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書迷正在閱讀:日落江湖白、被狗皇帝抄家后,我搬空了整個國庫、滿門反派瘋批,唯有師妹逗比、年代文炮灰女配認錯男主后、重生后暴富,我成為億萬富婆、快穿,綁定生子系統后被男主嬌寵、天災末世,我囤千億物資帶崽躺贏、軍嫂嬌,軍嫂媚,糙漢軍爺寵上天、翻垃圾造就人生巔峰[無限]、[火影] 一只穿越櫻的自我修養
她平時的口吻道:“榆榆,等你弟在公司適應得差不多了,我跟你爸打算自駕游?!?/br> 巴不得父母現在就出去放松的嘉榆,開心道:“女兒覺得這個想法非常不錯,媽,你和爸就是現在出發也沒事,還有女兒看著呢,公司和景鈺,不會有什么事的?!?/br> “我和你爸這次自駕游……可能有點久?!?/br> 嘉母說話的時候,神色有些復雜。 嘉榆以為母親這是不放心她們姐弟倆在家,就安慰說: “沒事媽,你們放心去環游世界吧,游到不想游了再回來,女兒現在可以獨當一面了,請你和爸相信女兒,女兒會打理好家里和公司的?!?/br> 嘉母欣慰又自豪地點點頭,“嗯,媽知道你能力出眾,能打理好家里和公司?!?/br> “好了,先去吃早餐吧,我和你爸出發之前,會跟你們說的?!?/br> 嘉榆:“知道了媽?!?/br> 一會在餐廳里,嘉榆邊吃早餐,邊在刷著手機。 她正在過目喬氏集團的市直,這兩年的盈利,以及一些與喬氏集團有關的其他方面的資料。 平時十多分鐘吃完早餐,她這次用了半個小時。 主要時間都花在了分析喬氏集團的這家公司上。 她在分析喬氏集團值不值得換取喬星和魏元蒙的自由。 如果喬氏集團如今沒有什么進步的空間,而且風險性高,她不太想掌控。 而且,昨天從拘留所出來,她想了想,覺得喬星和魏元蒙這二人,還是不能放過。 所謂,狗改不了吃屎,那二人獲得自由后,肯定會想辦法把失去的東西拿回來。 魏元蒙這個人,已經失信一次,有一就有二,這人,不能再信了。 喬星連自己的閨蜜都出賣,也不值得信。 剛剛她也分析過了喬氏集團,這家公司,今年市直蒸發得比往年厲害,而且風險極高,不宜加入。 與其加入,倒不如有機會收購! “媽,我走了,晚上見?!?/br> 吃完早餐,跟母親說了拜拜,嘉榆就出門了。 她走后沒多久,嘉母去書房找丈夫。 看到丈夫正神色凝重地望著某處沉思,她問:“京,怎么了?你臉色看起來不是很好?!?/br> 嘉父看向妻子,說:“剛祁兄聯系我了?!?/br> 第91章 嘉榆見到祁天凜真容! 嘉母感到驚喜,“是嗎?咱們跟他們有兩年沒聯系了,他和嫂子近來可好?” “他們倒是沒什么問題,就是……” 丈夫凝重的神色讓嘉母心里生出不安,“怎么了?” 嘉父說:“就是祁兄說,他們想去找兒子的路,又被堵住了?!?/br> “這、”嘉母愁眉苦臉起來,“他們都十多年沒見著親生兒子了,好不容易等到今年這個契機,要是這次去不了,那得還要等多久才行?!?/br> 嘉父沒說話,低頭,皺眉。 大祁。 中午。 自從昨日大地動過后,今日的永安郡,萬里晴空。 好幾個月了,今日才等來太陽。 炎炎夏日,當地百姓一點也沒有要注意防曬的意思,在太陽底下暴曬著自己,高興得以淚洗面。 他們等了數月的太陽,今天才等到,怎么會不高興,不激動呢。 祁天凜站在帳篷邊上,看著他的子民在太陽底下歡呼雀躍,深深為子民感到高興。 被雨水困了數月的地方,今天終于放晴,別說當地百姓高興得忘乎所以,他這位君主何嘗不是如此。 “但愿這次的天災,能換來永安郡長久的風調雨順?!逼钐靹C看著他的子民們,祈禱著。 “皇上,一直住在帳篷里,也不是長久之計,接下來,皇上打算如何安排?” 這時,永安郡最大的官太守大人安懷民走到祁天凜身邊,恭敬的語氣詢問。 太安鎮畢竟是自己的管轄之地,昨天發生了大地動了,安太守十分不放心,于是親臨現場。 只不過安太守抵達太安鎮的時候,帳篷已經完全搭建好。 經過下屬的介紹,安太守才知道昨天“路過的朝廷命官”,是當今圣上。 畢竟自己是從朝廷調到永安郡當太守的,安太守怎么會不認得當今圣上。 起初他很驚訝,皇帝怎么會在太安鎮,當得知皇帝是仙人帶過來的,便沒有多想。 經過昨天麒麟各種神奇cao作,比如救人,比如“變東西”,如今麒麟在當地百姓、官府人員的心目中,已經是真正的神仙了。 他們一致覺得,只有神仙,才能辦到那些事情。 所以對于皇帝是被仙人帶到太安鎮的這個事,安太守沒有懷疑。 這會,對于太安鎮大地動這個事情的后續安排,他直接請示皇帝。 祁天凜落在遠處那些子民身上的視線收回。 打量了一眼面前這些帳篷后,他對安太守說: “這些營帳,就先放在這里了,等當地的房子蓋好,朕再派人來把這里的東西收回去,交給邊境的將士們使用?!?/br> “這次大地動,導致當地九成以上的房屋坍塌,無法入住,如果這些帳篷現在就收回去,百姓們就沒地方住了,所以,先不收,讓他們住著,直到他們入住新屋為止?!?/br> “朕這次回去后,讓戶部撥款下來,給太安鎮的子民們修建房屋,這件事,安愛卿,你務必要好好監工,但凡有貪官敢私吞半兩銀子,都給朕發配苦寒之地?!?/br> 古穿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