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書迷正在閱讀:日落江湖白、被狗皇帝抄家后,我搬空了整個國庫、滿門反派瘋批,唯有師妹逗比、年代文炮灰女配認錯男主后、重生后暴富,我成為億萬富婆、快穿,綁定生子系統后被男主嬌寵、天災末世,我囤千億物資帶崽躺贏、軍嫂嬌,軍嫂媚,糙漢軍爺寵上天、翻垃圾造就人生巔峰[無限]、[火影] 一只穿越櫻的自我修養
裘子禎突然向祁天凜跪了下來,懇求道: “皇上,微臣與七位夫人,只是名義上的夫妻,并沒有夫妻之實?!?/br> “微臣的心上人,是別人,他正被關押在死牢,請皇上網開一面,重新徹查廖家村命案?!?/br> “死牢?” 祁天凜想到了什么,“廖家村命案真兇,那個叫廖奕星的,是你的心上人?” 第172章 祁天凜和嘉父碰面! 嘉榆聽了裘子禎這話,滿是震驚的望向祁天凜,問道: “廖家村的命案,我知道,那天晚上因為村民中毒一事,才發現的命案?!?/br> “好像是死了上百條人命對吧?兇手竟然是個女的?” “什么女人,有如此大的本事,能在短時間內殺了那么多人?” 祁天凜這會已經因為裘子禎提到命案的真兇是心上人這事,感到很驚訝。 由此得出,有龍陽之好的不是他,也不是當初給他物色的那些男寵,而是他這位裘愛卿。 “兇手是個男的?!?/br> 祁天凜回嘉榆的問題。 嘉榆錯愕的眼睛一瞪,看向裘子禎。 男的? 所以……裘大人喜歡的是男人,而非女人? 難怪,難怪裘大人之前說與七位夫人有名無實,原來,是為了掩人耳目,才娶回來吧。 “這件命案,一直是上官飛親自在督辦,他當初告訴朕,覺得疑點重重,需要徹查?!?/br> “裘愛卿覺得現在的真兇并非兇手,可協助上官愛卿重新追查這個案子?!?/br> “如果最后的調查結果還是指向那個人,裘愛卿,你也要做好接受的準備?!?/br> 裘子禎點了點頭,語氣沉重: “微臣明白,多謝皇上給機會重新徹查此案?!?/br> 祁天凜起身: “好了,該忙什么裘愛卿你忙去吧,朕和皇后去街上走走?!?/br> 裘子禎屈身: “恭送皇上,娘娘?!?/br> 裘子禎親自送皇帝皇后到府門口。 明硯把馬車里的大包小包拿了下來,交給守門人,并說: “這是皇后娘娘送給夫人們的禮物,裘大人請收好?!?/br> 裘子禎:“好的,有勞你了明硯?!?/br> “裘大人客氣了,回見?!?/br> 一會目送祁天凜他們坐的馬車離開后,裘子禎輕輕嘆了口氣,然后轉身回府里。 當他轉過身之際,他的夫人們,還有美男們,正站在門口,目光深深的望著他,眼里有著心疼之色。 此刻裘子禎的心情雖然很沉重,但語氣卻很溫和: “我已經成全了你們了,你們想什么時候離開都可以,我這就回去給你們準備和離書?!?/br> 現在高斯已經并入大祁,是大祁的城池了,這些美人完全可以回高斯與家人團聚,不用一輩子留在他府中。 而且自己有龍陽之好這事,現在皇帝皇后都知道了,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不需要再用這幾位夫人來掩飾他喜歡男人這個秘密。 這時,其中一位夫人心疼的語氣道: “老爺,剛剛您和皇上的對話,我們都聽到了?!?/br> “我們不走,我們打算留在裘府,一輩子當老爺的家人,心甘情愿服侍老爺?!?/br> 因為都知道裘子禎對一名男子用情至深這個秘密,現在又知道了裘子禎喜歡的那名男子是殺人犯, 擔心殺人犯被坐實罪名,以后裘子禎會孤零零一個人,所以這些美男美人不打算離開,想一輩子留在裘府。 “是啊老爺,我們也不走,希望你不要趕我們走?!?/br> 其他人紛紛跪了下來,懇求。 裘子禎望著眼前這群人,眼眶一熱,心中倍感溫暖。 馬車緩慢行駛在裘府附近的道路上。 馬車里,嘉榆內心的震驚還沒有完全平復。 她沒想到今天來一趟裘府,能遇上這么炸裂的事情。 “裘大人以為你喜歡男色,所以給你物色了一批男寵,” “結果喜歡男色的不是你,其實是裘大人?” “離譜的是,裘大人找的這些男寵,居然沒一個是彎的?” “更離譜的,這些男寵還分別都喜歡上了那些高斯美人?” “更有意思的是,北臨世子喜歡上的,不是其他美人,而是高斯的郡主,巧了不是?” 祁天凜忍俊不禁: “我也很驚訝,這么復雜的關系,被我們遇上了?!?/br> 說到這,他欣慰的語氣道: “也好,北臨世子和高斯郡主,這相當于聯姻了,平時北臨和高斯不相往來,這次的聯姻,可以促進這兩座城的友誼?!?/br> “這次的聯姻,對朕來說,是緩解北臨與高斯僵局的一次機會?!?/br> “這兩座大城和睦,我大祁才能更安穩?!?/br> 嘉榆認同點點頭: “有道理,朝廷不用再多費精力去處理這兩城的關系,多好!” 這時,她想到了裘子禎的心上人,同情的語氣道: “就是裘大人有點慘,喜歡的男子,竟然是殺人犯?!?/br> “如果坐實殺人罪名,裘大人從此怕是一蹶不振了?!?/br> 祁天凜說: “刑部調查了,雖然線索指向兇手,但同時疑點也多,或許,真兇另有其人?!?/br> 嘉榆這時聽到麒麟在外面跟明硯聊八卦,她頓時靈機一動: “這樣吧天凜,實在不確定真兇是不是裘大人的心上人,要不我們派麒麟去破案?” 古穿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