出不甘,難道四叔真的比他適合當皇帝嗎? 建文朝臣得知自己的死訊,抖著手在心里大罵朱棣不做人,但又無可奈何,誰讓人家造反成功了。 朱棣聽見天幕講述自己的仁政,他勾唇,現如今大明百姓可都能看見天幕,這一次或許根本不用造反。 永樂年間 朱棣的臉色比之前要好看不少,如果天幕只談他造反的事情,他怕是真的會生氣。 朱高熾見父皇臉色變緩,他放下心,剛剛父皇的臉色真的是極差,天子一怒,伏尸百萬可不是說笑。 康熙,“朱棣還是比朱允炆要狠的多?!眱炄峁褦嗍怯矀?。 【大家還記不記得我曾經說過朱棣‘天子守國門’的舉措?因為北平是朱棣的封地,在此地統治比較穩定,而且北平又是軍事要地,可以抗擊北方入侵的蒙古,于是在朱棣即位之后就打算遷都。1403年,改北平為北京;1406年開始著手營建北京城,在1420年,朱棣正式遷都于北京[4]?!?/br> 【‘天子守國門[5],君王死社稷[6]?!还苤扉w都的原因是什么,但是他切切實實地做出行動,并且守護著大明百姓,前一句指的便是朱棣遷都的事情,至于后面的那一句,等之后講到明朝末年的時候再說。很多人以為這是明朝的祖訓,但其實不是,是從民間傳出來的,具體是誰說的并不清楚?!?/br> 【還有明朝也有這樣的一句話:我朝國勢之尊......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7]。這句話出自《東谷贅言》,有很多人認為這是朱棣說的遺訓,但在很多明朝正史中根本找不到這句話。不管是不是朱棣說的,這句話切切實實地拉踩了之前的幾個王朝,那么這句話說的是真的嗎?很遺憾,是假的?!?/br> 嬴政抿了口茶,眼睛里露出些許興味,寫這句話的人真是好大的口氣! 扶蘇眨著眼睛,不得不承認此事自己也有幾分看戲的心態,就像天幕說的可是真的罵了好幾個王朝,明朝人都這么大膽嗎? 漢朝 劉邦氣的冷笑不止,“都是假的,還敢說這樣的話,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還‘無漢之和親’,不就是在陰陽他嗎? 漢文帝以及漢景帝也都被這狂妄的話氣笑了,不管是誰寫的,這話都算在明朝的皇帝頭上。 劉徹也被氣的來回踱步,“真是狂妄至極!” 你想說明朝厲害就說唄,拉踩漢朝干什么?惹你了? 后面的其他漢朝皇帝也都紛紛怒目而視,如果此時明朝皇帝在他們面前恐怕會被噴的一文不值。 唐朝 李世民深呼吸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可是根本平靜不下來,怎么會有人這樣說話的?! 貞觀群臣也破防了,唐之結盟,說的不就是渭水之盟嗎,他們氣紅了眼卻又不得不承認結盟是真的。 程咬金等武將也氣的想直接打去突厥的老家。 不止是他們聽著不爽,唐朝的文人墨客也同樣聽著不高興,“堂堂大唐,怎么能如此被人貶低?” 他們都在內心蛐蛐,明朝皇帝最好一直都是明君,不然逮到一個昏君,他們定會口誅筆伐,不就是比誰會寫嗎,他們也會! 宋朝 趙匡胤是知道宋朝納歲幣、有敵國之禮,但是被人拉踩和自己知道是兩回事,他也憤怒了。 “朱元璋,你教的好兒子!”不管是誰寫的,都算在朱棣身上算了。 趙匡胤還能理直氣壯,但是之后的皇帝被天幕說的羞愧難當,畢竟納歲幣和與外族互相稱兄道弟是真實發生的。也有一些昏君根本當聽不見,指著天幕罵明朝。 明朝 洪武年間 朱元璋咳了幾聲,他也想知道這是誰寫的,雖然寫的有些夸張,但他喜歡。他甚至都想將這一句話寫入祖訓中。 朱棣眨著眼睛戳他肺管子,“父皇,你能保證我的子孫后代都是好皇帝嗎?”不能保證就不要寫,寫出來惹人非議多不好。 朱元璋默然:....... 氣的直接上手揍他,“不好也是你生的!” 朱棣又被揍了,但是他活該,朱標等人當作沒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