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綜英美] 超英動物園、[綜英美] 金魚的日記、熾音、潯年、[綜漫] 給爛橘子一點中式恐怖、逢春
“我試試?!?/br> 銀發少年把咖啡放在一邊,靠在旁邊的人身上,呼吸很淺,好像是睡著了。 諸伏景光知道黑澤陣沒睡著。 只要一有危險就會從淺眠的狀態里醒來,無論如何也算不上真正的睡著,在記憶不受控的情況下甚至得不到休息,黑澤就處在這樣的狀態里。 他輕輕把自己的外衣蓋在黑澤身上。 “晚安?!?/br> 黑澤陣聽到了,但是沒有睜開眼睛。 行李箱被拖動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來,然后是被匆匆按掉的手機鈴聲、怕吵醒別人而壓低的說話聲、孩子的哭鬧聲,還有不知道誰的手表正在咔噠轉動的聲音。仔細聽去不是炸彈計時器的聲音,就懶得繼續關注了。 這些聲音如同潮水一樣將世界的淺層推到眼前,只是聽到就幾乎能想象出候機廳里正在發生的事。 他很少在這種環境下睡著,除了十三年前那次。 十三年前。 那是他在烏丸集團里待的第七年,這年他二十歲,剛剛成年,跟現在完全不同。 他記得那是春天,三月份,他正在巴黎執行任務。那位先生告訴他,這次任務完成后就允許他回日本,雖然那時候的日本對他來說已經沒什么回去的意義了,但那位先生大概覺得很有趣。 任務完成得很順利,他還有時間去喝杯咖啡,但就在這個時候,他接到了a.u.r.o同伴的緊急聯絡。 不是給他的,是作為最后手段的聯絡方式,按理來說事情不應該如此,身處另一個組織的他也不該管這件事,沒人通知他a.u.r.o的行動,他早就被排除在外,像個局外人,并因此跟維蘭德在電話里吵過好幾次。 他看到死信箱里的訊息,本想通知維蘭德找人處理,卻發現維蘭德的電話打不通了。 二十歲的他站在公共電話亭里,回想起那則短短的訊息,那是某個同伴最后的求救信息。 他跟那位先生說他成年了,想在巴黎玩幾天作為成年的禮物,那位先生同意了。 然后,他回傳了訊息,并在一天后得到了同伴的回應: 「計劃出現問題,目前形勢不明。我們跟總部失聯了。betula(白樺)昏迷,情況不太好。我們的機構里,出了一個叛徒?!?/br> 落款是abies(冷杉)。 a.u.r.o里……怎么可能有叛徒?他們不都是彼此的家人嗎? 銀發的年輕人在巴黎的街角沉默。 他不知道維蘭德有什么計劃,那個人早就不把他當自己人了;他也不知道這是不是陷阱,畢竟機構里有叛徒的情況下,這也可能是引人上鉤的魚餌。 但,他不想再看到同伴死在他能觸及到的地方了。 第100章 鶴鳴于日落時分 確認彼此身份的過程極其艱難, 畢竟他們已經很久沒見了,黑澤陣也不清楚現在a.u.r.o的暗號。但即便如此,在看到他的時候, 他的同伴們還是立刻就認出了他。 “你、juniper?你不是七年前就死了嗎?!” 啊。是這種認出呢。 黑澤陣知道維蘭德跟其他人說他已經死了, 他也無權反駁,畢竟現在的他身處另一個組織, 也不適合再接觸a.u.r.o和隱修會相關的事務。 “……跟死也差不多了, 維蘭德不讓我聯系你們任何人?!?/br> 他望向躺在床上的人——betula(白樺),真正的名字是阿法納西,比他大七歲。阿法納西是個身材高大的斯拉夫人,頭發是很淺的淡金色, 眼睛是很灰的藍, 現在他的臉色比以往還要蒼白, 整個人就像是剛從水里撈出來的一樣, 冷汗浸透了衣服。 這位在之前的行動里受傷的同伴說abies出去了, 很快就會回來,他說到這里頓了頓, 又笑了,說:“在確認安全之前, 他不會回來?!?/br> 現在的他們不能相信任何人, 就算是多年沒見的同伴, 黑澤陣也清楚這點, 因為他來這里也冒著極大的風險。 他帶了必要的藥和一些手術工具,但阿法納西的情況還是遠遠超出他的預計, 子彈穿過了阿法納西的肺部, 他能活到現在簡直是個奇跡。 在動手之前,他還是告訴阿法納西:“我可沒有手術執照?!?/br> 但金發的年輕人只是笑著回答:“那abies追殺你的時候你記得逃跑, 他可是好不容易才把我救出來的?!?/br> 阿法納西到這種時候還記得開玩笑,黑澤陣知道他一向樂觀,這人在被做手術的時候甚至能念兩句詩。雖然過程極其艱難,但幸好半生不熟的醫生和過于樂觀的病人運氣不錯,沒讓死神來敲開他們的門,敲門來的人是他們的同伴。 這里是巴黎一個相當不起眼的小旅館,不起眼到老板前幾天被警察抓走跑了也沒人管,住客們倒是很習慣地繼續住,反正大家都不怎么關心彼此的生意。這里的環境當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但起碼不會被調查身份。 不知道這兩位同伴做了什么約定,abies回來的時候已經基本確定他是自己人,但開門的那一刻還是盯著他看了半晌,才說: “juniper,原來你還活著啊?!?/br> 黑澤陣覺得這話好像在哪里聽過了,雖然是意料之中,但他還是打算吐槽: “等我回去的時候不會每個人都要問一遍吧?” 另外兩個人都愣了一下。 他們對視了一會兒,好像在交流某些情報,阿法納西搖搖頭,反手關上門、正將自己身上層層包裹的“偽裝”脫下來的abies卻不贊同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