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7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綜英美] 超英動物園、[綜英美] 金魚的日記、熾音、潯年、[綜漫] 給爛橘子一點中式恐怖、逢春
諸伏景光沉默了一會兒。 諸伏高明就靜靜地等待。 最后諸伏景光吐了口氣,望著窗外的夜景,說:“黑澤總是覺得自己跟其他人的關系不怎么樣,他也不喜歡主動給一段關系下定義,但我想你們很信任彼此?!?/br> 疏遠,不熟,不認識,就見過幾面。 或許這都是真的。 但黑澤不會在認識的人面前說毫無疑問會被戳破的謊言,除非他確信對方一定會承認、會順著他的謊言說下去,這是一種……默契。 諸伏景光低聲說:“他從不開陌生人的玩笑,除非要置對方于死地;而如果你們真的不熟,你也不會承認,哥?!?/br> 諸伏高明笑了:“你比我了解他,所以事情的真相是什么樣,你也比我更清楚,景光?!?/br> “我很高興?!?/br> 諸伏景光說著抬起頭,霧藍色的眼睛里倒映著今晚的星辰,一閃一閃的。 他呼出的氣變成白霧,遠處的萬家燈火正在宣告新一年的開始。嶄新的生活永遠在前方,而舊事也被鑲嵌在記憶的畫廊里,歷久彌新。 諸伏景光不由自主地笑起來,他打開窗,讓夜風順著吹進來,重復了一遍剛才的話:“我很高興,哥。于我而言很重要的人能成為朋友,我真的很高興?!?/br> 不管具體是什么樣的關系,那兩個人能合得來就太好了。諸伏景光想。 他想要的東西不多,除了踐行他的使命外,他還有私心。他的私心是活著的人能好好活著……如果可以的話能好好相處,就夠了。 “阿嚏!” 趴在桌子上睡著的降谷零,被凍醒了。他看了一眼時間,凌晨,窗戶開著,hiro忘記關窗戶了。 他本來是打算繼續睡的,卻收到了風見的緊急通訊:不好了!降谷先生!赤井先生被nid的人抓走了,他們懷疑黑澤先生出現在了東京,違背了他不能離開挪威的協議! 降谷零瞬間就醒了。 而與此同時,就在東京的某個角落,nid(國際長生領域監察組織)的管理人正在友好地跟赤井秀一交流。 某種意義上,這個機構最初成立就是用來監控黑澤陣的,所以他們這么緊張也很正常??纯催@個房間吧,儀器,錄像,鑒定謊言的大師,醫生,軍人,從各個國家情報機構拉來的“評審團”,以及被他們強行抓來的無辜的赤井先生。 管理人把那個銀發小孩的照片放到赤井秀一面前,語氣非常友好地說:“赤井先生,我們都知道大家做出了什么樣的妥協和讓步,我們很敬佩他自我犧牲的精神……但如果他走出城堡,我們無法確定他現在是誰,只能完成我們的使命。這張照片上的孩子是跟你們一起出現的,你一定認識他吧。我想你可以對這件事做出解釋,對嗎,赤井先生?” 友好?不,這個人明顯不懷好意。 赤井秀一緩慢地掃視這個房間周圍的所有人,他們顯然不擔心自己動手——恰恰相反,那正合他們的意,這代表他們終于有了機會闖進那座北歐的城堡,找到黑澤陣已經變成“fafnir”的證據,并徹底殺死他。 所以赤井秀一不會沖動,而在這里,他只會說實話。 他嘆氣,說:“既然你們都知道了,我就告訴你們吧。沒錯,琴酒他……有了一個孩子,一個親生的、跟他有血緣關系的,小孩?!?/br> 全場寂靜。 赤井秀一繼續說:“我以我父親的名譽發誓,我剛才說的句句屬實。你們知道的,我找了父親二十年?!?/br> 管理人還沒緩過神來:“所以,他真的有一個……” 赤井秀一點點頭:“是的,我實際接觸過那個孩子,也從琴酒那里得到了他們有血緣關系的肯定答案?!?/br> “那孩子的母親是誰?” “……我也不知道,要不你們親自去問他?” 第312章 東京故事 vii:晴空之下 倫敦。 晴朗的天空和溫暖的空氣讓人恍惚以為自己從雪夜的寒冬回到了涼爽的秋日,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不過是從大雪紛飛的紐約起飛,來到了倫敦一月份一個較為暖和的日子里。 雖然吹來的風還是帶著些許冷意,但于來自雪原的客人而言這就是一個相當舒適的溫度。他沒有穿著厚厚的衣服, 也沒提著沉重的行李箱, 就像是在下午的沙灘上悠閑散步那樣,出現在了機場的外圍。 “我以為你會直接來英國?!?/br> 等在機場外接他的人這么說。赤井務武前幾天就得到了他的消息, 做好了瑪麗和真純跟他一起回來的準備, 但現在真純都回到學校了,他和維蘭德共同的兒子才姍姍來遲,悠閑地坐飛機從美國來倫敦。 他見到的是成年人外表的黑澤陣——沒有偽裝,但頭發是金發, 從色彩和光澤來看都很像是維蘭德的顏色。 赤井務武想, 幸好juniper還記得這里是倫敦, nid的總部所在地, 倫敦的某些人因為那座游輪和教授的事, 對juniper表現出了十足的敵意……不,應該說是對fafnir, 但現在能被他們當做敵人的只有juniper。 雖然他知道juniper根本不在意這些小事,也不在乎這些人。 “去看了個熱鬧?!?/br> 黑澤陣言簡意賅地回答。 他坐上赤井務武的車, 才解釋了自己去美國的真正原因——“一家曾經為軍隊供貨的手機工廠即將關停, 有人邀請我去看熱鬧和煙花?!?/br> “……你確定只是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