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穿越水滸成為王倫之我能刷取聲望、八零香江大佬的炮灰嬌妻、喜歡炮灰攻二是什么癖好[快穿]、下鄉meimei高考回城[七零]、傻白甜美人重生后殺瘋了、我想上的男人都把我上了、權欲教父之春鎖闈亂宮墻柳、網紅在大雜院
見陛下并未反對?, 這才尋了個空擋,低聲將事情說了,末了委屈道: “侄兒?如此做, 難道只是為?了自己嗎?姑姑您如今貴為?天子, 連選擇皇嗣的權利都沒有嗎?岑長倩與格輔元著實可惡, 一心為?了李唐舊主頂撞于?您, 怎的不想想他們如今端的是您武周的碗, 吃的是您武周的飯! 侄兒?就想不明白了, 古來哪個天子選的繼承人, 不與天子同姓, 而要?選外姓人?立咱們武家?人做皇嗣才是天經地義之事吶, 叫李家?人霸占著太子之位,才是天大的不妥。 叫侄兒?看, 李姓子弟的心還在他們的舊唐那里,效忠的根本不是姑姑您的大周吶!” 陛下哪里會輕易被武承嗣這幾句話所動,說的更直白點,武承嗣一撅屁股,她就知?道他要?拉什么粑粑。 在她心底,武承嗣這侄子也不是甚么有骨氣之人,他父親武元爽的死與她有直接關系,他心知?肚明??蛇@幾年?來,為?了權勢討好巴結她這個姑姑,可有半分想過為?他父親報仇? 因而,她只輕飄飄一句話,就把人打發了: “如今太子武輪,也是吾武家?人吶!” 武承嗣傻眼?,磕磕巴巴道: “但,但武輪他,先是李家?人,才是吾武家?人吶,您也瞧見了,立他做太子有多大的風險與麻煩,朝野內外反對?武周,復辟李唐的呼聲有多大。 姑姑您何?不直接立咱們武家?人做太子,徹底斷了那些人的念想不好嗎?” 陛下這才輕飄飄的看了他一眼?,說了個叫武承嗣后背發涼的理由: “武輪他最起碼是吾的骨血,是吾身上掉下來的一塊rou。承嗣你來說說,還有哪個武家?人,能?比武輪與吾的血脈關系更親近?” 換言之,她辛辛苦苦得來的皇位,為?何?要?傳給跟她沒有血緣關系的侄子?何?況這侄子的親爹,少時待她多有虐待,等她成為?皇后,將人貶去嶺南,客死異鄉。 武承嗣徹底呆住,幾乎不帶希望的問: “姑姑,您是已?經決定要?立李姓子弟做太子了嗎?” 武承嗣再?傻也知?道,姑姑絕不可能?將皇位傳給跟她沒有血緣關系的李姓子弟,那姑姑屬意的人選,是李顯?李旦?亦或者李秋東? 對?了,還得加上一個太平公主,畢竟姑姑一介女流都能?當皇帝,太平如何?不能?做皇太女呢? 武承嗣心念電轉,實在想不出如何?能?叫姑姑改變心意的法子,頓時有些灰心。 誰知?陛下眼?睛一眨,看向武承嗣的眼?神帶著長輩獨有的包容,溫聲道: “當然不!吾才初初登基,眼?下考慮太子人選為?時過早,立武輪為?皇嗣不過是權宜之計。如今瞧著,武輪性子過于?懦弱,容易被朝臣牽著鼻子走,而福王又過于?強勢,不服管教,皆不是太子的好人選。 此事,吾還得細細考量才行吶,急不來!” 武承嗣一聽,立馬來了精神,當即就給福王上眼?藥: “姑姑您不曉得,福王他,他簡直目無王法,侄兒?好歹是一王爺,他愣是叫親衛闖進?侄兒?家?中,押著侄兒?去看王慶之挨打! 侄兒?實在不忍見那殘忍之象,閉眼?偏頭,卻被福王親衛強迫睜眼?,當真?是獨斷專行,橫行無忌! 侄兒?可是您欽封的魏王,他哪里是不將侄兒?當回事,是根本不將您放在眼?里吶,那臭脾氣,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才是太子吶!” 陛下這才放下手中御筆,在武承嗣期待的視線中,伸手拍了拍武承嗣與他父親相似的臉蛋,語氣溫和,眼?神卻冷冰冰的: “承嗣吶,好叫你知?道,福王乃高宗皇帝與吾之愛子,是我們夫妻捧在手心里,年?年?月月向上天祈福,求了整整十四年?,高宗泰山封禪都要?帶在身邊,才平安活到如今的孩子。 他的脾氣是吾與高宗慣的,平日里連吾與他說話,也生?怕惹了他不快。你吶,若他實在瞧你不順眼?,你便躲著他走吧,別叫他心里吃惱?!?/br> 武承嗣心里拔涼拔涼的,知?道這眼?藥水沒上對?地方。 索性他是個能?屈能?伸之人,趕忙賠禮道歉,伏低做小。 “您知?道侄兒?腦子軸,遇事一時轉不過彎兒?來,只想著叫您舒心,沒考慮到福王表弟的心情,該死,實在該死! 您放心,回頭侄兒?便叫人給表弟送上重禮致歉,既然表弟他不樂意見侄兒?,侄兒?便不上他府中叨擾,日后遠遠地躲著他走?!?/br> 陛下這才滿意道: “你如此乖覺,吾也知?你此次受了委屈。這樣吧,為?了補償你,兩月后在萬象神宮舉行祭典,你陪吾同去?!?/br> 武承嗣當即哐哐哐給姑姑磕了三?個響頭。 若非知?道姑姑不會同意,他都想直接改口叫阿娘了。 這場祭祀典禮,是陛下登基后第一場重要?場合的盛大儀式,因此朝中上下都很重視。 可以簡單粗暴的說,這種場合能?與陛下一同參與,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群臣積極參與,也是為?了表明他們對?君主的支持和忠心。 因此,陛下特意命上官婉兒?去宮外給福王傳話: “陛下言說,此次祭典意義重大,她之子女,需全部參加,也好叫上天知?曉她為?人母的一片心意,護佑殿下平安康健?!?/br> 旁人那里當然不用陛下特意叮囑,但福王殿下不同,脾氣上來了,誰的面?子都不給,陛下怕他事到臨頭尥蹶子,才有了這番說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