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書迷正在閱讀:被養大的真少爺強取豪奪、作精美人,戀綜爆紅、重生后我讓渣攻火葬場了、穿為渣了大佬的小少爺后、反派他越救越黑化、[穿書]抱錯金大腿、和金手指大佬網戀了、穿越之男妻當家、天上星[電競]、網游之地獄龍騎
這、這……沒想到林澤民跟他想到一塊去了,卻比他周全的多。 “林先生思慮周祥,并且愿意以身涉險,朱某佩服,更替嘉陽數萬百姓感謝先生?!?/br> 林澤民淡淡道:“不必謝我,我也是受人所托?!?/br> “受人說托?那人是誰?” “那人不想拋頭露面,所以才讓我來見大人,大人不要強人所難?!?/br> 林澤民不想說,朱陽也不勉強。 “就按林先生說的,明天我制定出一個章程,到時候派人去請林先生和你的幾位徒弟?!?/br> “朱大人放心,我等定不推辭,完成使命?!?/br> 第171章 【171】府城之行 跟曾明川預料的差不多,他們到了建德后,當天晚上住在客棧,第二天去見的知府大人。 從客棧到府衙,短短一刻鐘的距離,依然能看出府城的繁華。 陳九章是個愛熱鬧的,看著街上的景象道:“要不是明天就要回去,我真想在這里逛一逛?!?/br> 他們回去也是由衙役護送,要跟縣令朱陽復命。 曾明川道:“明年才去參加會試,這段時間足夠你帶嫂夫人來逛?!?/br> “算了,她有了身孕,不能勞累?!?/br> 知府衙門比嘉陽縣衙門更加高大威武,更有年代感。 知府張庭彥,五十多歲,圓臉細眼,稍有些發福,笑起來的時候十分和藹,沉下臉來也有幾分威嚴。 萬名府今年一共中了二十五名舉人,最年長者衣年過不惑,最年輕者是曾明川,十七歲。 賀玄是亞元,曾明川第四,陳九章第五,三人都年紀輕輕,一表人才,而且三人都來自嘉陽的鹿鳴書院,嘉陽縣和鹿鳴書院也跟著出了風頭。 張庭彥對嘉陽縣朱縣令和鹿鳴書院院長給了很高的評價。 其他縣鎮的舉子不由得看向嘉陽縣的三人,心中詫異,嘉陽縣名不經傳,想不到人才濟濟。 慶云縣今年中了四名舉子,心里很不服氣,雖然他們幾人年齡偏大,名次并不靠前,但人數上占優??!知府大人為何不表揚他們? 因為建德的地理位置原因,城外并沒有災民。 但張庭彥是知府,消息靈通,第一時間就得知了災民的消息,跟幾名舉子確認。 聽著幾個舉子的回復,曾明川了解到,災民從寧澤一路走來,好幾個縣城都有災民。嘉陽縣因為離寧澤遠,人數還不算是最多的。 張庭彥詢問了眾位舉子對于災民的看法,有名舉子說,災民都是大齊子民,無論到了哪個縣,哪個縣的縣令就應該將他們收入城內,給予安置。 他的說法得到幾人的贊同。 張庭彥問道:“要是縣中沒有足夠的糧食,沒有足夠大的場所,該如何安置他們?要是災民們帶有疫病,又該如何防治?要冒著危險將災民收入城中嗎?” 幾名舉子面現窘迫,只說考慮不周。 又有舉子道,災民不能入城,應該給他們糧食,讓他們返回家園。 “要是他們不走呢?” “不走的話,可以派衙役趕他們走!” 張庭彥搖了搖頭。 他看向曾明川等三人,心道,如果嘉陽縣令朱陽所說不虛,曾明川三人的成就恐怕會在這些人之上。尤其是曾明川,不光學識、見識、思想不凡,還是在皇上那里掛了號的。 張庭彥的心思很快轉了一圈,有了計較。 他不由得想起桌子上堆著的文書。 有災民到達的縣城的縣令都很發愁,好幾個縣令都給他發來了文書,名義上是匯報情況,實際上是請示和求救。 字里行間都是哭窮,說是縣里沒錢沒糧,無法安置災民。 張庭彥氣的拍了桌子,這些人都是怎么當上縣令的?書讀到哪里去了?這么多年做什么了?這點兒小事兒都做不好? 他正要回信好好訓斥那幾位縣令,嘉陽縣令朱陽的文書到了。 他以為朱陽也是跟他哭窮求助的,沒想到卻不是。 朱陽先是說明城外來了災民,他思考了幾天之后,才想出了這個策略,希望知府大人給予一定的建議和支持。 張庭彥看過朱陽安置災民的措施之后,不禁叫好! 難怪嘉陽縣能一下子出三位舉子,曾明川會獻上堆肥之法,朱陽確實是干實事的。 張庭彥收起心思,對一眾學子勉勵一番后,便帶著他們去了舉辦鹿鳴宴的園子。 知府的府衙跟縣令大人的后宅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大了好幾倍,亭臺樓閣,小橋流水,雖然是深秋,卻也能看出景色的雅致。 曾明川謹記李一程的話,不敢喝醉,所以沒敢喝太多酒,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 他沒有喝醉,賀玄和陳九章卻都喝的有些多。 他扶著陳九章,嘉陽縣跟來的衙役幫忙扶著賀玄,送他們去了落腳的客棧。 聽著陳九章和賀玄此起彼伏的呼嚕聲,曾明川沒有絲毫睡意。 今天得到了考中舉人后的賞賜,出乎他意料的是,這次賞賜居然是三十畝地,遠超他的預期。 而且,這三十畝地可以在嘉陽縣轄內任選。就是說,只要是在嘉陽縣內,無主的土地都可以選。 他當然要選在望山村里的,去地里方便,那十畝學田旁邊還空著一大塊地,選那里也不錯。有了這三十畝地,他一共有了四十多畝地,是望山村里土地最多的人家了!望山村不大,每家每戶也就十幾畝地,最多的像趙永平,劉大成家,也就二十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