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書迷正在閱讀:修仙皇朝模擬器、然而師尊已經看穿一切、皮囊之罪(NP)、二流情人(年齡差,年上bg)、玩具(np)、放棄調教后,ai們全都吻了上來(校園NPH)、醉紅塵、輪回世界:諸神的游戲、修仙的我被全人類直播、無盡星辰終是浮生一夢
溫特原本打算按照時間線慢慢推,秦漢三國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可是他現在不是以賺錢為導向了,那么一切就要為他搞教會的計劃而服務了。 現在他打算把唐朝提前搬出來。 選擇李世民完全是因為他與五代十國和隋朝那狂熱迷信截然不同的專注于人民,相比起天授君權,他選擇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古代的蝗災可是被認為是天降的災難,還有蝗神的說法,可是唐太宗他敢吃“神”。 這就是中華民族的恐怖之處。 從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到姜子牙推蓍蹈龜說“枯骨死草,何知吉兇”,到“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自我,再到三武滅佛對神佛的蔑視,甚至連民間也有鞭打龍王的習俗,這無不透露著在神明上的實用主義。 溫特不會否認封建社會的迷信并不是單純的利益交換,那是真的盲目無知,但是為什么只有中國有“輕慢神明”的姿態呢? 這對于中國人來說不過是習以為常,即使是神明也不過是維護利益的工具,這其實在世界各地也能夠看到類似的影子——也只是影子了。 對于這個世界,這種“設定”絕對是如同平地驚雷,能炸的別人七葷八素。 如果說之前《統一》與《東與西》只是被這個世界簡單一瞥就被定為了禁書,那么《天可汗》就是溫特正式向教會在思想上的宣戰。 神明的牧羊人? 他們的權力從不來自于神明,而是“羊”啊。 這個世界從來沒有人意識到這一點,也從來沒有人嘗試過挑戰這一點,也許有人隱隱地在這條路上擦個邊,但是從未又什么重大的變革。 這個世界的社會規則的確是搖搖欲墜,但是卻依舊保持住了詭異的平衡。 溫特覺得作為“傲慢”,他也要盡到誘惑的職責。 在這個缺乏社會學家的世界,就由他來當“蛇”好了。 皮內爾沉默地翻看著溫特寫的東西。 這次的小說不僅是溫特本人在寫,埃德加爾幫他修改潤色,減少愈發錯誤,可以說這是皮內爾當溫特編輯以來最不需要思考溫特的表達能力的一次了。 可是皮內爾的心情并沒有輕松多少。 埃德加爾還幫忙總結了一個大綱,皮內爾只要看一眼大綱就能大致猜出來溫特的心思了。 溫特寫的東西在內容上總是很有特色,這也是讓許多人追捧他的作品的原因。 只是在宗教問題上稍微有點敏感。 始皇帝與漢武帝對永生的渴望,但是那終究是追求那些高高在上遙不可及類似神明的存在,大家都有點習慣這種思考方式了,畢竟他們中也有大把人是在遇到各種困難的時候就祈禱。 即使如此還是因為多種因素被教會列為禁書。 不少奧術師也有著類似的迷信。 什么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 人類對于“合理性”的追求總是讓他們對發生的令他們印象深刻的巧合進行解釋,尤其是當他們感覺概率不對的時候,更會將其解釋為有什么他們所看不到的存在在進行了干擾。 比如說同樣的實驗步驟卻得出了不同的結果,就在這是他們可能就會向神明禱告一下。 他們討厭教會,但是往往卻不否認神明。 不然怎么解釋各種巧合呢? 但是換到這一本,他卻看到了對神明之類的存在的猛烈批評。 溫特花了不少筆墨去描寫人類偽造神跡,強調神明的力量,卻依舊沒有讓普通人過得很好?;实鄹吒咴谏?,臣子也醉心玄學??墒且磺兄皇亲尅皞紊瘛痹谌说乃枷胫凶兊酶畹俟?。 神明如此強大,神明如此美好,神明如此眷顧世界。 可是普通人得利了嗎? 只是得到了精神上的麻醉罷了。 然而真正做的好的,是那位名為李世民的皇帝。他不再選擇祈求神明的憐憫,而是將目光放在了普通人身上。 不敬神為他帶來了災難了嗎? 不,他反而給他的國家帶來了繁榮。 即使過去了幾百年,他也依舊在被世人懷念著。 皮內爾震驚地抬頭看向溫特,溫特正在垂眸看著他手中的筆記本,給人一種歲月靜好的美感,他注意到皮內爾的視線,抬起頭,和他對視。 皮內爾甚至是有點恐懼地把目光轉開。 這個人……是要把教會得罪死啊。 不管教會怎么強調,異端審判終究波及了太多人。 如果神明如同教會所宣傳的全能與善良,教會也如同他們所說的那樣公正,那么就不會有人冤死在審判中了。 皮內爾也是有信仰的,可是他沒法否認這種事情。 精神病院的多少病人們因為被認定為是女巫而受到了生命的威脅呢? 普通人對女巫充滿恐懼,但是他們自己就沒有對自己有一天成為“女巫”的恐懼嗎?尤其當他們在看到身邊的人被當成女巫,被拉出去審判,在經歷過最開始對女巫的恐懼之后,回家反復咀嚼他們和女巫相處經歷時的故事。 恐懼大概會被轉化為對自己未來的恐懼吧。 無論是他們還是“女巫”,都是勤勤懇懇賺錢養家,衣服上縫著補丁,生活質量堪憂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