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自立強人
神龍的出現令吳玉剛似乎找到了依靠,可是神龍講完話忽然消失,吳玉剛感覺到有些失落。畢竟有個可以談心的人可以解決自己很多身心的問題。而自己身心中的很多問題又不是可以隨便與任何人可以說的。人總是有三六九等和遠近之分的,與任何人都掏心窩子的后果是令人難以想象的。 晚霞的余暉映照著幽靜的山間和樹林,吳玉剛在樹林中卻也感到了歸家之感。雖然很多事情還沒有解決,可是自己卻也沒有什么好辦法,只得先放一放再說了。雖說到家了,可是吳玉剛提起進家門卻有些撓頭,因為如果父母問起來,自己不知如何答對。 過家門而不入,似乎只有像大禹治水中的大禹那樣的人才有。其實,大禹過家門又何嘗不想進入呢?只是其治水未成,功業未見,家中卻也只有妻子一人,怎能被別人笑話自己戀家呢!可是,吳玉剛卻不同。家里有久別的父母,父母在,子不遠行。似乎是中國流傳已久的孝道。這樣的孝道是很難違背的,畢竟父母養育自己成人,親恩是不能不回報的。大禹家中要是有父母健在的話,他能過家門而不入嗎??? 吳玉剛雖說對于回家有些矛盾,但畢竟已經到家門口了。這小山村的親切感讓其揮之不去。不回家又能去哪里呢?父母也曾經教育自己,無論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記自己的家鄉,因為這里有養育自己的,土地父母親人。家是溫馨的港灣,即使遇到再大的挫折,在家里,身心都會得到撫慰和理解的。 深秋的季節,天黑的是很快的。天色漸黑,吳玉剛穿行在這熟悉的山間小路上。此時村中的**多都在吃晚飯了。勞動了一天的人們,此時正溫馨的團聚在家里,安心的吃著晚飯。也許這就是農村不同于城里的地方。城里人為了生計總是在人世紛擾中奮斗,尋找著自己的價值。而農村卻不同。在農家,只要人勤快,不趕上天災,便能很好的生活,因為人勤地不懶,只要勞作便有收獲。 吳玉剛一進家里的院門,高聲叫道:“媽!我回來了!”這熟悉的聲音打破了屋內安靜的氣氛。 家里人正圍坐在桌前,吳玉剛的母親聽到叫喊聲,對吳明言道:“我怎么聽到小順子在叫我呢?你聽到了嗎???” 吳明正在吃飯,頭也不抬的言道:“這大晚上的,你聽錯了吧!別再想兒子想壞了!” 吳明的妻子,吳玉剛的母親有些不高興的言道:“剛才就是聽到有人說話了,要不出去看看?!?/br> 正在這時,吳玉剛挑起門簾,走進屋內,平靜的言道:“是我回來了!” 吳玉剛的母親看到兒子回來了,高興地合不攏嘴,上下打量著兒子,嘴里不停地說著:“長高了,師哥大小伙子了,還頭出一股仙氣。怪不得人們傳說你是神仙呢!” “我看你這也是受刺激了!那些人不說人話,你咋也說這了!”吳明責怪著妻子。 而一旁吳玉剛的弟弟和meimei似乎還沒有忘記哥哥曾經帶回的鮮果,問哥哥尋找著禮物,吳玉剛只是笑了笑,告訴弟弟meimei不要吵,趕快吃飯吧!弟弟meimei見狀,無可奈何,只得有些心中不甘的哼唧著,坐回了桌前。 爺爺奶奶雖然老了,不怎么言語,可是見到這個大孫子回來了,非常高新。老兒子大孫子都是老太太的命根子,雖說吳玉剛排行老三。但這個孫子畢竟是吳家改變一脈單傳局面的人。老兩口對孫子噓寒問暖,不知說些什么好。 吳玉剛的母親被丈夫搶白了幾句正在辯解:“別人說我兒子,我還與他們辯理來著。這些人怎么能那樣說我們家里人呢!你可也真是的,我若不這樣說,兒子又怎會知道外面是如何說他的呢!”說著,便轉過臉來,看著剛剛進家門的吳玉剛,不時地詢問著:“怎么沒把那兒媳婦帶來呢?我早就想見見這個沒過門的兒媳婦了!沒事的時候,我就為你們準備結婚的物品,都收在箱子里了!” 吳玉剛聽著父母的話語,心中傷感。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傷感的心情,不免露出難過之色。雖說已成神仙之體,也是能夠頂門立戶的大人了??稍诟改秆壑?,自己的孩子永遠都是孩子。 知子莫若父,母親的心更細。父母怎會不了解自己的子女呢!吳明不善言辭,可是看出了兒子有心事,只是不知如何詢問,只得使眼色與妻子。在一旁讓兒子坐下吃飯。 吳家里里外外的大事小情都是吳玉剛的母親策劃,與父親一起奔波勞碌,經營著這個家庭的生活。這個吃苦耐勞的女性,卻也是婦女的典范。 母親詢問著吳玉剛:“怎么!難道有什么事情嗎?回家應該高興,遇到事情就和我們說,你畢竟還有很多事情不懂?;蛟S我們能給你參考參考,雖然你讀書多,可是人世間的事情,有很多都是書本上沒有的!” 吳玉剛聽到父母的詢問,心中難過。臉色有些鐵青,默默地言道:“也沒什麼!自從上次回來,我按照您的話,回去幫著楊家除暴安良了!” 母親言道:“那好!怪不得外面有那么多關于你的傳聞呢!我只到是同名同姓呢!原來是真的,這樣也好,省的那些武林中人找上門來?,F在我們這里過的可安靜了,沒有什么危險。楊家怎么樣了!” 聽到母親的反問,吳玉剛壓住心中悲憤的情緒,又害怕富擔心,平和的言道:“沒事,現在太平多了。很少有人去找太極門的麻煩了!” 母親言道:“那就好!既然沒事了,咋不把你媳婦帶回來呢!是為這個不高興嗎!還是他們看不起你?” 母親這樣一問,吳玉剛憤然言道:“這楊家人真是忘恩負義,我對他們這么好,可是他們卻把我轟出了門外。您說氣人不?,F在他們知道太平了,便把我踢出門外,這哪里還是什么好人家。我給那沒過門的媳婦倆顆人參,他們偏說是破草根,給扔了出來。還把曾經給我的定情玉佩扔給了我,好像我有多臟,怕沾染了他們一樣!” 吳玉剛的母親聽了吳玉剛的話語,大惑不解。不禁追問道:“世間真的有這么不講理的人嗎?練武的,也應該通情達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