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家教初代] 理想之城、[咒術回戰] 這個留學生我好像在哪見過、撿到一只omega、[英美娛] 好萊塢搖滾日志、向導被替身后在空間種田、珠頸斑鳩筑巢指南、[火影同人] 火影之稻田里的藤蘿、[西方名著同人] 仙女座的傳說
【但一次失敗并不代表什么,袁紹軍隊仍然占據優勢,此后和曹cao兩隊僵持幾個月,曹cao陣營中的百姓早已散亂,甚至有些叛變歸順袁紹,那么曹cao是怎么贏下這一場官渡之戰的?】 【那么就不得不說一下袁紹軍中的謀士許攸?!?/br> 嬴政心想,怎么六國的人就不能投降大秦?要不然他也不會耗費十年才統一六國。 劉徹驚訝,“戰力排行榜?” 也是在亂世之中,不懂點武藝也不能立足。 還未稱帝的劉備聽聞自己竟把二弟送給曹cao,還幫助曹cao打了勝仗,他一時接受不了,心中憋悶無比。 關羽在一旁張了張嘴,也不知道該說什么才能寬慰劉備。 許攸的心咯噔一聲,有一種不好的預感,他現在還在袁紹的陣營,不然他還是快跑吧? 李世民叫了一聲好,一夫當關,萬夫莫開[6],不愧是關羽關云長。 朱元璋嘆了一聲,“有勇無謀,深以為戒啊?!?/br> 強是強,但是如果沒有謀略再強有什么用? 【官渡之戰的關鍵人許攸,他是袁紹的謀士,為什么要投奔曹cao?】 【因為在官渡之戰時,許攸的家人犯法被逮捕,許攸知道后大怒,于是背叛袁紹,投奔曹cao?!?/br> 袁紹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許攸為什么會背叛自己,許攸愛財他也沒少給,結果就因為這一件小事葬送軍機,袁紹真的怒了,“立即派人抓捕許攸,格殺勿論!” 【許攸向曹cao建議輕兵奇襲烏巢,燒其輜重,曹cao立刻付出行動,偷襲烏巢并圍攻放火,曹軍在對方增援部隊來之前,死戰大破袁軍,張郃、高覽投降,軍心動搖,袁軍潰敗,曹軍殲滅和坑殺袁軍七萬余人[7],官渡之戰以少勝多,曹cao勝?!?/br> 嬴政撫額,看向蒙恬他們,突然開個玩笑,“看來以后你們出征,寡人要好好派人保護好你們的家人?!?/br> 蒙恬&王翦兩人心中無奈涌現,對視一眼皆哭笑不得。 劉徹心梗,他在思考,難不成以后殺人前還要看看是不是朝臣的家人? 難道不應該一碼歸一碼嗎? 已經經歷過官渡之戰的曹cao啄了口酒,望向同坐的許攸,“子遠助我成就大事,萬萬不像天幕所說?!?/br> 許攸勉強撐起笑容,心中卻高興不起來,背棄主公這件事可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還被天幕說出口,許攸已經能想到自己被各個朝代的人罵的場景了。 他閉上帶血絲的雙眼。 李世民也是當過將軍的,對這等事情容忍度不高,實在是背信棄義之人遺臭萬年也不為過。 朱元璋也不喜歡這種人,不忠之人,不堪大用。 【可笑的是,許攸最后因為自恃功高被曹cao殺害?!?/br> 【官渡之戰之后,曹cao統一北方,而南方還是三個勢力在對抗,公元208年,劉表死后,曹cao討伐荊州,劉備拋妻棄子逃跑?!?/br> 【聽到這,忍不住會心一笑,畢竟當初劉邦也是被人詬病拋妻棄子,果然不愧是一脈相承?!?/br> 劉邦差點被氣死,什么一脈相承,這種事情究竟有什么好繼承的! 他黑著臉,再說,他怎么不記得自己什么時候拋妻棄子了,不要亂說! 劉備聽說自己拋妻棄子,他嘆了口氣垂下雙眼,眼中的情緒讓人看不懂。 【劉邦拋妻棄子雖然有史書記載,但是仍舊存疑,但劉備拋妻棄子數次應該是真的,講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事,公元208年的長坂坡之戰?!?/br> 【是曹cao和劉備在長坂坡會戰,劉備被擊潰逃跑,不過這次的主角不是他們兩個人,是趙云?!?/br> 【‘趙云七進七出’就是在這里傳出來的,當然七進七出是夸大杜撰,但是趙云在此戰中確實英勇異常,在劉備逃走之后,趙云殺回曹軍,尋找劉備妻小,找到了給劉備的妻子和幼子劉禪,要不說常山趙子龍渾身是膽,一點也不懼怕曹軍,愣是將人救了回來?!?/br> 【這是其中一次,其他幾次都是在逃亡的路上拋妻棄子,不管劉備怎么想的,又是怎么無奈,但他拋妻棄子是事實,也因此同劉邦一樣,風評不好?!?/br> 嬴政不太想聽這種私事,他對這個趙云比較感興趣,七進七出,渾身是膽,只可惜不是大秦之人。 越是聽多了天幕講的人,嬴政就感覺大秦能用之人還是太少了。 劉邦甚至有一種不平衡的感覺,劉備拋妻棄子是真的,他的不是啊,怎么就一樣風評不好了,讓人心中煩悶。 劉徹不得不承認,天幕說的可比書上看到直觀多了,也更有趣。 和漢高祖一同因為這個原因被人罵,劉備實在是笑不出來。 劉備的妻子抱著孩子,垂下雙眸,嘴角噙著一絲苦澀,亂世女子,身不由己啊。 趙云乍然被天幕提及,他握著銀/槍,眉毛上挑,正要說什么一旁的張飛開口,“講長坂坡之戰,怎能不講俺張飛?” “當初俺可是手握長矛,一個人將他們擋在對面?!?/br> 張飛橫了一眼,還仿照當時的場景喊了一聲,“身是張翼德也,可來共決死[8]!” 趙云沒說話,愛惜地摸了摸自己的銀/槍。 劉備看張飛如此作怪,沉重的心情輕松許多,諸葛亮也含笑搖扇默默看著他們。 聽聞天幕講到長坂坡之戰,李世民就想到了趙云,天幕還真的講了出來,只是想到蜀漢的結局,嘆息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