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穿越水滸成為王倫之我能刷取聲望、八零香江大佬的炮灰嬌妻、喜歡炮灰攻二是什么癖好[快穿]、下鄉meimei高考回城[七零]、傻白甜美人重生后殺瘋了、我想上的男人都把我上了、權欲教父之春鎖闈亂宮墻柳、網紅在大雜院
“是,兄長,我知道了?!?/br> 秋東不知道國師是怎么跟皇帝說的,第二天一早他就拿到手令,被告知可以去接手京郊馬場了。 單從這件事上來看,說他老子對國師言聽計從也沒差,太荒唐了。 就連太子都聽聞消息,也令人傳他過去問話。 彼時太子剛送走了一波兒前來商討公務的大臣,正埋首看奏折,桌案上還堆著厚厚幾摞能把人掩埋的奏折等著他一一去處理。 見秋東來了,太子終于從公務中抬頭,抽空問: “馬場究竟是怎么回事?國師怎會幫你從中轉圜?” 秋東上前幫他把所有的奏折分類,請安的分一類,特別重要的分一類,不急于一時半會兒的再分一類,做的特別熟練,嘴上也沒耽擱: “放著也是放著,與其荒廢了,還不如擱我手里廢物利用呢?!?/br> 太子皺眉,不贊同道: “那是朝廷的馬場,意義重大,你這般屬于公器私用,免不得遭人彈劾。阿兄還想叫你翻過年正式入朝,此時被朝臣彈劾實在不智?!?/br> 秋東將一份廢話連篇溜須拍馬的折子重重拍在最后一摞上,表情郁郁: “您知道我的性子,最不耐煩那些尸位素餐之輩整日打著為天下蒼生著想的旗號,行蠅營狗茍之事。真要我入朝,不是我受不得窩囊氣打死他們,就是他們合力彈劾我出局?!?/br> 太子也很頭疼,他爹不爭氣,就給他生了這么一個弟弟,偏是個嫉惡如仇的性子,導致他到了關鍵時刻連個可依賴的幫手都沒有。 不是說阿弟嫉惡如仇的性子哪里不好,做提司,管刑獄,亦或者做一個俠客,一個單純的皇子,都沒有問題,卻唯獨做不好一個政客。 太子心下嘆息,面上沒表露出來,免得阿弟為難。 “我知你非那等只知享樂的膏粱子弟,你大張旗鼓,甚至不惜將國師也牽涉其中建立馬場究竟是為了什么?” 秋東垂眸,眼前是一封地方官送上來的某村發生疫病,縣令做主將整個村子重兵把守,只許進不許出,任由村人在里面自生自滅,最終在經過長達一年的抗爭后,終于將疫病徹底消除,為自己請功的折子: “您就當是我想斂財吧,如今朝政多艱,百姓多艱,就連咱們兄妹吃穿用度也與普通鄉紳家一般無二,可豐都城內那些世家貴胄高官顯貴,一個個奢靡無度,醉生夢死。 前兒重恩與我說,一個小小的禮部員外郎家的庶子,在斗雞場上一擲千金,兩個時辰輸掉八千兩面不改色,夜里還能呼朋引伴進那秦樓楚館,為花娘的頭夜大打出手,單是茶水費就不下千兩。 他們既然有錢花在玩樂上,那不若花在我的馬球場里吧,賭馬球不比斗雞精彩?甚至我可以允許妓子進入我的馬球場做生意,只要她們給得起價格?!?/br> 太子眉頭深深皺起,擱下手頭事務,嚴肅道: “那些人可都不是傻子,你不與他們同流合污,他們怎會安心將錢扔進你的簍子里?” 秋東眼皮子都沒抬,淡淡道: “同流合污?還一定是誰吃虧呢。等他們進了我的坑,就該慶幸我還保有一絲理智,沒直接帶人上他們家去搶?!?/br> 太子聽的額角青筋直跳,想說他從小絕不是這般教導弟弟的,自打發現阿弟性子剛直后,就一直刻意引導他多共情旁人的不易。 阿弟性子倔,以往最看不上那些尋花問柳,醉生夢死,草菅人命之徒,連跟他們說話都嫌臟。眼下不僅愿意和他們打交道,甚至想從他們手里掏銀子。 這,這究竟發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 太子總有種驚人的直覺,深感此事不簡單,但阿弟不說,他也沒辦法從他嘴里掏出實情。 “你非做不可嗎?此行定然會為你招致無數罵名?!?/br> 尤其在父皇只有他們兩個皇子的前提下,他們兄弟難免被人拿來比較。 若父皇多生幾個兒子,阿弟這般擱在里頭倒也不算太顯眼。 太子心想,又是忍不住埋怨父皇不行的一天呢! 秋東已經用極快的速度將厚厚幾摞奏折分好,面上淡淡的: “非做不可?!?/br> “不要親自出面?!碧又荒苓@般無力叮囑。 好歹最后一層遮羞布還是要蓋的。 “重恩會去處理?!彼?。 太子想起樂重恩,知道那是個最謹慎不過的孩子,放心了不少,但還是忍不住憂心樂重恩年紀小,經驗不足: “這樣吧,讓杜恒跟著你,有什么只管差遣他?!?/br> 杜恒是太子妃的族弟,今年二十出頭,于東宮謀了個舍人的職位,為人低調,性情溫和,從未仗著是太子妃族弟的關系做什么出格的舉動。 秋東聽聞這位小杜大人很得太子妃父親老杜大人的看重,如果沒有意外,等太子登基,小杜大人也會按部就班成為朝堂上的中流砥柱,撐起杜家門楣。 然而在出了意外的情況下,于原本的故事線中,秋東被王后遠遠送走,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的就是老杜大人和小杜大人。 老杜大人便是那類有膽子,有謀略,敢想敢干,親手制定“百年反攻計劃”的狠人,不僅要把秋東的孩子教導成一心復國,為太子和太子妃報仇的工具人。 連他杜家的孩子都不放過,全都是“為復國可以犧牲所有”的狠人,在老杜大人的努力下,他們的下屬也是各個把“殺周帝,復姜國”掛在嘴邊的猛人。