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不過元京墨確實沒光玩兒。今年冬天冷得厲害,老人熬冬不易,鎮上已經過世了兩位,其中一家就在李老頭院墻后面的巷子里。 當時元京墨和秦孝在一塊,忽然聽見鞭炮響還疑惑沒到年關誰家這么早放炮仗。這種事上秦孝比他反應快,但沒立刻說,只讓元京墨在屋里等著他出去看看,不多久回來才告訴他,是有人去世了。 元京墨才后知后覺地想起“白事鞭響,傳告街坊”的習俗。 白事不用請大家伙都會自發過去,秦孝照舊去幫忙,元京墨知道自己幫不上什么,在秦孝家等還會讓秦孝惦記,就打電話讓元長江把自己接回了家。 之后元鶴儒根據不同體質病癥,給了解情況的年歲高身體弱的老人一一配了藥,都是元京墨和秦孝挨家挨戶送的,還會順便給診脈問癥,囑咐平日該注意的瑣碎。 元長江朝元鶴儒的方向看了一眼,聲音低了點,繼續邊沖洗茶壺邊和元京墨說話:“放假到現在看了幾回書?沒有作業也不能把學習全忘了?!?/br> “我知道,學校這學期學的都是理論,沒什么難的。我最近在練習針灸呢?!?/br> 元京墨最近在給李老頭針灸的事元長江知道,天冷,李老頭的腿經常發疼發麻,元鶴儒去針灸的時候從頭到尾示范一遍,之后就由元京墨接手。 不過元京墨嘴里的“練習”聽著不像在說這事,元長江問:“你用誰練習?” “秦孝啊?!?/br> 他說得理所當然,連林珍榮都詫異地抬起頭:“你在秦孝身上扎針?” 元京墨半張著嘴眨巴眨巴眼,像沒想到林珍榮會有這么大的反應。 他對xue位經脈都清楚,只不過實踐得少,但跟在元鶴儒身邊這么些年不是白過的,都是有把握才落針,不會出事。而且這事兒最開始不是元京墨提的,是有次給李老頭針灸的時候元京墨說必須多練才行,秦孝就說讓元京墨在他身上練。 當時秦孝說得自然而然,元京墨也沒覺得有什么。 這會兒看林珍榮和元長江的反應倒成了不得了的大事。 末了還是元鶴儒合起書要回院子,說了句“不妨事”,元長江兩人才神色復雜得答應著沒再多說。 元京墨本就沒當事,剝了個橘子繼續說別的。 “媽,我明后天的想跟秦孝去縣城買過年衣裳?!?/br> 比起在人家身上練扎針來,這簡直是再小不過的事,林珍榮呼了口氣答應:“去吧,明早給你拿錢,別光買襖,毛衣褲子秋衣秋褲也都看看?!?/br> “不用給,我還有錢?!?/br> 元長江說:“多拿點吧,給人秦孝買幾件,白讓你扎這么些日子不容易?!?/br> “哪有白扎,”元京墨抗議,“秦孝自己都說最近睡眠質量比原先好多了?!?/br> 元長江都樂了:“合著人家還得謝謝你?” “我倆沒那么客氣?!?/br> “……” 元長江豎起大拇指,讓他趕緊收拾回屋睡覺去。 第二天去縣城買了不少東西,幾乎從頭到腳從里到外買了全套。 開始元京墨還擔心秦孝不愿意,悄悄想了半天怎么說,結果秦孝根本沒用他勸,元京墨挑好了秦孝就講價,全是不同尺碼各兩件。 還給李老頭買了頂厚實的棉帽子。 去給李老頭送帽子的時候還帶了兩大兜東西,rou、菜、丸子、調料全都有,還有在家熬了一早上的骨頭湯,可以直接倒進鍋里做湯底。 棉帽子在屋里戴厚了點,李老頭沒摘,只揣著袖子在邊上看倆人折騰。 “一鍋煮?大雜燴?” 元京墨幫著秦孝挪桌拿盤:“這是火鍋,邊煮邊吃的,不是一塊兒全放進去?!?/br> “說得新鮮,不就是圍著鍋吃半路飯?” 元京墨第一次聽這個說法,還挺好奇。 李老頭咳嗽了聲,說:“原先窮,人口多糧食少,不夠吃,一天到晚的餓,飯在鍋里就都圍著搶,半路飯,等不急盛上桌?!?/br> “那還真有點像,”元京墨笑笑,“咱們也不用盛上桌?!?/br> 一人一個碗放蘸料,花生芝麻醬、醬油、醋、蔥末,元京墨“啊”了聲:“還有蒜泥?!?/br> 秦孝站起來:“我弄?!?/br> 骨頭湯在爐火上咕嘟嘟煮開,rou香隨著熱氣蒸騰,老狗趴在爐子邊上睡著,過了會兒睜開眼睛抬頭看,李老頭給它夾了塊rou腸。 臘月日子過得快,轉眼又是年根,家家戶戶加緊忙置辦不完的年貨,街頭巷尾每天都能聽見小孩玩的炮仗響。 今年冬天干燥,到現在還沒下過雪,不過秦孝說年前會有場大雪。 除夕已經沒幾天,像要印證秦孝說的話似的,天氣一天比一天陰沉起來,鎮上幫孤寡老人寫對聯的老師要去外地女兒家過年,提前寫好放到了郵局。 秦孝接到電話的時候在元京墨家,他天天早上過來接,有時候會進屋坐會兒,和元長江林珍榮聊幾句。 今天不太一樣,秦孝看出上午就要下雪,打算在元京墨家待會兒,不載著元京墨去下溪了,太冷。 很快開始零星飄雪粒,元長江和林珍榮也都勸了一遍,說天不好讓元京墨在家待著,可元京墨一聽秦孝說對聯在郵局,撒嬌耍賴的就拽著人出門了。 到院子里了想起來報備,沖著屋里喊:“媽——要是到下午路不好走我就明天再回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