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書迷正在閱讀:滿門反派瘋批,唯有師妹逗比、年代文炮灰女配認錯男主后、重生后暴富,我成為億萬富婆、快穿,綁定生子系統后被男主嬌寵、天災末世,我囤千億物資帶崽躺贏、軍嫂嬌,軍嫂媚,糙漢軍爺寵上天、翻垃圾造就人生巔峰[無限]、[火影] 一只穿越櫻的自我修養、[火影] 遙望彼方的你、[名柯同人] 警部補是摸魚預備役
林雪竹一路上安分守己,任誰也想不到,她這個目前流傳甚廣的流言的主人公,就是策劃這些流言的始作俑者。 這番cao作,讓林雪竹發現,古代雖然沒有網絡,沒有通訊設備,但依靠口口相傳的流言,傳播速度并不慢。 自打他們被某城知府找到以后,后面路過的各個城池,都有關于她和元修的流言。 這也說明,元修手下的暗線是很好用的。 行動迅速,目標明確,做事隱秘,并且與她這個新主人無痛磨合。 此時的京城,改編版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吸引了一大批粉絲。 說書先生舌燦蓮花,在林雪竹所給的本子之外,又按照聽眾的口味,添加了一些最能引起人們八卦興趣的橋段。 完善之后的故事是這樣的。 東郭先生和狼,前世本是一對兄弟。 弟弟一心一意為了家中cao勞,哥哥卻為了謀取家產,設計陷害了弟弟。 弟弟含冤,被驅逐離家,獨自在外發展,通過自己的努力,過得也還算不錯。 哥哥多行不義,死后被打入畜生道,再次投胎成了一條狼。 命運讓兄弟倆再次相遇,這次,弟弟是好心腸的東郭先生。 狼為了獲救,向東郭先生賣慘,東郭先生不忍心,救了狼。 故事的結尾,養好了傷的狼,向東郭先生張開了血盆大口。 東郭先生有沒有被狼吃掉,無人知曉。 這是一個開放式結局,目的就是讓聽眾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樂觀的人,會認為東郭先生奮起反抗,將狼反殺,從此之后,再也不濫發同情心。 悲觀的人,會認為東郭先生和狼的戰斗力乃天壤之別,他的結局只會是被狼咬死。 就在雙方爭論不休的時候,有人竊竊私語。 “覺不覺得,這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與我們上頭的兩位有點相似?” “哪兩位?” “你想想啊,為家里cao勞的弟弟,和一心謀害弟弟的哥哥。弟弟為了給家里掙錢,出去替人做工,回到家時,卻被早有預謀的哥哥陷害。這故事,你看著不眼熟?” “你是說,那兩位?”這人伸出一根手指,往天上指了指。 有些話,不能說得太明。 可即便不能說,也可以心領神會。 因這故事影射了皇帝和襄王,人們更加感興趣了。 說書先生所在的茶肆,場場爆滿,座無虛席。 茶肆老板賺了個盆滿缽滿。 其他茶肆見狀,也紛紛讓自家的說書先生前去模仿。 不僅要模仿,還要升華。 為了博人眼球,各大茶肆爭先恐后,將這個故事編得越來越離譜。 故事中的哥哥,自私自利,陰險狡詐,而弟弟卻勤勞善良,光明磊落。 在故事逐漸升級的同時,關于皇帝和襄王這對兄弟間的事,也成為了街頭巷尾的趣談。 文忠侯的小兒子,也就是當今皇后的幼弟,是個喜歡混跡街頭的紈绔。 一日在茶肆里聽了這個故事之后,便回家去講給老父親聽。 文忠侯畢竟是個老江湖了,敏感性很強,一聽這故事就覺得不對。 他一邊囑咐兒子,出去千萬不要胡說八道,一邊派人暗中查訪這故事的源頭。 查來查去,查到了一間茶肆。 據說,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最初就是從這間茶肆的說書先生嘴里傳出去的。 后面的模仿和加料,不過是其他茶肆搶生意的行為。 文忠侯當即就派人把茶肆圍了,打算抓捕說書先生。 可抓來的人,卻早已不是當初的那個說書先生。 那個說書先生,在故事被人抄襲之后,就卷鋪蓋走人了。 至于他去了哪,無人知曉。 而文忠侯的小兒子,仗著有個當皇后的jiejie,口無遮攔慣了。 他不聽文忠侯的勸告,依舊和他的酒rou朋友們,大肆討論皇家秘事。 言談之間,抖落了些皇帝陷害襄王的細節。 這細節被有心人聽去了,立刻用來大做文章,傳的街頭巷尾人盡皆知。 京中本就有皇帝為逼襄王出征,抓了王妃做人質的傳言,這些細節更是為傳言提供了佐證。 人們再聯系到之前襄王被抄家流放,以及京中發生的一系列類似于“天罰”的事件,就能把真相猜個八九不離十。 “襄王當時重兵在手,若想謀反,那還不是手到擒來,還哪有當今這位的逍遙日子?!?/br> “就是,當時襄王回京,只帶了為數不多的親信,大軍都留在北境呢。真要想謀反,他為什么要這樣做?難道不是自投羅網?” “我聽文忠侯府那邊傳出來的消息,當時襄王戰勝之后,是上頭那位不許大軍回京的。說是讓他們再留一留,能對蠻族那邊起個震懾的作用?!?/br> “那是自然,大軍若回來,他還能順利對襄王動手嘛。如此看來,上頭那位果然是有預謀的,設好了圈套就等著襄王上鉤呢。話說你這文忠侯府傳出來的消息是真是假?” “文忠侯的小兒子有一次酒后和他朋友說的,那還有假?再說了,襄王回京之時,的確沒有大軍跟隨,這點咱們老百姓都是看在眼里的。歷朝歷代,也沒有這樣的情況啊?!?/br> “豈止呢,據說原本應該給征北軍的嘉賞也沒給,反而還把征北軍整編到邊境軍以及各城府衙的府兵中,讓他們繼續留在北境做苦役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