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書迷正在閱讀:滿門反派瘋批,唯有師妹逗比、年代文炮灰女配認錯男主后、重生后暴富,我成為億萬富婆、快穿,綁定生子系統后被男主嬌寵、天災末世,我囤千億物資帶崽躺贏、軍嫂嬌,軍嫂媚,糙漢軍爺寵上天、翻垃圾造就人生巔峰[無限]、[火影] 一只穿越櫻的自我修養、[火影] 遙望彼方的你、[名柯同人] 警部補是摸魚預備役
御史收下了匣子,打算回到府衙以后再細看。 兩人又同行了一段路,各自談了談對時政的看法,御史還問了些孔博治理安北城的心得。 回到府衙之后,孔博將這半個月以來整理好的所有公文呈給御史。 御史見資料詳細,證據線清晰,省去了自己不少麻煩,對孔博的工作十分滿意。 余下的事,就是按照公文所寫,逐一核實了。 這部分事務,孔博不方便參與,便告退了出來。 太守府的正屋安排給御史居住,孔博住進了原來陳玉樹住的屋子。 一來,男人的屋子沒那么重的脂粉氣。 二來,他的住處規格低于御史,顯出了對對方的尊重。 回到房間,孔博深吸一口氣。 其實對于接待御史的很多細節問題,他之前并未考慮周全。 以為只要公事公辦,別人就挑不出他的錯處。 是林雪竹派人送信,點出了一些注意事項。 他這才反應過來,及時做了安排。 如今看來,林娘子所說的那些細節,果然十分重要。 正如她所說,御史這次來,不僅是要查前太守的案子,還要替皇上考察他這位代理太守是否稱職。 并且,后者的重要性更甚于前者。 畢竟前太守已死,對其定罪是輕是重都沒有太大意義。 而為北境選拔一名合格的新太守,才是更為緊迫的。 孔博此人為官如何,人品如何,全憑御史一張嘴。 因此,能否搞定御史,才是他能否登上太守之位的關鍵。 這就要求他,既要在工作上盡量替御史減輕負擔,又要在接待上顯出用心和誠意。 孔博摘下官帽,坐在桌前,將這一天發生的事從頭到尾回憶了一遍。 確認萬無一失之后,這才松了口氣。 盡人事,聽天命,他努力了。 御史在北境呆了半月有余,不僅將前太守的罪證全部核查完畢,還查看了孔博在安北城任知府期間下達的所有政令。 將這些整理成一封公文后,御史派人快馬加鞭,將這公文送回京城。 然后,又在北境其他城池巡視了一番。 又過了大半個月,信使傳來了皇帝的圣旨。 擢升孔博為北境太守,由御史授予他太守印及任命書。 孔博表現得十分淡定有禮,舉止行動都挑不出錯處。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內心的情緒有多少復雜。 北境太守,這個他從前想都不敢想的官職,他竟然真的坐上去了。 而與這官職相匹配的,則是更繁重的公務和更重大的責任。 從此以后,北境就變成他的“戰場”了。 皇帝的圣旨中,給了孔博選拔并任命安北城知府的權力,并囑他做好移交事務。 第二天,督察院御史回朝。 孔博將人送走,這才慢慢從不真實的感覺中脫離出來,開始進入太守的角色。 安北城知府毋庸置疑,由黃浩接任,王深晉升為千夫長。 再由黃浩從手下擇一人,接替了王深的百夫長之職。 至此,與林家關系良好的這些官員,各自升了一級。 這也就意味著,元修和林雪竹的計劃可以順利推進了。 第279章 我的肥料是稀的 孔博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前太守實施的一系列不合理政令進行重新調整。 他用了大概半個月的時間,制定出了新的政令。 除了沿用安北城的某些政令外,還為飛云城量身定做了一系列新的政令。 政令實施之后,他又迅速組織人手,將前太守在飛云城郊劃定的農田清理了出來。 并將這些農田分配給愿意耕種的農戶,鼓勵他們在北境安家。 為了趕上春播,他還尋來了糧種,以府衙的名義借給農戶,讓他們秋收后用糧食來償還。 不僅如此,他還帶人在北境全境內巡視,劃定耕地,分發糧種。 一時間,北境各處都充斥著勤于耕種的繁榮景象。 就在孔博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而四處奔波時,安北城也迎來了好消息。 麥子熟了。 一串串金黃色顆粒飽滿的麥子,掛在麥稈上,看起來十分喜人。 因為有了農具,犯人們可以很輕松地割下麥稈。 男人割麥子,女人就在田埂邊脫粒。 剩下的麥稈收集在一處,經過粉碎后,可以撒入土地中當天然肥料。 大家的積極性很高,畢竟安北城是全北境所有城池中,唯一種植了冬小麥的。 這就意味著,他們很快就可以有新糧吃,而不必再熬到秋天了。 就在收麥子快要進行到尾聲的時候,孔博從外地趕回來了。 他直接找到了林雪竹,問出了他好奇已久的問題。 “林娘子,我讓人打聽過了,冬小麥的成熟時間一般在夏初。若是按照這個時間,收割過后,便來不及播種了??蔀槭裁茨惴N出的麥子,提前兩個月就成熟了?” 對于這個問題,林雪竹表示,她不想說實話,但也不想完全說假話。 于是道:“因為即便在南方溫暖的地帶,種植冬小麥仍有一段休眠時期,我用了大棚,保證了溫度,小麥就可以直接越過休眠期了。不過,我這樣做只是為了搶種一波,讓犯人們有糧可吃。等到了播種時間,我建議還是按照自然節氣進行耕種?!?/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