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穿越水滸成為王倫之我能刷取聲望、八零香江大佬的炮灰嬌妻、喜歡炮灰攻二是什么癖好[快穿]、下鄉meimei高考回城[七零]、傻白甜美人重生后殺瘋了、我想上的男人都把我上了、權欲教父之春鎖闈亂宮墻柳、網紅在大雜院
武后不滿的瞪秋東。 但眼下,她也反駁不了小兒子的話,縱觀史書?,有表弟搶表兄天下的,有岳丈搶女婿龍椅的,有內侄繼承姑父天下的,可?自來?沒聽說哪家媳婦兒繼承丈夫天下的。 何況,對?如今的她來?講,對?天下,對?皇位,也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她想的是立一個軟弱的太子,待陛下百年后,通過太子是掌控朝政而已。 所以,李賢身體康健,人又聰慧,處理朝政得到人人夸贊,便與她的利益不符,她想換掉李賢。 顯然李賢也明?白這個道理,這兩年來?,阿娘對?他的不滿與日俱增,直到此?次栽贓他謀反,才真正叫他心灰意冷。 秋東便聽他道: “上百幅鎧甲明?晃晃的擺在那?里,天后娘娘親自帶人搜出來?的,此?事若不了了之,日后李氏如何服眾?要么本王真的謀反了,要么是天后娘娘栽贓陷害親兒子,總要給天下人一個說法的。 既如此?,這一步,本王退了?!?/br> 事情若真想不了了之,有的是法子,絕非太子說的極限二選一。秋東聽他這么說,心底便對?他的選擇已經有了數。 果然,就見二兄緩緩起身,放下魚竿,整理衣冠,跪在阿娘跟前,認真的磕了三?個頭后,仰頭道: “此?案真相?究竟如何,你我母子心知肚明?。吾自認對?阿娘孝順有加,僅有的爭執也是在公事上,可?阿娘出手,欲置吾于死地。 今日如了阿娘的愿,日后你我母子之情一刀兩斷,上窮碧落下黃泉,死生?不復相?見!” 然后在武后的怔愣中,緩緩回?了屋,只遠遠留下一句—— 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 屋門緊閉,可?李賢的聲音一直在兩人耳邊回?旋。 一時無人說話,好?似連周遭的蟬鳴都聒噪起來?,讓人血液一時沸騰,一時又凝結成?冰。 秋東主動?打破這份遲滯,低聲道: “阿娘,您的意思呢?” 武后深吸口氣,閉了閉眼,再睜開?時眼神堅定又清明?,不改此?前在溫泉宮的態度: “太子家眷貶為?庶人,擇一府邸圈禁,無詔不得出!” 秋東不同意。 “前太子李忠被貶為?庶人,遷居黔州,最后怎么死的,阿娘心知肚明?。如今又讓二兄一家留在長安城圈禁,您是想二兄步李忠的后路嗎?” “那?你想如何?” “讓二兄出家吧,如玄皇叔的終南山,很適合他。此?前我命人在終南山下搭建了幾座茅草屋,平日供孫道長給山下百姓瞧病用的。 叫二嫂帶著孩子住那?里,也有人照應。當然,您不放心可?叫人從旁監視?!?/br> 好?半晌,武后不知想了什么,冷冷丟下一句“隨你”,便大步離開?。 秋東將?這個決定告訴二兄時,對?方接受的很快,慘然一笑道: “這比我想的好?太多了,這就走吧!” 于是,太子李賢什么都沒帶,當日便被阿弟福王親自陪伴,送上終南山。 隨著秋東和李賢的離開?,守在東宮四周的南衙十六衛禁軍全部撤離。 消息逐漸傳開?,朝中人心惶惶。 而終南山隱蔽處,李弘與妻子攜手,做了一桌家常飯菜,衣著樸素,笑容溫暖,站在院門口,對?已經傻掉了的二弟張開?臂膀。 “此?后你我兄弟二人要比鄰而居,粗茶淡飯嘍!” 第171章 沖突 兄弟幾個乍然重逢, 大喜大悲下?,自有說不盡的話。秋東帶上山的一斤酒被三人嚯嚯干凈, 也不知是真醉了,亦或者酒不醉人人自醉。 李弘與李賢一人抱著秋東一條腿,坐在地上鬼哭狼嚎,說?一些放在長安城絕對要被三司會審的話。 秋東萬分嫌棄,覺得?兩人是故意把惡心的眼淚鼻涕往他身上抹。 一手一個,從后脖頸處將人拎起,正尋思往哪兒塞呢,大嫂及時出現, 溫聲道: “隨吾來吧, 叫躺著歇歇, 吃了醒酒茶一會兒便好?!?/br> 與此同時,長安城內申國公高家。 已故高士廉作為?申國公, 長孫皇后?親舅,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給子孫留下?數不盡的余蔭, 讓高家在長安城地位超然。 然而今日, 高士廉第四子, 左衛將軍高真行對著家中一眾子弟, 冷著臉下?令: “那個逆子還守在東宮?去將那個逆子給我捉回來!” 逆子自然說?的是在東宮擔任典膳承, 負責前太子李賢膳食的高政。 高政雖然官職不高, 可絕對是李賢的忠實擁躉, 對李賢忠心耿耿, 這在高家并?不是秘密。 此前高家對此樂見其成?, 可眼下?太子李賢被廢,高政的存在, 以及他表現出來的不識時務,就讓高家格外尷尬起來。 高真行心里已然有了決斷,因?而面上還算鎮定?,其他小輩卻很是心慌,有人不由?出聲道: “四叔,廢太子的旨意已然傳遍長安城,東宮不知得?有多少人跟著陪葬,政阿兄此刻處境尷尬,不若我們兄弟幾個這便去直接將人綁了,連夜將之送回老家躲幾年?” 他們是怕高真行因?為?父子關系,意氣用事包庇高政,進而連累全家,才搶先提議。 然而高真行另有打算,并?未就此答應下?來,反而擺手道: “按我說?的辦,先將人帶回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