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周遂生此時正立于堤壩上,衣衫盡濕,面色凝重,他雖已五十有余,身形卻依然挺拔,眉宇間滿是憂愁。眼下形勢嚴峻,一旦堤壩失守,整個陽城縣都將陷入洪水之中。 見到二皇子一行人策馬而來,周遂生連忙從堤壩上快步迎下,向二皇子一禮:“拜見殿下,臣周遂生有負圣恩,未能護住城池,還請殿下賜罪!” 二皇子揮手示意他起身,目光銳利地掃過堤壩與奔涌的洪水,沉聲道:“周大人不必自責,此乃天災,非人力所為。最要緊的是護住城池,保百姓安危。你立刻調動所有能用的兵力,優先穩住堤壩!我帶圣旨而來,倘若形勢有變,便與你一起護百姓向西南撤離,繞道去穎洲暫避?!?/br> 周遂生忙不迭上前,匍匐叩首:“臣周遂生,叩謝二殿下!” “趙參將?!倍首映谅暤?。 “末將在!”趙毅策馬上前,聲音如洪鐘。 “即刻領兵前往河口縣,務必安撫城中百姓撤離,先護婦孺老弱,切莫貪功冒進,違令者,當依軍法嚴懲?!倍首拥?。 趙毅抱拳一拜,“末將領命,定不負殿下所托!”言罷,轉身領兵疾馳而去。 二皇子看向工部的官員們,“你等即刻勘察河堤損壞處,另修建一百頂草棚供災民落腳?!?/br> 又對周遂生道:“周大人,城中百姓之安置,還須仰賴你等協同,此乃當務之急。將滄州糧倉打開取糧賑濟,若有不從者,按律嚴懲?!?/br> “臣遵命!”周遂生顧不上客氣,急忙領命而去。 簡寧一直默默觀察,此時緩步上前,輕聲道:“殿下,滄州地勢平坦,且少有樹林,雨水稍微大些都有河水泛濫之險,若不加以整治,恐日后災患不斷?!?/br> 二皇子何嘗不知,聞言頷首道:“此言極是?!?/br> 林雪衣看著洪水泛濫的四野,“待這次洪災過去,可讓滄州駐軍和知州栽種喬木,或有奇效?!?/br> “滄州多蘊鐵脈,藏于深山,因采伐礦脈,林木已稀?!倍首訃@了口氣,望著城外的風雨,神色凝重。 簡寧看著二皇子的側臉,忽然意識到,此時不嬉皮笑臉的二皇子,倒真有為民著想的明君氣度了。曾經以為他不適合做皇帝,如今看來,也許只是沒發現他沉穩謀算的一面。 怪不得林雪衣這么聰明的人都能死心塌地的追隨二皇子,原來不僅僅是因為二皇子出手大方,亦在于他確實心系民生。 簡寧領了增加粥棚的差事,與滄州的幾位都吏去糧倉取糧,可到了之后才發現,滄州的糧食本就所剩無幾,因這場洪災持續太久,滄州州府開了幾十次糧倉,如今剩下的糧食,還不夠半城人吃三日。 就算把二皇子帶來的糧食都用盡了,也撐不過半月,而災民日漸增多,照此下去,災民流散為盜,豈非亂象叢生。 簡寧指了一個衙役去給二皇子傳信,二皇子知曉后讓那衙役傳信回來,將京城帶來的救濟糧打開,先撐幾日。 在旁的一個四十來歲,身材精瘦的都吏摸了摸胡子,悄悄拉住了簡寧,將人引到糧倉一角說話,簡寧瞧著他神色鬼祟,似有話要說,也就任他拉去了。 小胡子都吏等外面的人都走了,才低聲道:“拜見仙師大人,下官乃滄州都吏,早些年家中有些銀錢,捐了個小官當當,大人勿怪?!?/br> 這話說的,好似簡寧能從他臉上看出他這官是捐出來的一般,簡寧稍眨了眨眼,便開門見山道:“都吏不必自謙,不知找我所為何事?” “大人有所不知?!倍祭羝沉搜鄞巴?,見四下無人,便微微挺直了背脊,聲音也隨之抬高了幾分,“此次災民涌至數萬,單憑二殿下帶來的銀錢,只怕杯水車薪。前些時日,我們每日所發糧秣不過數十石,混著麥麩熬成稀粥,于六大縣開設一百二十個粥棚,卻也難以為繼。照此情勢,恐怕再有幾日,便會告罄,屆時如何應對?” 簡寧假作思忖片刻,道:“都吏有別的法子,不妨直言?!?/br> 第79章 都吏笑了笑道:“滄州自古貧苦,城中連富戶都沒有幾家,因常年開采礦脈,由官府嚴控,銀錢并不在百姓手中,知州大人此前早已敦促富戶捧心施恩,捐資賑濟災民,可收來的銀錢和糧食遠遠不足?!?/br> 簡寧瞧著他,心中了然,都吏平日執掌瑣事,然愈是從小處著眼,愈能察覺全局之弊端。 “若是不嫌下官蠢笨,倒有一個法子,大人不妨一聽?!倍祭舻溃骸皩嵅幌嗖m,一月前,滄州城來了一位鹽商,正是徽州有名的富戶盧家,這徽州鹽商盧老爺來滄州開鑿鹽井,一個月前尋了知洲過了名目,備齊工匠后,正要開井,不料遭遇洪水,只好收工作罷,洪災愈發嚴重,盧家家主不甘心打道回府,又等了半月,仍是無果,至今被困在城中?!?/br> 話說到這里,簡寧就徹底明白了,鹽商須赴邊塞納糧,再由官府發鹽引,鹽引每張領鹽一石,這盧家多半是跟知州說了要開鹽井,等鹽井開工后,他順道去北疆渉奇關捐糧,獲取鹽引,如此大約三月時間,便能轉道回滄州拿著鹽引取鹽。 換句話說,盧家此時應當銀錢齊備,若是能勸盧家慷慨解囊,想必要比勸滄州城那些沒幾個家底的小戶捐糧容易些。 “盧家若是想捐,怎會等到今日?”簡寧覷著那都吏的神色,剛好,那都吏也在打量他,兩人心照不宣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