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詩詞少年
第二天,吳玉剛很早就去上學了。老學究看到這個聰明無比的兒童,從心里就喜歡。老學究把吳玉剛領到屋里。這是老學究的書房。 吳玉剛打量著這間書房,書房不大,屋里雖然陳設很簡單可是很素雅,窗前是一張造型方正的長形木條案,一面的桌角上放著紙筆墨硯,另一個角上是幾本精裝的書。桌子后面是一把古樸的木椅子。 山墻上掛的是一幅字畫,《梅雪村歸圖》。吳玉剛看著這幅畫,只見這幅畫畫的是,天邊一彎新月,下面是一片盛開的梅花林,風雪中一個人頂風冒雪艱難的走著。 畫的邊緣靠下一些的部分是一首詩:“蒼茫四野影孤單,天邊玉兔缺復圓。 步履蹣跚依稀影,寂靜天際隱寒煙。 疏影婆娑聞鳥啼,雪中梅花爭奇艷。 萬籟一片無聲里,此中禪意不可宣?!?/br> 然后是落款梅雪主人。后面是日期和印章。 吳玉剛正看得出神,老學究在一旁說道:“你喜歡這幅畫??!” 吳玉剛笑了笑,這時他才看到,墻角是老學究的藏書,滿滿的一書架。老學究正拿著幾本書和自己說話。 吳玉剛接過書說道:“這麼多書??!看來得讀上一陣子了?!?/br> 老學究笑道:“讀書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得循序漸進,不能著急?!?/br> 老學究把吳玉剛領到屋里的桌前,老學究又搬來了一把椅子,爺兩個坐了下來。 老學究從那摞書里拿出一本,對吳玉剛說道:“這本書叫《弟子規》,人活著要知書達理,這里講的都是為人接物的基本禮儀,你要好好學?!眳怯駝傸c著頭。 老學究拿起書,從頭至尾給吳玉剛講解了一遍。問吳玉剛:“聽懂了嗎!” 吳玉剛說道:“聽懂了,出則孝悌仁愛,入則孝順父母長輩。做人要謙虛謹慎守信用。有余力就要多讀書?!?/br> 老學究說道:“你要熟記于心??!”吳玉剛低頭認真的讀著。 讀了一會兒書,老學究對吳玉剛說道:“我們得練一會兒字?!闭f著就取出了紙筆墨硯。 吳玉剛說道:“練字用外面的沙土就可以,用這些浪費了?!?/br> 來到院子里只見吳玉剛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有模有樣的寫起來。 老學究只見吳玉剛寫的是《千字文》,筆走龍蛇,一手好看的楷書。 老學究在一旁贊嘆的說道:“好字!” 吳玉剛站起身對老學究說道:“那些書能讓我自己讀嗎?” 老學究說道:“可以,要是有不懂得再問我?!?/br> 吳玉剛高興地說道:“那太好了,怎么讀呢?” 老學究說道:“按部就班的讀如何?反正你也認識不少字了?!眳怯駝偱d高采烈的點著頭。 時間飛快的過去了三個月。這三個月吳玉剛把所有啟蒙讀書都讀完了而且順利的通過了老學究的考核,無論是《朱子治家格言》《明賢集》《三百千》《增廣賢文》《弟子規》,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尺牘》。吳玉剛都通讀通會了而且已經開始熟讀《唐詩三百首》和《千家詩》了。 有一天,老學究領著吳玉剛去屋后的山上散步。 一邊走老學究一邊和吳玉剛說:“看這里的景色多好啊,鳥語花香,樹木成林,小溪清澈?!?/br> 吳玉剛答道:“確實是山清水秀的?!?/br> 老學究說道:“那我考考你!” 吳玉剛說道:“怎么考呢?” 老學究說道:“那我就出一幅對聯的上聯,你對下聯如何?” “好,那您先來吧?!眳怯駝偞鸬?。 老學究說道:“山青水遠路淼淼?!?/br> “地闊天高霧蒙蒙?!眳怯駝偛患偎妓鞯幕氐降?。 老學究叫到:“好對?!眳怯駝偽⑿χ?。 老學究笑著想到:“這小孩才思敏捷啊?!庇谑菍怯駝傉f道:“那你能不能作首詩,說給我聽聽嗎?” 吳玉剛叫到:“也好!” “也作為對你啟蒙教育結束的考核?!崩蠈W究說道。 吳玉剛答道:“行!” “那你說吧?!崩蠈W究催促著。 吳玉剛說道:“山清水秀草木奇,遠近蟬聲枝鳥啼。 林中賞景別風味,山間小溪川流急。 蜻蜓點水多自如,彩蝶蹁躚花叢里。 賞景感懷嘆觀止,仿佛世外桃源里?!?/br> 老學究撫摸著吳玉剛的頭和藹的說道:“不錯,有感觸。詩作的不錯,不過,以后還得多努力才對?!眳怯駝傂老驳攸c著頭。 回到老學究的書房,老學究對吳玉剛說道:“把你今天的對聯和詩寫下來吧!我看看你的字寫的怎樣?!眳怯駝偰闷鸸P在硯臺里郜了郜筆,刷刷點點寫了起來,一會兒,寫完了。 老學究拿起紙,只見這毛筆字太好了,顏筋柳骨,而且透出一股清新之氣,儒雅之氣撲面而來。老學究看著這書法不禁被這神童折服了。 晚上回到家里,父母問道:“小順子,學的怎麼樣了,考試了嗎?” 吳玉剛平靜的答道:“考過了?!?/br> “那考得怎麼樣!”吳明夫妻追問著?!斑€湊合吧!能賦詩寫對聯了!老師還夸獎來著?!眳怯駝傉f道。 吳明夫妻囑咐道:“是嘛!以后更要好好學習??!有知識才能長本事!”吳玉剛懂事的點著頭。 夜晚,吳明夫妻躺在床上看著這個懂事的孩子。 妻子說道:“這孩子就是聰明,以后要讓他多讀些書,多長些本事,現在就會寫對聯了,以后也不用求人了?!?/br> 吳明說道:“婦道人家,就知道不求人。孩子將來多讀書也好,在賣糧食時也會算賬了,就不怕挨騙了?!?/br> 妻子笑道:“孩子讀書,長本事也是孩子自己的,我們只能跟著沾光,可是現在也沒有考狀元的了。能知書達理的,只要他能夠看清楚這社會,自己有自己的打算,能立足,那我們就安心了?!?/br> 吳明在一旁說道:“也許我們對這孩子期望太高了,他受的了嗎!” 妻子在一旁若有所思的說道:“你說的對??!這孩子還不到五歲??!還是個天真的孩子呢!”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