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穿越水滸成為王倫之我能刷取聲望、八零香江大佬的炮灰嬌妻、喜歡炮灰攻二是什么癖好[快穿]、下鄉meimei高考回城[七零]、傻白甜美人重生后殺瘋了、我想上的男人都把我上了、權欲教父之春鎖闈亂宮墻柳、網紅在大雜院
躲躲藏藏,基本上白日里不敢行路,只能等到夜間再趕路,對時間和難度上都是極大?地考驗。就這,還經常遇到各大?大?小小的部?落。 如今大?部?落都快過不下去了,何況這些已?經斷糧的小部?落,看他們的眼神?簡直像是在看肥rou。 生存面前,可不管秋東一張嘴能說出花兒來,對方是一個字都聽不見,瞧見他們胯下戰馬,雙眼冒光,嘴里不停分泌唾液,恨不能直接上嘴就啃。 那些人也顧不得秋東他們身上突厥人的裝扮,部?落里男女老少?一擁而上,瘋了一樣?想將秋東他們的馬匹和糧食據為己有。 好似來時將他們的好運都耗干凈了,歸家時簡直有數不清的麻煩。這樣?不大?不小卻躲不開的戰斗,連續進行了十數場,讓一行人筋疲力竭。 一走便是數月,說一句爬冰臥雪都不為過。 等在安西的黑齒常之終于見到他家大?將軍時,簡直和當初的李念恩一樣?,當場飆淚。 眼前這個又黑又瘦,渾身帶血,眉骨上還多了快傷疤的糙漢子,竟然是他家那豐神?俊逸的大?將軍! 這得是吃了多少?苦?洛陽城的女娘們要是知?道在他黑齒常之的輔佐下,大?將軍變成眼前這般模樣?,怕是得將他給生撕嘍。 要是黑齒常之自個兒受這些罪,他覺得是應該的,打?仗只要不死人就謝天謝地,哪兒那么多嘰嘰歪歪的矯情事? 但放在大?將軍身上,莫名?讓他感到驕傲。 這才是吾大?唐的皇子,太宗皇帝的孫兒,先帝臨終前寄予厚望的幺兒吶! 當真是好樣?的! 秋東并不覺得有哪里苦,他吃的苦,最后都得到了想要的結果,這便是值得的。 更何況與他一起?出去的親衛,哪個身上的傷不比他重?甚至有直接丟了性命再也回不來的,那又該如何呢? 他不給黑齒常之太多感動的時間,吩咐道: “中?軍大?帳,議事!” 雖然突厥如今亂成一鍋粥,默矩和默啜這對叔侄為了可汗之位,斗的跟烏眼雞似的,但為了防止一家做大?,將突厥力量重新整合,他們這邊得盡快出兵。 突厥騎兵,可不是那么好對付的。 接下來才是真刀真槍拼命的時候,戰爭,并非一朝一夕便能輕易結束,只有將敵人打?怕了,打?服了,才能說一句勝利。 戰場上氣氛火熱,洛陽城百姓也覺得心頭火熱,這些日子的見聞,比過去大?半輩子都新鮮。 這不,近日由那薛懷義主持修建的明堂正?式完工,武太后心情大?暢,便下令叫所有宗室“入洛陽、會明堂、行大?典”。* 既然是行大?典,自然有時間限制。 可李唐宗室如今有幾個能甘愿瞧著武太后把?持朝政?如今武太后越發懶得掩飾她?想獨權的心思,被徐敬業牽連的宗室,死的有多凄慘,他們可是歷歷在目。 萬一武太后是想將他們全部?騙去洛陽,然后一網打?盡呢?這種?擔憂并非沒有道理,于是李唐宗室人人自危。 便有人暗中?串聯,想舉兵反了武太后,也好過成為甕中?之鱉,任人魚rou。 這一串聯可不得了,其中?越王李貞,太宗皇帝第八子,“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霍王李元軌及元嘉子黃國公撰、靈夔子范陽王藹、元軌子江都王緒并貞長子博州刺史?瑯邪王沖”等等,皆加入其中?。* 人多勢眾,他們便開始密謀匡復李唐江山,并將最重要的招募士兵的任務,交給了李貞的長史?蕭德琮去辦。 在他們的計劃中?,到時候“韓、魯、霍、越、紀”五位王爺同時在各自的封地上起?兵,互相呼應,壯大?威勢,然后一起?發兵洛陽,逼迫武太后將還政于李顯。 沒錯,李貞他們認的皇帝,只有高宗李治臨終立的李顯,而不是武太后手里的傀儡李旦。 為了能聯合更多人,也不知?是哪個大?聰明,直接咬牙假造了一封遠在廬陵的李顯的手書,以圖串通更多李唐宗室。 這一招還是很有效果的,暗中?響應者眾多,其中?便包括李顯那個前丈母娘,他前頭王妃趙氏的母親,太宗皇帝的女兒,常樂公主。 常樂公主雖瞧不上李顯的懦弱無能,但她?更恨餓死她?女兒趙氏的武太后,因此造反造的沒有一點兒心里負擔,還居中?串聯,極力說服拉攏更多人參與其中?。 結果事到臨頭,手里有兵權的那些人全部?打?了退堂鼓,只李貞父子起?兵,說好了一起?響應,攻打?進洛陽之人,一個個全部?當起?了縮頭烏龜。 著實叫常樂公主這般一心造武太后的反,奈何手里沒半點兵馬之人,氣了個仰倒。 武太后收到李貞造反的消息不久,甚至還有李唐宗室秘密向她?告密,將眾人密謀的經過,毫無保留的全部?告知?于她?。 即便雙方如今是敵對立場,武太后也不得不替太宗皇帝罵一句: “不肖子孫!” 當真是一群縮頭烏龜! 罵歸罵,瞧不起?歸瞧不起?,絲毫不影響武太后對李貞的厭惡,于是她?下旨削掉李貞宗室戶籍,將他改為虺氏。 給人改姓,是武太后的老把?戲了,朝臣已?經見怪不怪,誰都沒說什么。 接下來,武太后命鳳閣侍郎張光輔為節度使,左豹韜衛大?將軍麹崇裕為中?軍大?總管,發兵攻打?李貞。* 越王李貞在大?軍攻破城池當日,不愿在武太后手中?受辱,飲毒自盡,“其次子常山公、常州別駕李倩,其第三子李溫被流放嶺南”,他本人的腦袋被麹崇裕帶回洛陽,武太后命人將之“梟于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