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穿越水滸成為王倫之我能刷取聲望、八零香江大佬的炮灰嬌妻、喜歡炮灰攻二是什么癖好[快穿]、下鄉meimei高考回城[七零]、傻白甜美人重生后殺瘋了、我想上的男人都把我上了、權欲教父之春鎖闈亂宮墻柳、網紅在大雜院
“何至于此?各地駐軍雖腐敗,但尚可一用。何至于我們雙方并未正面交戰,朝廷便未戰先認輸?” 盡管早就打定主意堅定的站在了朝廷的對立面,此時的樂重恩面對這道冊封詔書,也覺心驚。那個位置上坐的是天下共主,不走煌煌正道,龜縮在豐都城內,玩弄陰謀詭計,全都是些小人伎倆。 樂重恩并不是看不起小人伎倆,他很明白這世上沒有完全光明正大的謀算,可皇帝此舉,已然能從中窺出對方早就失去了直面敵人的勇氣。 這對他們是絕對的好消息,但樂重恩此刻笑不出來。 費久沉揉著太陽xue道,嗤笑出聲: “名義上詔安,實際不過是蒙上了一層遮羞布,誰都明白咱們不會真正成為朝廷的征北軍。所以皇帝此舉,該是指著要咱們先壯大己身,將來和藩王對上,好叫咱們兩敗俱傷,他坐收漁翁之利的?!?/br> 烏城連連搖頭,把那張丑面具反復在手里把玩: “咱們要真是普通的流民起義軍,還真叫皇帝給拿捏住了,不得不按照他設定好的路子走。將來和藩王們對上,輸了是職責所在,實力不濟,以身殉國。贏了只怕也是慘勝,殘兵敗將不足為懼?!?/br> 可惜了。 可惜他們從一開始就不是普通的流民起義軍,不可能被皇帝給出的誘餌所誘惑。 什么征北軍,征北大將軍,征北王,老皇帝確實下了血本—— 得封異姓王,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東西,這些東西確實足以叫任何一支流民起義軍為老皇帝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即便成為老皇帝手里的刀也心甘情愿。 可偏偏他遇到的是秋東。 秋東將圣旨隨意拂開,語氣輕松道: “此消息傳開,咱們必定會成藩王們的眼中釘,會被他們更加防備,皇帝這筆強買強賣的生意,從圣旨出了豐都城便起效了,將咱們與藩王們沆瀣一氣的可能徹底打散。 所以,接下來得加把勁兒了?!?/br> 傳旨欽差沒見著傳聞中定國軍的首領,連那幾位頭戴惡鬼面具的將領也沒見一個,但他不敢有絲毫怨言。 更是在黑將軍大喇喇站著,毫無敬意的接了圣旨后,便帶人迫不及待離開朱塔城。 秋東站在城墻上望著一行人倉皇遠去的背影,好似從這行人身上看到了姜國日落西山的縮影,風吹起他的長發,也將他的話吹進了樂重恩耳里: “都安排好了嗎?” 樂重恩苦笑一聲,語氣似悲似喜: “是,希望我祖父見著我這早已病故而亡的不孝孫時,能下手輕一點?!?/br> 今早收到的消息,樂重恩祖父樂正堂身為諫議大夫,因著勸皇帝“收回成命,勿要驅狼引虎,提前許諾征北王更是極為不妥”,惹怒皇帝,被皇帝一怒之下,全家流放。 樂大人可是一員干將,秋東怎會放過如此天賜良機?直接遣人半路攔截,務必要讓樂大人在定國軍中繼續發光發熱。 至于如何跟樂大人解釋他們一行據聞早就涼透了的人會出現在此,還是以反賊身份出現,那就是樂重恩該煩惱的事情了。 費久沉幸災樂禍,表示很期待看到樂老大人提著拐杖追著樂重恩揍的場景,就聽秋東幽幽對他道: “皇帝如今是驚弓之鳥,對誰都不信任,樂老大人在流放途中被人劫走,他第一個懷疑的對象肯定是太子和費家?!?/br> 畢竟眾所周知,皇帝判樂大人全家流放之時,太子極力勸阻,勸阻不成,又暗中命人照料。 懷疑太子也是理所應當。 在老皇帝心里,能幫太子神不知鬼不覺做成此事的,必然只有王后的娘家費家。 順著這個思路一想,正多疑的老皇帝就會發現費家站在太子身后,萬一有不臣之心,對他的統治是個極大威脅。 所以找機會打壓費家,剪斷太子羽翼,對老皇帝而言便是當務之急。 秋東語氣期待中帶著幾分看熱鬧的好奇: “做好迎接費老大人的準備吧,外祖父的院子就安排在樂老大人的隔壁,想必兩位老大人能在此地相遇也會高興的?!?/br> 費久沉瞬間笑不出來了。 不敢想象他祖父見著他這個溺水而亡的孫子時會是何等可怕的表情。 然而事實上,兩位被全家流放的老大人先后到達朱塔城,分別見到他們心愛的小孫子時,表現的比樂重恩和費久沉想象的冷靜多了,除了兩人最終都慘遭親祖父毒打外。 兩位老大人見到親孫子后,一人道: “原來如此?!?/br> 另一人道:“果然如此?!?/br> 當然了,首先被小孫子帶來朱塔城的樂正堂大人,在換了干凈衣裳,吃飽肚子后,面對小孫子討好的笑容,沒好氣道: “所以定國軍首領便是二殿下了?” 樂重恩一驚,懷疑他爺爺是在詐他,堅決否認: “祖父您在說什么胡話呢?天下誰人不知二殿下早就葬身白虎城,以身殉國了!” 老大人不耐煩擺手: “去去!你以為你和費家小子前后腳暴斃而亡,就掩飾的天衣無縫,真沒人懷疑嗎?要不是太子殿下暗中下令不許人提及,都要成豐都城十大奇案整日被人掛在嘴上議論了?!?/br> 樂重恩承認他祖父說的有道理,但面上還是打哈哈不肯認。但老爺子不給他狡辯的機會,直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