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書迷正在閱讀:被養大的真少爺強取豪奪、作精美人,戀綜爆紅、重生后我讓渣攻火葬場了、穿為渣了大佬的小少爺后、反派他越救越黑化、[穿書]抱錯金大腿、和金手指大佬網戀了、穿越之男妻當家、天上星[電競]、網游之地獄龍騎
李一程在旁邊問道:“江夫子,您不用這么拘謹。我跟明川來,一是想給侄兒找個學塾,一個是想了解一下咱們吉澤縣的學塾情況。除了您這里,咱們縣里還有幾家學塾?” 江夏生聽到李一程直接喊曾明川的名字,十分自然親近,再聽他叫曾明川的侄兒為侄兒,心里不禁猜測起他的身份。 李一程沒有給他解釋,只是看著他,等他的回話。 江夏生穩了穩心神,道:“李師爺,說句大言不慚的話,吉澤縣里最大最正規的學塾就是我這里了。其他還有幾家,都是夫子在家里辦學,收的學生更少,一般是三四個,沒有多的?!?/br> “學塾這么少,是咱們縣城里的讀書人太少嗎?” “是也不是?!?/br> “此話怎講?” “咱們吉澤縣因為山多地少,百姓們種糧食吃不飽,更希望孩子能考上功名,不再做泥腿子,所以十分重視孩子讀書,也都希望孩子讀書。就近幾年,咱們吉澤就有過幾位舉子,幾位秀才。但因為吉澤連年水災,吉澤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他們大多就離開了吉澤。普通百姓可以逃荒,他們身負功名,更容易在別處落腳,所以吉澤有過讀書人,但現在留在吉澤的卻不多。城里的情況還好些,聽說城外的鄉村,好幾個村子才有一家學塾,學塾名額有限,很多孩子到了讀書的年齡卻讀不了書?!?/br> 李一程聽江夏生嘆氣,聽出他的遺憾。 “江夫子,您覺得每個孩子都應該讀書嗎?” “當然!”江夏生毫不遲疑的說,“每個孩子都應該讀書,讀書才能懂道理,知廉恥,哪怕不是每個人都能科考做官,也都應該有讀書的權利?!?/br> “江夫子說的對!” 李一程沒想到江夏生一個古代人,居然有這么先進的思想。 他熱切的看著江夏生道:“江夫子,如果在縣里建一個學塾,讓全縣的孩子都有學上,可行嗎?” “大人想要在縣里建一個學塾?” 江夏生驚訝的看向曾明川。 曾明川無奈的看了眼李一程,在家里可沒說過這個。 但被江夏生看著,他只能道:“我確實有這個想法,但不知道現在最困難的地方在哪里?!?/br> “最困難的自然是沒有足夠大的地方??!” 江夏生脫口而出,“咱們吉澤縣,雖然不大,但適齡讀書的孩子總有幾百個,去了沒有錢讀不起的,也有一兩百個。一個班十個孩子,就要二十多個房間了?!?/br> 李一程在他停頓的時候插話道:“一個班的學生可以適當增加些,不超過三十個就可以。那樣可以節省房間和夫子。咱們的學生一般讀幾年?” 江夏生還停留在三十這個數量上,“這么多孩子,一個夫子能教的了嗎?” 李一程笑起來,“當然。一個班三十個孩子,設一個班主任,全面負責孩子們的紀律和安全,班主任可以負責教經義,再設一個教算術的夫子,一個教武術的夫子。三個夫子管三十個孩子,并不累?!?/br> 江夏生低聲估算,“一個班三十個學生,如果招一百個學生的話,需要分三個班,每個班三個夫子,要九個夫子……” “不需要九個夫子,四個夫子就夠了?!?/br> “???為什么?” “除了每個班教經義的班主任夫子,教算術和武術的夫子全校只要一個就夠了。因為算術和武術一天只要一節課就夠了?!?/br> “還能這樣?” 見江夏生懵懂,李一程問道:“你這里小班一天上幾節課,幾個時辰,大班幾節課,幾個時辰?” “小班巳時準時上課,江半個時辰休息一刻鐘,再講半個時辰放學。大班辰時中過來,一上午三節課,也是講半個時辰休息一刻鐘。下午未時上課,申時下課?!?/br> “小班還好,只有兩節課,孩子們還能堅持。大班的話,你給他們上這么多課,一個是你累,再一個孩子也覺得累。所以,在上午插一節算術課,下午插一節武術課,是不是可以換換腦子,勞逸結合?” 江夏生好半天沒有說話,隨后一拍桌子,“李師爺說的極是!換一節課上,孩子們不會覺得乏味,夫子也能歇一歇?!?/br> “只是,從哪里找算術夫子呢?” 李一程道:“算術夫子和武術夫子江夫子不用cao心,我能給解決。我擔心的是經義夫子。就按一百個學生算,最少要三個夫子,為了穩妥起見,總要多招幾個夫子。江夫子可知咱吉澤能找到多少夫子?” 江夏生蹙起眉頭,“學塾的夫子必須有功名,據學生所知,咱們吉澤現在秀才有好幾個,舉人只有兩個,但他們不一定肯答應當縣學的夫子?!?/br> 第228章 【228】衙門有錢嗎?【一更】 李一程原本想說老師不一定非要功名,但聽江夏生說吉澤有好幾個秀才和舉人后就沒有開口。又聽他說那些人可能不愿意當老師,不由得問道:“他們為何不愿意當老師?每個學生都會交束修的呀!” 江夏生又苦笑起來。 “大人不知,如今吉澤百姓生活艱苦,有錢人都請了先生在家里教。像我這種,教的學生多,每個小班的學生一年只收五百個銅板,大班的收一兩銀子一年。這樣算起來,我一年收十二兩銀子,聽上去不少,但平均到每個月,才一兩銀子,實在是不多。正因為我收費低,所以才有這么多學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