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綜英美] 超英動物園、[綜英美] 金魚的日記、熾音、潯年、[綜漫] 給爛橘子一點中式恐怖、逢春
降谷零:“……” 他覺得更頭疼了。 要不是黑澤真的跟水里的東西有點“交情”,他今天怕不是要死在里面——要知道,就算是烏丸再抓到他,也不一定會殺他,如果可以,烏丸應該更想要活的。 他扶著旁邊的樹往遠處看去,城市的燈火被山林的碧綠覆蓋,從這里只能看到鈴木塔和新東京塔的影子。 “手機還在嗎?” “啊、啊……好像掉在水里了?!?/br> “那我們去最近的加油站,事已至此,先聯系上hiro他們再說。還有,伏特加現在……” 現在是凌晨3:30,長夜將盡。 …… 工藤宅。 赤井務武回來的時候,諸伏景光和赤井秀一正在比對五十嵐寬太的情報,以及諸伏高明從長野發來的資料。 諸伏高明接到弟弟的消息,沒問這里發生了什么,就動身去長野警署找了檔案,把當年的資料拍下來,發送到了諸伏景光手里——理論上是符合規定的,至于手續,這種東西等事情結束后再辦吧。 在這里的都是些“大人物”,但也是今晚始終沒有暴露過行蹤的人,就像諸伏景光和赤井秀一,他們在半小時前參與指揮和狙擊的時候都沒有出現在大森會社附近過,至于赤井務武和水無憐奈,那完全是自己要做誘餌引出敵人獲取情報才被人追殺,現在也是把那些人徹底甩開才回來的。 “有什么發現嗎?” 赤井務武反手關上門,扣好自己的帽子,問。 赤井秀一伸手接住了父親扔過來的東西,回答:“可以說有,關于五十嵐寬太這個人的身份,我們現在認為他就是五十嵐寬太本人,在那個案子里死亡的才是五十嵐遙斗……這是什么?” 赤井務武扔給他的是幾張被血染紅的駕駛證,雖然有兩張上面的照片已經被血染得模糊不清,但通過編號還是能具體確認這些人的身份。 “追殺你們的人?” “被拋出來做誘餌的雇傭兵而已,【c】跟以往一樣謹慎,不可能輕易暴露自己的所在,不過我們確實找到了一些線索?!背嗑畡瘴潼c了點那張駕駛證上的照片,說,“這幾個人用的假身份來源于同一個供貨商,這個專門做假身份的人長期在東京活動,兩年前洗手不干,現在卻重新出現了?!?/br> 這種事應該是東京本地人更清楚一點——赤井秀一這么想著,跟其他幾個人一起看向了諸伏景光。 諸伏景光伸手把那幾張駕駛證拿來,掃了一眼,就說:“新見町的?” “姓氏是小原,似乎被叫做‘寒冬’?!?/br> “那我知道他是誰了,公安里沒有他的記錄,但我還是蘇格蘭的時候跟他接觸過?!?/br> “沒有記錄?”水無憐奈從阿笠博士手里接過一杯水,道謝,聽到諸伏景光的話,不禁問道。 諸伏景光把幾張證件扔在桌子上,去拿自己的手機:“他用的身份很多,也有點背景,偶爾跟‘某些人’合作,我之前在任的時候他一直是個小角色,沒到需要特地找他的地步……我還以為他已經死了,不然不可能讓他這么輕松就退出這行?!?/br> 他說得輕描淡寫,但聲音里就是帶著一股寒意。諸伏景光只用了一分鐘時間跟同事確認情報,就扔下手機,說找到這個人了,從去年開始這人從法國回到日本,改名換姓在米花町活動,明面上已經洗白上岸,現在是幾家商鋪的老板,商鋪從涉谷開到了東京塔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東京塔?”水無憐奈問。 “新東京塔,后天舉行落成儀式的那座?!?/br> “是哪個財團建的來著?” “千葉財團?!?/br> “不熟的財團啊……” “新東京塔有什么問題嗎?”諸伏景光看到水無憐奈表情有點微妙,就問。 “不,我只是聽到落成儀式就有點不好的預感,應該是太緊張了吧?!彼疅o憐奈坐回去,試圖把自己當電視臺主持人多年來的既視感從記憶里擦除,但怎么也擦不掉。 ——因為米花町、高大建筑、落成儀式和重大案件這幾個詞放在一起,它99.99%都是會出事的??! 就算跟這個案件無關,估計到時候也會出事……不不不,我只是個電視臺的主持人,怎么會有這樣的想法,是錯覺,一定是錯覺。 她搖搖頭,卻看到坐在她對面的赤井務武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戴帽子的黑發男人張開五指,手心里不知道什么時候多了一塊生銹的紅色鐵片。那看起來是一塊很普通的鐵片,鋒銳的尖端被磨平,暗色的鐵銹跟鐵片原本的紅色深深淺淺混在了一起。 赤井務武坐在沙發上,說:“其實juniper給過我跟東京塔相關的線索,但很模糊,我也不清楚具體指向哪里?!?/br> “什么時候?”赤井秀一抬頭。 “他變成魚的時候?!?/br> “……?” “這樣東西跟宮野艾蓮娜的終端放在一起,我推測那個終端是juniper從【c】的研究所里找到的東西,里面或許有烏丸復活相關的線索,但全都是難以解讀的研究資料。我已經把資料轉給了志保,或許她能看懂?!?/br> 赤井務武完全忽略了兒子打出的問號,順著研究的話題說了下去。 要說誰能更快地看懂宮野艾蓮娜留下的資料,那只有可能是長期鉆研過“銀色子彈”藥物研究的相關資料并參與了“λ”系列藥物后續研發過程的宮野志保了,單論積累的經驗和閱歷她不如基金會的研發部門,但要說宮野艾蓮娜的研究資料誰能在更短時間內理解,或許就非她莫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