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書迷正在閱讀:滿門反派瘋批,唯有師妹逗比、年代文炮灰女配認錯男主后、重生后暴富,我成為億萬富婆、快穿,綁定生子系統后被男主嬌寵、天災末世,我囤千億物資帶崽躺贏、軍嫂嬌,軍嫂媚,糙漢軍爺寵上天、翻垃圾造就人生巔峰[無限]、[火影] 一只穿越櫻的自我修養、[火影] 遙望彼方的你、[名柯同人] 警部補是摸魚預備役
殿門打開,元崇遇走了進來,步態沉穩,很有皇家的氣度。 剛剛在殿門外,他聽見父皇夸他了。 私心里,他是很高興的。 但父皇說了,要戒驕戒躁,切不可因為他人的夸獎就沾沾自喜,忘了自己真正要做的事。 所以,他面色如常,沒有表露出絲毫情緒。 “崇遇啊,用膳了嗎?”林雪竹問道。 元崇遇點點頭,回答:“母后讓人給兒臣送的午膳,很合兒臣的胃口,多謝母后,讓母后cao心了?!?/br> “不妨事的?!绷盅┲窠又溃骸皠偛拍负笈c你父皇正說到你呢,這可真是說曹cao,曹cao就到了?!?/br> 元修一聽林雪竹提剛才的事,連忙岔開話題道:“崇遇啊,父皇叫你來,乃是有件事想交給你?!?/br> “父皇請講?!痹缬鲆话逡谎鄣卣f。 元修便道:“官員若遇到急事,向國庫借債,乃是朝廷為了以示關懷才有的制度。只不過這朝廷上的某些人,利用這個鉆了空子,借了銀子去享樂,因此父皇才委托你外祖父將銀子討了回來。父皇問你,這個制度是否還有繼續的必要?” 第753章 我兒子優秀不 元崇遇三歲開蒙,到現在七歲了,讀圣賢書讀了四年。 一開始,他只要讀書就好。 最近這一年的時間,他父皇偶爾會拿一些朝政和他討論。 遇到問題,也會問他的想法。 元崇遇并不覺得,他承受了這個年齡不應該承受的壓力,反而是有些習以為常。 但盡管習以為常了,他也不會隨意對待父皇提出的問題。 他會認真思考,仔細回答。 元崇遇道:“父皇,請給兒臣一些時間?!?/br> 元修點頭,“好?!?/br> 說完,就若無其事品嘗起了林雪竹為他準備的餐后水果。 他甚至還和夫人討論起了水果的品質,以及能不能在國內找到適合的土壤進行培育。 元崇遇對這種場面都習慣了。 他并不會受到影響,而是專心致志開始思考父皇留給他的問題。 等元修把水果都吃完了,林雪竹開始收拾碗盤的時候,元崇遇長長吐出一口氣。 “想好了?”元修的神色十分和藹,跟他平時嚴肅的樣子有很大不同。 元崇遇隱隱覺得,這是今天母親在場的原因。 他點點頭,說道:“想好了?!?/br> “那你說說吧?!痹拚苏藙?,顯出一副認真對待的模樣。 元崇遇道:“父皇,兒臣認為,此舉不該廢?!?/br> 見元修的神色沒有任何變化,他說道:“有此制度的初衷,乃是為了讓朝中官員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尋求朝廷的幫助。任的精力是有限的,朝廷讓臣子效忠的前提,難道不是盡量為他們解決后顧之憂嗎?” 林雪竹看著兒子目光堅定的樣子,想著自家兒子將來肯定不會是一個冷血君王了,心中甚感安慰。 冷血君王的人設,簡直不要太惡心人。 如果上位者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那他怎么會體恤民情,為萬民謀福祉呢? 她覺得,一個好的君王,一定要有雷霆手段,菩薩心腸。 目前看來,她兒子的菩薩心腸是有了,在他爹的培養下,應該也會有雷霆手段吧。 就聽元崇遇繼續說道:“因朝臣不守規矩,便將這個制度廢掉,兒臣認為,這是因噎廢食,非明智之舉?!?/br> “那你認為應該怎么辦呢?”元修又問。 元崇遇回答:“制度沒有錯,錯的是鉆空子的人。兒臣認為,一則應該完善制度,修補漏洞;二則應該解決不守規矩的人,以儆效尤?!?/br> 作為一個七歲的孩子,能想到這些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但元修仍是不肯滿意的樣子,追問道:“具體說說?!?/br> 元崇遇道:“兒臣拙見,國庫的銀子,乃是百姓賦稅所得,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官員借銀,是為應急,使其投入朝政,更好地服務于民。因此,借銀的目的就很重要了。兒臣看過戶部的賬本,有些官員借銀是為了修繕祖宅,設立祠堂。祖宅和祠堂對于一個家族來說,的確重要,但作為個人,當量力而行,斷不可為了排場而公款私用?!?/br> 這孩子,話說得長篇大套的。 林雪竹忍不住扶了扶額。 倒是元修,聽得很認真,絲毫也沒有不耐煩的神情。 他甚至還鼓勵元崇遇道:“那你認為,什么樣的情況可以向國庫借銀呢?” 元崇遇回答:”人的需求各有不同,看重的東西也各有不同。兒臣認為,若為享樂,這銀子是斷不能借的。若有正當理由,便可以借,只是,要有定額,不能想借多少就給多少,且要在借銀時便定好還款的期限以及抵押物。而其中,若因生病而借銀,又當不同。人命重于一切,只要不是以此為借口騙取銀錢,都可酌情處理。甚至朝廷還可以設立一項慰問金,只不過要領取的話,必須由太醫診治證明病情確鑿?!?/br> 元修覺得元崇遇的回答很好。 這本就不是一件復雜的事情,他想考驗的,只是兒子看待問題的角度和觀點,以及是否有一顆仁愛之心。 他認為,仁愛不是無底線的,在規矩和約束之下的仁愛,才是公平的。 不過,元修還是想難為一下元崇遇,于是問道:”倘若一個官員家中極其貧窮,根本沒有抵押物,那該如何處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