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家教初代] 理想之城、[咒術回戰] 這個留學生我好像在哪見過、撿到一只omega、[英美娛] 好萊塢搖滾日志、向導被替身后在空間種田、珠頸斑鳩筑巢指南、[火影同人] 火影之稻田里的藤蘿、[西方名著同人] 仙女座的傳說
“陛下,是開元,是您定下的年號,后世用此作為名字,定是陛下您留名青史?!?/br> 李隆基揚眉吐氣了,剛剛的憋悶一掃而空,這可是他定的年號,現在他看什么都很順眼,這時,楊玉環姍姍來遲,微紅著雙眼,“陛下?!?/br> 李隆基見不得自己的寵妃苦,連忙抱著安慰她,“和朕一起看天幕?!?/br> 第35章 弱國無外交 35 前往開元廣場,直播間的古人們一眼就看見四處的雕像,恰好蘇雅也給他們講解起來。 【開元是唐玄宗李隆基時期的國號,在這里用這個國號命名,想必大家都知道什么意思,在杜甫的《憶昔二首》中就有一句: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1]。是什么意思呢,是說在開元盛世的時候,連小城鎮中都有萬戶人口,也是說當時的人口眾多,也就是國家能養的起那么多的人,又寫出了當時國家的繁榮?!?/br> 嬴政也正視起來,之前還說李隆基強搶兒媳婦,竟然治理出盛世,心情有些復雜。 扶蘇認真看那些清晰可見的雕像,即便是夜晚也能看的清楚,那么多的燈啊,他最近在看物理課程,可是還是有些地方看不懂,讓他有些苦惱。 劉徹也沒有再嘲笑這李隆基,難不成這就是欲揚先抑? 李世民愣愣的,強搶兒媳的子孫竟然治理出盛世,心情頗為復雜,不過總體還是很高興的,大唐沒有在李隆基的手中滅亡就好。 朱元璋自然知道李隆基,他搖了搖頭,“開元盛世又怎么樣,還不是頃刻間就沒了?!?/br> 像之前蘇雅給他們看的煙花一樣,璀璨卻短暫。 【李隆基是一個極富音樂才能的一個帝王,他喜歡音樂,這個雕像也是展示他在位期間和臣子們共賞樂曲的一個畫面,李隆基甚至還作出了名曲《霓裳羽衣曲》?!?/br> 蘇雅深深望著雕像,古人們也看著,從這些雕像的動作和表情中就能想象出那是怎樣的一個和樂、恢宏的時代。 之前聽見李隆基搶兒媳的偏見也少了一些,這應該是一個明君吧,如果不是明君能治理出盛世嗎? 【現在我們往里走去看不倒翁小jiejie,人有點多不知道能不能擠到前面去?!?/br> 蘇雅從人流中往前走,幸好她個頭小,要不然還真擠不進去。 【盛唐時是以豐腴為美,像楊玉環就是一個胖美人,那么為什么在盛唐會這樣?盛唐時期民族文化相互碰撞,試想一下,遠在草原的女子怎么可能瘦弱不堪,自然是健碩有力,所以文化融合自然也會影響到人的行為,文人墨客也交相寫詩,所以盛唐時就以豐腴為美?!?/br> 【如果我在盛唐時,估計會被認為丑,不過這不重要啦,重要的是我終于擠到前面了?!?/br> 蘇雅將攝像頭轉過去,古人們都看到了蘇雅口中所說的不倒翁小jiejie,仔細一看她身上還穿著漢服,看起來就仿佛和他們一樣。 【她真好看,小jiejie看看我,我想摸扇子?!?/br> 蘇雅伸出手,彎著眼睛。 【近幾年不僅有不倒翁小jiejie,還有飛天小jiejie,不知道這里有沒有?!?/br> 飛天?! 嬴政豎起耳朵,要不仔細說說什么是飛天? 劉徹一邊喝著茶一邊看天幕,別說,別有一番趣味。 李世民則是無比高興,以豐腴為美說明了什么?說明糧食多啊,盛唐,盛唐,這是他的大唐,李世民不禁有些淚目。 朱元璋看著天幕中的表演,“那個女子是坐在上面的嗎?” 他比較好奇其中的機關。 小jiejie似乎注意到了蘇雅,古人們也和這位不倒翁小jiejie來了個近距離的接觸,那把扇子輕輕從眼前飄過,讓人仿佛能聞到上面的香味。 【我摸到啦,這次沒白來!】 蘇雅歡呼著又看了一會,接著轉身擠出去。 【我們接下來去其他地方看看吧,除了這邊有雕像,大唐不夜城還有大唐群英譜雕像群、還有貞觀雕像群?!?/br> 【大大唐群英譜有大家熟悉的‘李杜’和‘小李杜’,有傳言說杜甫是李白的粉絲,他給李白寫的足足十幾首詩,足以證明他相當喜歡李白,李白也給杜甫寫過幾首詩,詩仙李白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詩圣杜甫眉頭一瞥就是半個亂世,兩人雖然相差十一歲,但人生卻截然不同?!?/br> 嬴政蹙了蹙眉心,盛唐、亂世,這兩位詩人僅差十一歲,那么在盛唐之后就是亂世? 他又想起了李隆基強搶兒媳,好像一點都不意外,心情忽然就平衡了許多,他看向身側的侍人,“讓人去看胡亥現在是否還活著?!?/br> 如果還活著,也應該為大秦再多做一些事,哼。 扶蘇還在為盛唐的美景所迷惑,如果這大唐不夜城真的和大唐一樣呢,那唐朝也太強盛些,但下一秒就聽到亂世,他也反應不過來。 反應不過來的不止他一個,劉徹驚訝,“十一歲,亂世?” 他怎想也想不明白,按照天幕這樣說李隆基分明是明君啊,怎么就亂世了? 來了來了,他終于來了,李世民苦笑,別人能想到的他自然也能想到,咬牙切齒,“李隆基!” 真是好朕的好兒孫??! 朱元璋誒了一聲,“這天幕說了那么多,怎么就沒有咱大明的詩人?” 唐朝文風鼎盛,他大明也不差啥啊,朱元璋有些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