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書迷正在閱讀:滿門反派瘋批,唯有師妹逗比、年代文炮灰女配認錯男主后、重生后暴富,我成為億萬富婆、快穿,綁定生子系統后被男主嬌寵、天災末世,我囤千億物資帶崽躺贏、軍嫂嬌,軍嫂媚,糙漢軍爺寵上天、翻垃圾造就人生巔峰[無限]、[火影] 一只穿越櫻的自我修養、[火影] 遙望彼方的你、[名柯同人] 警部補是摸魚預備役
要不說林家人與眾不同呢。 如林宇軒這樣的獨子,父母寶貝得不行,定是早早就開始相看人家,想為他尋一門絕頂親事了。 可林成堯和蔣琪霜都不是這么想的。 他們想著,這孩子五歲就和他們一同流放,路上雖然有大侄女種種謀生的手段,沒讓他吃什么苦,但到底也是經歷過流放的孩子。 他們想讓他留在身邊,多做幾年小孩,而不是年紀輕輕就匆匆忙忙成家立業了。 當然,如果林宇軒自己想成親,他們也是不會攔著的。 偏生這孩子也沒長那心思,倒是讀書十分勤勉,心無旁騖。 蔣琪霜道:“軒兒年紀也到了,等過了這個年,就要準備童生試了?!?/br> 童生試,為學子們進行科考的第一步,考中之后便是秀才了。 林雪竹笑道:“軒兒這次若是考中,那可就是十三歲的小秀才了?!?/br> 在這個時代,不是沒有神童,但若能在十三歲的時候就中了秀才,也算是不錯的成績了。 蔣琪霜點頭道:“夫子說他有機會考中的,不過我也不想逼迫他,他若真的是那塊材料,自然不用我說,他自己就知道上進了。若不是那塊材料,就算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也考不上?!?/br> 蔣琪霜的觀點,林雪竹是很認同的。 在所有催人奮進的理由中 ,內驅力才是最有效,最能持續長久的。 除此之外,所有外力都只能起一時的作用,無法鞭策人一直奮進。 林雪竹道:“軒兒自小就在外祖父母的熏陶下,對藥材和藥理十分感興趣。原本送軒兒上學,只為讓他讀書明理,卻沒想到,這孩子竟如此好學上進,認認真真讀書一直讀到了今天。不過,按說像我們這樣的人家,便是年輕一代不參加科考,于前途而言也沒什么阻礙的,軒兒倒也不必那么勞累?!?/br> 蔣琪霜笑道:“這話我卻是不敢跟軒兒說的,參加科考是他自己的選擇,他有心不靠堂姐和堂姐夫,我自然是鼓勵他的?!?/br> 文秀清也道:“是呢,這孩子自己有志氣,咱們做長輩的,看著也欣慰,哪能不鼓勵他呢?!?/br> 林雪竹跟著笑了起來。 她還記得,五六歲時候的小軒兒,是多么黏著她。 那時候,流放路上環境艱苦,對她這個解決了全家生計的堂姐,小軒兒是報著崇拜之情的。 一晃眼,當初那個喜歡抱著她大腿的小娃娃,變成了個小少年,有了自己的想法,都要去參加童生試了。 時間,還真的是一件可怕的東西。 林雪竹默了默,又道:“如今貞娘已經生了三胎,翠兒也有兩個孩子了。二桶三桶也成了家……話說二桶的媳婦快生了吧?” “估摸著跟你姑姑的日子差不多?!蔽男闱逭f道:“讓郎中給把了脈,說是雙胎?!?/br> “真的?”林雪竹感到十分驚喜。 胡二桶雖然成親有幾年了,但夫婦倆一直沒有孩子,卻沒想到,這一下后來居上了。 文秀清點頭,“這次去雪依那辦事,本是二桶更擅長一點。但考慮到二桶媳婦的情況,就讓三桶去了?!?/br> 林雪竹笑,“三桶成親也不過一年,夫妻倆還是蜜里調油的時候呢。也罷,小別勝新婚,只能讓他跑一趟了?!?/br> 胡家三兄弟雖然一直在林府做事,但文秀清都給他們在京中置辦了宅子。 三兄弟的宅子挨著,方便他們互相來往照應。 胡一桶的妻子顧貞娘不愿意離開林府,便在文秀清身邊幫襯著,胡二桶和胡三桶的妻子不是林府的下人,而是文秀清為他們尋的清白人家的女兒。 成親之后,文秀清還給哥仨買了間鋪子,掛在北境商會旗下,日常經營些北境商會的貨品。 二桶和三桶的媳婦經營著鋪子,分紅的時候,二桶三桶家拿四成,一桶家拿兩成。 兩個媳婦都不介意給大哥家分兩成,兄弟之間,妯娌之間,處的跟一家人似的。 如今二桶媳婦懷孕,鋪子里只有三桶媳婦一人忙活,這倆妯娌還約定好了,輪著生孩子,這樣不耽誤做生意。 聽見這些趣事,林雪竹笑得很開心。 什么叫家和萬事興,這就是了。 她穿到這本書中來,成就良多,但最自豪的,還是能有一個如此和睦的家庭。 到什么時候,齊心協力的家人,都是她最堅實的后盾。 林雪竹說道:“貞娘和翠兒的第一胎如今都不小了,我還是那句話,孩子得讀書識理,便是以后不走科舉之路,讀寫書對他們也是好的?!?/br> “是呢,嚴大和馬嬤嬤對孫子讀書的事都很上心,已經把孩子送到學堂去了?!蔽男闱宓?。 林雪竹點頭,“這很好,貞娘的閨女呢?” “那孩子常在軒兒讀書的時候在旁邊磨墨,如今也識得一些字了?!蔽男闱寤卮?。 “送她也去上學吧?!绷盅┲竦溃骸拔业拈|女,當今的公主,也在國子監女學中念書呢。我這么做,固然是為了她好,也是為了讓她給全天下的女娃娃做個表率。我鼓勵女子讀書,自家的女娃娃怎么可以不讀書?” 文秀清正要應是,就聽林雪竹又道:“咱們家這一脈是庶出,又經歷了許多波折,雖說如今身居高位,但到底根基不足。爹娘這一代子嗣雖不豐,但翠兒貞娘他們,還有胡家三兄弟倒是生了不少小孩子。這些小孩子,難不成將來也要跟著他們的爹娘一樣為奴為婢?我看不如,由爹爹牽頭,設個族學吧。凡是族中子弟,哪怕是遠親,也可將孩子送到京城來求學,咱們家養著就是了。還有家里下人的子孫輩,若有意愿,都可以跟著一起上學?!?/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