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穿越水滸成為王倫之我能刷取聲望、八零香江大佬的炮灰嬌妻、喜歡炮灰攻二是什么癖好[快穿]、下鄉meimei高考回城[七零]、傻白甜美人重生后殺瘋了、我想上的男人都把我上了、權欲教父之春鎖闈亂宮墻柳、網紅在大雜院
一般打的最兇的是在青黃不接,要餓死人的時候,為的是能從安慶這邊搶食物。 此時大規模打仗就顯的很不合理。 太子能發現里面的問題,其他將領自然也發現了,紛紛派出斥候去打探消息。 然而斥候送來的消息讓他們更加摸不著頭腦了。 斥候說,連羌族內部族人也不曉得他們的王突然召集人手打仗是為了什么,前些日子吵的很兇,后來不曉得發生了什么,幾位首領才漸漸統一了口徑。 他們也想認認真真在草原上放牧,期待來年是個好年景。 沒事兒誰想打仗啊,王就算打輸了也沒事,可他們會死的??! 搞不清楚原因,安慶城只能快速進入備戰狀態,只太子在夜深人靜時,總覺得哪里不對,卻又說不上來問題所在。 殊不知在另一頭,守將程振東趁著夜色,叫人將一封加了秘的信悄無聲息送出去。 程振東一拳錘在桌面上,桌子裂出了無數縫隙。 此時他滿臉陰鷙,哪里還有白日寡言訥語的樣子?對著壁龕里的牌位道: “父親,您放心,兒很快就能為您報仇了?!?/br> “還有大哥,殺不了二殿下,就先用太子的血洗刷你受到的委屈!” 程振東的父親是個商人,往返于邊境和江南販賣貨物,給羌族人帶去他們喜歡的茶葉和瓷器以及糧食,又將羌族的皮毛帶回江南。 偶然的機會他途徑某個羌族小部落時,和程振東的母親相識,兩人很快結為夫妻,一起前往南方生活。 婚后接連生了兩個兒子,日子過的平靜又安靜。幸運的是孩子面上沒什么羌族人特征,讓孩子的童年生活并沒有遭遇太大波折。 幼時的程振東和弟弟馮如海,過著和周圍每一個小孩大差不差的生活。父母疼愛,生活殷實,以至于他們偶爾調皮卻經常懂事。 那時的程振東還不叫程振東,馮如海也不是馮如海。 他們就是身在江南非常普通的,千千萬萬個大郎和二郎中之一。 打破他們平靜安寧日子的,是有一日父親突然被人抬回家中,已然沒了氣息。而母親也一夜之間變得極為陌生,不顧他們哭求,撇下他們自顧回了草原。 彼時的程振東六歲,馮如海五歲。 連他們父親的身后事都是在鄉鄰的幫助下,才磕磕絆絆完成。 兄弟倆被不同的人家收養,有了各自的命運。然而他們都沒有放棄追查當年父親死亡的真相。 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了近二十多年的查證,終于讓他們發現,當年害死父親的真兇,竟然就是他們母親。 而他們母親從一開始就是在利用父親 ,因為當時母親的部落已經陷入了糧食危機,而父親的車隊里是滿滿當當顆粒飽滿的糧食。 們看中了父親那只大肥羊,想讓父親心甘情愿為他們部落提供糧食,于是母親嫁給了父親。 然而知道真相也無用,彼時程振東和弟弟馮如海是無權無勢的平頭百姓,而他們的母親已然成了部落里的女王,兼并了周圍幾個小部落,在整個羌族都很有話語權。 兄弟兩只能蟄伏下來,不斷向母親示好,叫她放松警惕,如今兄弟倆終于找到了為父親報仇的機會。 程振東先是讓母親相信,如今的姜國已然是一灘爛泥,再無能用之將。到了羌族人擴大地盤,進入中原腹地享受繁華的時候。 為了提高母親的信心,程振東將太子在安慶城監軍的消息透露出去。果然那個女人對活捉姜國太子有著非常高的興趣。 程振東的計劃中,如果太子死在興慶,死在羌族人手里,那個女人連同她身后的所有部落,乃至于整個羌族都要糟到姜國猛烈的報復,她要徹底完蛋了! 如此,他們兄弟終于可以鼓起勇氣,換回父親的姓氏,去他墳前燒一炷香,請他安息了。 第121章 帶兵馳援 “殿下, 事情好像不太對!” 烏城急匆匆跑來,到了秋東跟前扶著膝蓋直喘氣,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他的手正在害怕的發抖。 此時他們一行人正停在距離安慶城一百里的一處山澗休整, 秋東站在高高的大石頭上眺望安慶城方向,雙手后背, 不知道在想什么。 見狀從石頭上跳下來,等烏城喘勻了氣, 才問他: “說清楚, 究竟發生了什么?” 烏城一臉驚恐, 好似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議之事, 哆嗦著嘴唇,面色蒼白: “殿下,方才探子來報, 安慶城被羌族五萬大軍包圍了!” 秋東猛地抬頭,很快反應過來發生了什么: “羌族聲東擊西, 吸引走了安慶城大部分主力, 卻把主戰場放在了安慶城?” 原本他們得到的消息, 是安慶城守將們經過一番商議后,決定主動出擊, 把主戰場放在距離安慶城八十里, 與羌族接壤的邊界。 御敵于國門之外, 給羌族一個狠狠的警告, 讓他們知道即便姜國已經日落西山,依然不是蠻夷可以公然挑釁的存在。 這些年雙方在邊境小打小鬧不斷, 是因為姜國國君已經沒有了收服周邊小國的野心, 而非他們沒有和羌族正面對抗的實力。 姜國依然是整個中原王朝最鼎盛的國家,絕不允許公然挑釁的事情發生。 “守將們來不及回援安慶嗎?” 按理說戰場距離安慶城只有八十里, 他們反映過來帶兵馳援也還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