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書迷正在閱讀:AI崽崽也能是團寵、炮灰皇子卷土重來、重生死誰也不能死我、變成喪尸后她被圈養了(NPH)、雙選題(1v2,兄弟蓋飯H)、褪色劑(DS 1V1)、濯仙(雙性、NP)、一片桑(狗血骨科1v1)、[名柯同人] 烏鴉折疊、[綜英美] 超英動物園
“一年不見燕師叔出手,這陣法造詣是越發精妙了?!币媾娣Q贊道,往年第一輪選拔總是難以避免傷亡,今年迷霧的道路似乎有特定指向,沒有一個跌落山下,直至目前無一人傷亡。 “哎,糊弄人的小把戲——”燕弘新聞言只是一笑,他的確已經可以精準控制幻陣中的細節,將要邁上更大的境界了。轉言道:“這些年能稱得上實力大漲的還得是簡師弟——” 雖說做了修士有超凡能力,但境界長期不能精進自然逃不過天人五衰。簡波二十多年前止步于金丹,他是三靈根,相比起同門的長老們天賦就差了一大截。當年師傅收他為親傳弟子也是因著受人所托,他的靈根難以支撐他進入更高的修行層次,在難以寸進的日子里,手下天賦極佳的徒弟境界都超過了他,同期的師兄弟也成了各領域的頂尖修士。 沒想到這些年突然迎來轉機,搖身一步進入元嬰,也成了修真界少有的強者。 簡波啞著嗓子謙虛:“運氣好罷了?!?/br> 各山弟子也守著投影均是看得津津有味,或是細品著這些人的神情,或是感慨于宗門選拔屢見不鮮。 看著橋上的待選者,由猶豫轉為恐懼的神情,最后逃命似的轉身跑走是紛紛樂了,他們互相對視眼中帶著得意:“這是一屆不如一屆,咱們當年可沒這么狼狽吧?” “我當年沒考這個不清楚,不過有些的確是好苗子?!币灿心柯顿澷p看著橋尾逐漸匯聚的一撥人的乾元宗弟子。 “不知道他們幻境里看到了什么,居然也沒掉下來的,真是可惜——”還有以湯越池為首的那些弟子,他眼神掃過去那人立馬閉了嘴陪笑說:“不過論起風采還是湯師兄當年更盛?!?/br> …… 第一場選拔剩余人數——37人。 第017章 入門選拔2 第二場考驗的提示在橋頭石頭上,僅有四個字。 【高山之巔】 此處原先是傳送陣,但在場無一宗門弟子更無感應令牌,傳送陣自然無法使用,想要前往山巔只得徒步往上爬。 第二座山遠處看是雄峻挺拔,極為陡峭,直指天空—— 乾元宗弟子們此時也看到了這四個字,頓時就失去了興趣。 “都散了吧散了吧,明天再來看吧——” “在這座山采過靈草的都知道這山可不是一時半會兒能爬到頂的?!?/br> “別說采靈草,剛進宗門時候我還在這山上迷路了快五天呢?!?/br> “那沒辦法,過了山腰的巖石區域到山頂就是積雪了,那里的路咋看都是一樣的?!?/br> “誒別走啊,你不想看他們是怎么嗷嗷喊著要回家的?” “看——那怎么能不看,我想起來了,山上好像還有野獸?!?/br> “嘖嘖,一邊餓肚子一邊被餓肚子的野獸追,路也不好走,有的地方還爬不上去,參與這屆選拔的,慘咯——” 即使是站在山腰仰頭看山頂都覺得是不可能的程度,待拔者們也無人說放棄,十分默契地三兩成群往山上走了。離開了地勢平緩的傳送陣附近,從直行到身體傾斜,再到讓人無處下腳,有人拿出了隨身攜帶的匕首插進巖石縫隙,借力往上攀爬,也有人扣著并不穩固的巖體凸起,手指磨出血泡。 猴子似的喬茂手腳并用,速度不比別人慢,因著十四五歲的年紀,還帶著頑皮,他腳尖點地踩著一丁點巖面落腳,另只腳還在往上蹬,轉頭沖唯一的熟人林修逸笑道:“道友你快來,還挺好玩的——” “的”的字音都沒落下,林修逸就見他腳下的巖石顆粒大片往下掉,他毫無所覺地回頭尋巧勁兒,正準備往旁邊的石頭蹬—— “啊——”地一聲嘹亮慘叫。 眾人以為出了什么事兒,紛紛在百忙之中抽空回頭看向他—— 只見,撲簌落下的土石邊,少年被高大的青年提著一只腿,懸空在離地兩寸的空地上干嚎,因著衣裳算不上緊身,此刻他被牢牢地兜在衣服里。更令喬茂感到恐懼的是,褲子的繩結似乎有了松動,正在一點點脫離臀部的位置。幸好林修逸也同步感知到了布料與腿的分層下墜,把他就地放了下來,喬茂一骨碌爬起來重新系褲子,也沒抬頭關注別人,只感動地望向林修逸說:“道友你力氣可是夠大的,這回又救了我該怎么謝你才好——” 見他安然無恙,林修逸偏頭說道:“不必客氣?!?/br> 只是這股調皮勁讓他忽然想起了林鴻瑜—— 剩下的四千多米海拔對林修逸來說仍舊沒有難度,他覺得自己只需高高一躍,借力起跑,保守來看,半個時辰以內就能上山頂。 但在無處不在的投影石邊,這種法子顯然太過高調。他還想調查林尋松是怎么離開修真界的,他見過林尋松拿劍,那股熱情不似作偽,林修逸覺得讓這么個人離開修真界顯然是有些原因。而原因尚未探尋出來,在對方是人是鬼,實力也尚未展露的當下,提前暴露自身實力可能會讓對方投鼠忌器,進而行事畏縮——這可不是林修逸想要看到的。 這邊系褲腰帶的喬茂突然想到了個點子,他解了腰帶,把褲子兩邊綁好,雖有脫落風險,但他想要一試。 說干就干,喬茂蹲下挑了塊扁長的石頭,拿腰帶一端牢牢綁上,試了松緊,后退兩步招呼道:“道友你且后退一步,我試試這把奪命鉤索——” 林修逸看了眼他手里衣帶與石塊組成的“奪命鉤索”后退幾步,就地取材,也算得上隨機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