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天道仁情
聞聽到喊叫之聲,眾人圍攏了過來,一看究竟。 只見這個倒在地上的日本人,呼吸均勻,腿上受了些輕傷,脖子上有一道血痕,是被銀針劃傷的。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受傷之處。只不過是被這異常的場面嚇得昏厥了過去。 一個太極門的人不知是在追問還是在思考,口中喃喃的說道:“這個人如何處置呢???這是個找上門來的日本狂徒。危險的人物,處置不當后患無窮?!?/br> 吳玉剛也在思考著,雖說是個異邦匪徒,殺之沒有什么異議??墒蔷热艘幻鼊僭炱呒壐⊥?,此人或許還可以挽救。多個朋友多條路,何必多結一個冤家對頭。況且這些武士崇尚武道,并非俗世之徒。 這時一旁的楊明鑒高聲對那個自語的太極門人說道:“武掌門,此事還要勞煩你了!我們先處理了這個現場,然后把這個受傷的人帶回村子里,慢慢問問。有吳玉剛這個高手在此,你還怕什么呢???” 眾人聽到有人出謀劃策,心中安靜了許多。畢竟事情是要處理的,那能放著看著呢??? 這個被稱作武掌門的人聽到楊明鑒所說有理,于是對這些自己手下的門徒說道:“我們把這里處理干凈!” 隨著這位掌門人的一句話,十幾個小伙子把這些日本人的尸體拉到了密林深處,用這些人的武器刨著坑,倒是也沒有虧待這些異域武士,都被深埋厚葬了。 那個昏迷的日本人,小林秀男早已經被駕到一旁,靠在一塊山石上。在眾人忙亂之際,山間的清風讓這個日本武士蘇醒了過來。這個武士慢慢的睜開雙眼,吳玉剛就守在身邊,而那些死去的武士已經消失了。 小林秀男環顧著四周,還沒有開口。吳玉剛俯下身,對這個武士言到:“你還活著!會說中國話嗎???” 這個武士死死地盯著面前這個殺死自己同伴的中國人,用生硬的中國話說道:“是你殺死了我們的武士,我也不想活了。你動手吧!”說罷,閉上了雙眼。 吳玉剛面對這個表現堅決的日本人,心里倒是也有些佩服其不服輸的這種精神。只不過覺得這種精神有些極端罷了!難道輸了戰爭就都去死嗎??? “好好好!要死很容易!不過要和你說清楚!”吳玉剛立起身對小林秀男說著,“你武士的精神確實讓人佩服,不過,作為一個武士來到這里擾亂別人平靜的生活就不對了!你懂得嗎!這是侵略!” 武掌門在密林深處領著弟子處理著那些死去的日本人。楊明鑒擔心吳玉剛的安危,在小林秀男不遠處踱著步,思考著事情。 聽到這個日本武士的話,楊明鑒走過來,對吳玉剛說道:“別和這種人廢話了!他要死就給他個痛快得了!免得以后又生事端!” 吳玉剛笑了笑,對二叔言到:“您不了解這些人!我是想看看這些人到底是什么樣的意識!什么能讓他們為之連死都不顧?!?/br> 小林秀男閉著眼睛,默默地聽著二人的談話。覺得這個年輕人倒是很通情達理。 楊明鑒聽到這樣的話語,心中也不免疑問起來。確實是這樣的道理,為了勝敗就去死,這樣的想法確實固執了些。是什么能讓他們如此醉心呢? “你們來這里,山高水遠,你不考慮你的家人嗎?”吳玉剛又耐心的詢問起來,“看樣子你應該成家了,你就不為了你的妻子和孩子考慮些什么嗎?” 小林秀男聽著吳玉剛充滿人情的話語,想著家中年輕的妻子和孩子。淚水從緊閉的雙眼中流了出來。 吳玉剛看到這個武士流淚了,知道觸動了其傷心處??墒瞧錇楹蝸泶舜_實是個疑問。 “沒什么!我不會殺你的!有事情就說出來!傷心是沒有用處的!”吳玉剛愛心的勸解著。 “誰不想要平靜的生活??!”小林秀男大叫著,“都是這些武士!害的人有家不能團圓!” 楊明鑒聽到這個日本人的大叫,也湊過來,和藹的說道:“別激動!有話慢慢說!說清楚我們就放你走!” 求生是人的本能,誰不想好好地活著呢?即使是短短而痛苦的幾十年。小林秀男講著自己的身世。 他本來有個幸福的家庭,經營著一家壽司店。生活安定祥和,可是那是一個武士橫行的時代,只有武士才是正真的男人。只有武士才是社會的中堅。因此總有一些日本武士依仗自己的身份,到店里吃白食。 面對這樣的現實,小林秀男也是無能為力??磥碇挥谐蔀槲涫?,才能不被別人欺負。于是小林秀男和父母妻子商議,自己去修習忍者,這樣一個真正的武士之家就可擺脫被欺負的局面。也只能如此了!家里人同意了小林的想法。 這個小林秀男倒也是個武術天才!幾年時間進步飛快,在所有山本純一郎的徒弟中也是佼佼者。家里也不被人欺負了??墒沁@個山本卻是一個好戰之輩,打遍日本,卻又想戰勝世界。中國是武術之邦,這些人第一站就選擇了中國,走遍了幾個省份,卻也沒遇到敵手。 常在河邊走沒有不濕鞋的,山本想找到中國民間的高手決一勝負,卻殞命于此。 小林秀男訴說完自己的事情,望著已經圍到身邊的太極門人。 吳玉剛還是不解,疑惑的詢問著:“是什么讓你們日本武士能夠為之去死呢?” 小林秀男說道:“日本是天皇國家,武士只有戰死才被認為是英雄,而不論你是為何而死!只要是武士通過戰爭而死,才可以被封為英雄或者進入廟宇成為一個神明!這是一個忍者的最終目的!” 眾人聽著小林秀男的解釋,深深地思考著。這樣的思想意識是好是壞呢!是毒害還是堅毅的表現呢???太可怕了!有時,一種思想或精神比武力更可怕,受這樣思想環境影響的人是很難改變的。而且走到哪里都要受到這樣意識的影響,毒害至深。人已經喪失了本性。 吳玉剛面對這樣的對手,也不免陷入了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